(家人家事2)坚冰消融,瞿颖与继母寒冬过后亲如一
(2008-08-05 10:41:05)
标签:
杂谈 |
血缘并非亲情的惟一纽带,只要付出努力就会收获亲情。
在当今娱乐圈中,集影、视、歌、模特和主持于一身的“五栖明星”瞿颖,以其冷艳高贵的形象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和关注。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她在父亲准备迎娶第二任妻子时却曾百般阻挠,为此,她与继母也产生了很深的隔阂……
10年来,继母不断用她的真情融化着女儿心头的坚冰,终于迎来了女儿的理解和尊重。2006年11月16日,本刊特约记者来到湖南省花鼓戏剧团,采访了瞿颖的父亲瞿继之和她的继母艾小蓝,并随着他们的讲述,了解到了这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女儿百般阻挠,那是准继母心中的伤痛
1971年7月,瞿颖出生在一个文艺世家。父亲瞿继之曾是湖南省花鼓剧院的著名演员,母亲丁家丽也曾在湖南省工人文工团担任舞蹈演员,夫妻俩视女儿为掌上明珠。然而,让瞿颖痛心不已的是,在她15岁那年,一直相敬如宾的父母却因感情不和离婚了。
瞿颖判给了父亲。那时,经常有人上门为瞿继之说媒,他都没有同意,他怕给女儿带来伤害,所以一直选择独身生活。
几年后,瞿颖已经成了大名鼎鼎的明星:不仅获得世界超级模特大赛冠军,被誉为“中国第一模”,而且还步入演艺圈,主演了《真情告白》、《有话好好说》等影视剧,并兼做主持人、歌手。
这时的瞿颖,工作越来越忙了。她看到父亲年纪越来越大,一个人生活太孤单,就劝父亲:“如果碰到合适的,您再成个家吧。我不在您身边,应该有个人照顾您。”瞿继之觉得女儿长大了。
1995年10月的一天晚上,瞿继之打电话给瞿颖,郑重地说他要结婚了。瞿颖听说后特别高兴,她本想为父亲祝福。可是,当她得知自己未来继母的情况时,她沉默了。
原来,比瞿继之小24岁的艾小蓝是从湖南农村来到长沙的,丈夫去世后,她靠给饭馆炒菜供养两个儿子。经朋友介绍认识瞿继之后,她经常去帮瞿继之干些家务。慢慢地,瞿继之不由得喜欢上了这个坚强、勤快、朴实的人,并打算与之结婚。
在瞿颖看来,父亲如果再婚,应该找一个优秀的女士,而艾小蓝却是个文化不高的农村妇女……
瞿颖的偏见让艾小蓝感到特别难过,她意识到一股无形的压力正扑面而来。
第二天一清早,瞿颖再次打电话劝说父亲放弃这段感情,并在劝说无效的情况下,将电话打给艾小蓝,坦率地说:“你一个30多的女人带着两个孩子嫁给一个61岁的老头,不说你有所企图,仅年龄悬殊就很大;另外,你们俩文化程度和家庭背景都相差甚远。我认为你们生活在一起不合适,很难有幸福可言,我也不希望父亲受到伤害!”
不仅如此,瞿颖还隔三差五通过父亲的亲人来做工作,一些并不了解艾小蓝情况的人也开始对她指指点点。有一次,艾小蓝下楼去买菜,一个女人刻薄地说:“奔40的人了,还去勾引老头,无非就想图点财产,也不看看自己是什么货色!”艾小蓝听了这话,掉头便跑回家痛哭了一场。
面对着周围的压力,艾小蓝最终作出了让步的决定。她告诉瞿继之:“瞿颖年纪很小,没成过家,思想还不成熟,我们不要伤害她的心,暂时先把结婚的事放下来。现在,我还是像以往一样照顾你,婚事以后再说,实在不行,我们就分开!”
听了艾小蓝的话,瞿继之一方面为她的体贴宽容而感动,另一方面又觉得女儿的反对让她受尽委屈,心里充满愧疚:“小蓝,你这么好的心肠,受到误解,实在委屈你了。还不知道女儿什么时候能接受你,你还是另找一个好男人吧。”说这话时,瞿继之心痛如割。之后,他开始有意无意地疏远艾小蓝……
亲亲父亲为证,继母那颗赤诚的心
1996年5月,瞿继之到北京看望女儿。见到父亲,瞿颖愣了。才短短几个月未见,父亲便苍老憔悴了许多,瞿颖的眼泪一下子就流了出来,她急忙将父亲扶到沙发上坐下,问:“爸,您过得好吗?怎么瘦了?”父亲努力露出笑容:“是吗?不会吧,我过得挺好的。”但瞿颖分明能感觉到,父亲过得并不开心。瞿颖急忙给长沙的朋友打电话,这才了解到,父亲因为自己反对他和艾小蓝结婚,而渐渐和艾小蓝疏远了,也不让艾小蓝帮他做家务了。
看到因为自己的态度,而让父亲忍受着这样的折磨,瞿颖觉得特别内疚。她拉着父亲的手真诚地说:“爸,如果您觉得和艾阿姨有感情,愿意生活在一起,我不会再反对的。”
得到女儿的“圣旨”后,瞿继之火速回到了长沙,并将女儿的原话告诉艾小蓝。听完瞿继之的述说后,艾小蓝对瞿颖的反对也有了新的了解,觉得她对父亲非常孝顺,当初的反对也是为父亲着想。因此,她下决心要把瞿继之和这个家照顾好……
就这样,瞿继之与艾小蓝又恢复了交往,并于1996年10月办理了结婚登记。婚后,艾小蓝领着儿子住进了瞿家,名正言顺地当起了瞿颖的母亲。
刚开始,瞿颖心里无论如何也无法接受。每次打电话回家,都没叫艾小蓝接听。1997年春节,瞿颖回长沙参加一个活动。瞿继之和艾小蓝到宾馆看她。初次见到继母,瞿颖怎么也张不开嘴,憋了老半天才叫了一声“阿姨”。
参加完活动,瞿颖回到了自己的家中。随着与继母的接触日益加深,她发现,继母其实是个很贤慧、很通情达理的人,尤其让瞿颖感动的是继母对父亲的感情。虽然是半路夫妻,但两人非常默契,彼此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知道对方需要什么,就像在一起过了几十年。瞿继之喜欢健身,艾小蓝就让小儿子陪他锻炼;瞿继之喜欢练习书法和画画,艾小蓝就在一旁磨墨润笔、调色,累了还给他揉揉肩。每次出门上街,他们也都是手拉着手,让左邻右舍特别羡慕。
在艾小蓝的陪伴下,瞿颖的父亲也似乎越活越精神了。只是因为上了年纪,身体不时出现一些毛病。一次,瞿颖兴冲冲地回到长沙,却发现屋子里空荡荡的,一家人都不在家。她急忙给继母打电话,继母告诉她:“你爸爸身体不好住院了。”
瞿颖赶到医院后,父亲告诉她,在他住院期间,艾小蓝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做好早餐,然后送到医院。清晨5点,当他醒来后,第一眼准会看到艾小蓝微笑着坐在他床前。中午和晚上,艾小蓝也是变着花样做出可口的饭菜送到他面前。这让瞿颖特别欣慰。
艾小蓝不舍得让瞿颖替班,每次见到瞿颖在医院就往回赶他:“你回北京还要拍戏,赶快回去补觉!”艾小蓝把自己的儿子招呼过来,24小时轮流值班送饭,日夜护理继父。嘘寒问暖、无微不至的伺候在床前床后,成了医院的一道独特的风景,令所有医护人员和患病者都深为感慨。
直到这时瞿颖才发现,继母将家里一切摆设都按瞿颖亲生母亲的方式布置,她是想让瞿颖在家里能感受到一种回到从前的温馨。艾小蓝的真诚融化了瞿颖和她的隔膜。时隔不久,瞿颖得知继母想开个小餐馆,心里开始替继母盘算着。回到北京,瞿颖立即寄回家两万元钱,继母的小餐馆顺顺当当开业了。
此后,瞿颖每次打电话回家,父亲都会说起继母的好处。每当听到这里,瞿颖总会叫父亲将电话给继母,然后感激地说上一句:“艾姨,谢谢您!”
善心孝心互动,继母与女儿亲如一家人
继母进门后,不仅把父亲照顾得很好,而且把家里也经营得非常有生气,这让瞿颖特别省心,也使她事业蒸蒸日上。每次接拍角色,瞿颖就通过电话告诉继母,然后笑着说:“艾姨,这个角色的成功拍摄,有你的一份功劳啊!”善良的艾小蓝笑着直摇头,以为瞿颖只是逗她开心。谁知瞿颖一本正经地说:“这些年,要不是你悉心照顾好父亲和这个家,让我没有后顾之忧,我又哪有时间和精力去接拍戏呀?”
2004年8月21日,媒体爆出台湾富商在北京买了一套600万的房子准备和瞿颖结婚的消息。艾小蓝虽然对谣传者很气愤,但还是打了一个电话给瞿颖。瞿颖说:“这纯属子虚乌有的。对于我来说,我不会随便去接受别人的馈赠,即使是男友,也不会用金钱来衡量。房子只花了60万你是知道的,别人不信我,您还不相信我吗?”听到继女的这番话,艾小蓝悬着的一颗心才放了下来。
瞿颖的绯闻看得多了,艾小蓝便希望她能真正地谈一次恋爱,以免大家瞎猜。可瞿颖认为婚姻的幸运之神还没有降临到她的身上。为此,艾小蓝于2006年5月份坐上几个小时的火车跑道衡山去为瞿颖抽签,以祈祷佛祖保佑瞿颖拥有一段美好婚姻……
付出真爱赢得女儿心。每次回家,瞿颖都要给继母艾小蓝带回各种各样的礼物;每到一个地方演出,她就给继母带一套衣服。艾小蓝更是把瞿颖挂在心上,每天都无数遍地念叨她的名字,在电视里寻找她的镜头。如果有一段时间在电视上不见瞿颖的身影,就会打电话说:“怎么看不见你,你现在在做什么?”瞿颖的回答很有趣:“电视台又不是我开的,就是电视里有我,您怎么知道在哪一个频道呢?” 艾小蓝又说:“你知道我多想天天在电视里看到你啊!”瞿颖又打趣:“这么着吧,您把我推荐到中央电视台做新闻联播的播音员,不就可以天天看到我了。”瞿颖把继母逗乐了……
为了能让父亲再婚后的生活过得幸福,瞿颖没少花心思。瞿继之再婚后,有时也难免因为一些生活琐事和妻子争吵。瞿颖得知后,总是打电话劝父亲说:“爸,您年纪比艾姨大那么多,您应该多让着她点儿。”然后,她又给继母打电话:“艾姨,我爸有些事做得不好,您看在我的面子上,多担待着点儿,别和他一般见识……”
2006年7月29日,瞿颖得知父亲生病住院的消息,迅速赶到长沙看望父亲。艾小蓝为了迎接女儿回来,特地安排小儿子去照顾丈夫,自己则很早就开始忙活了。瞿颖从医院回到家时,迎接她的是一桌丰盛的菜肴。瞿颖一边吃着继母亲手为自己做的菜,一边说:“太好吃了,比大饭店的山珍海味好吃多了。谢谢艾姨。”
如今,瞿颖与艾小蓝的关系亲如母女,两人之间的有趣对话几乎天天都有,同时,瞿颖也在尽力为继母做点儿女儿应该做的事。她说:“在人们的意识里,继母往往同狭隘、自私和狠毒连在一起。然而,人世间也有不少好继母,她们用崇高博大的母爱,对没有血缘的儿女们写下了爱的华章,引领他们奋力前行,让特殊的家庭里充满令人向往的人间真情。”
而作为继母的艾小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血缘并非亲情的惟一纽带,只要付出努力就会收获亲情。瞿颖是个很有孝心的女儿,自己和她能够融洽相处正是两人共同付出努力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