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日照跻身进出口百亿美元俱乐部
截至10月底,日照市进出口总值达到103.7亿美元,增长48.6%
本报济南讯(记者
胡亮
宋洪飞
张道伟)截至10月底,山东省日照市进出口总值突破100亿美元,达到103.7亿美元,增长48.6%,成为山东省继青岛、烟台、威海之后第4个突破100亿美元的城市。
国家海关总署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10月,中国出口同比上升22.9%,进口同比增加25.3%。而今年前10个月,中国出口和进口规模均超过去年全年水平,其中出口增长32.7%,进口增长40.5%。这不但符合市场预期,更标志着中国已摆脱全球金融危机影响,进出口逐步回归正常。而对于日照,则是其发展蓝色经济,“调”“转”产业结构,主动迎合外贸发展的结果。山东实施的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日照实施的十大临海产业调整振兴规划,都起到了为企业“松绑加油减压”的效果,其港口优势和邻近日韩的区位优势得到充分发挥,钢铁、石化、汽车、船舶、浆纸、粮油加工等临港工业直接受益。
同期,日照外贸进出口格局变化较大。前10个月,工业制品出口比重达55.1%,比2005年提高20.2个百分点,其中机电产品出口比重达到14.5%。对南亚、东盟、南美洲等新兴市场出口分别增长162.9%、107.9%和95.6%。
以建设鲁南临海产业区和大型钢铁精品基地为依托,日照形成了“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制造业基地”的思路,吸引临港大工业和加工贸易项目,今年1—9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5.2%,全市改建和技术改造投资同比增长122.2%,高新技术产业完成投资增长36.6%。
在外贸向好形势的带动下,日照港发展迅速,截至10月,日照港累计货物吞吐量超过2009年,达到18868万吨,同比增长22.3%,继续稳居全国沿海港口第九位,其中矿石、木片、镍矿、粮食进口量和水泥出口量居全国沿海港口第一位。
目前,日照港软硬件建设突飞猛进。在日照引航站,弹性工作制和超大型深吃水船舶、特种船舶引领技术的提高,避免了船等人的现象。“多点报关”、“海运直通”、“无纸通关”、“网上付税”等新型通关模式和“提前报关”、“担保验放”、“无假日通关”等措施在日照海关的推广,加快了物流周转和疏港速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