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9年04月06日

(2009-04-06 09:03:25)
标签:

杂谈

                    政府发文卖房草草收场
                                                             2009-04-06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  胡亮  王小霞

     近日,山东潍坊市寒亭区政府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风波来自寒亭区政府所发的一份红头文件。

     今年1月14日,潍坊市寒亭区政府下发了《关于促进房地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明确要求全区副科级及以上现职干部,每人至少销售一套住房,完不成任务的,按比例从所在单位已认定的全年招商引资额中扣减。此事经媒体披露后,迫于舆论压力,寒亭区政府停止执行干部卖房的文件。

     

     政府错位救市

   

    “卖房子这活儿是售楼小姐干的。现在潍坊市寒亭区政府发文件要求官员卖房,这不是在抢售楼小姐的饭碗吗?给售楼小姐派活儿的是开发商,现在政府派活儿,是不是意味着当地政府也当起了开发商?售楼小姐的收入主要依靠卖房提成,当地官员卖房是不是也有高额提成?”一位叫“思考者”的网友如此评论。

 

    国家行政学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红头文件”历来是权力的代表,是行政命令的象征。用“红头文件”要求副科级以上干部替开发商卖房,挑开了政府与房产经济的“面纱”。权力不再遮遮掩掩地“救市”,而是光明正大地“吆喝”。

 

    类似的政府救市行动他处也有。先是合肥市的规划局长在电视台高喊“买房就是爱国”的口号推销楼盘;接着有河北省廊坊市市长喊出“房地产商来投资,赚了算他们的,赔了算我们的!”的招商口号。

 

    “地方政府下发红头文件要求干部替开发商卖房的做法确实有些过头,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理解政府的这一行为。”中国管理科学院研究员李开发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几年房价疯狂上涨,地方政府开始陷入一个严重信赖房地产的怪圈,土地、税收成为政府财政的主要来源。在此基础上,地方各大银行的大量资金也都投向了房地产行业,金融危机爆发后,这成了地方政府的一块“心病”。

 

    李开发说,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房地产行业开工量减少、商品房库存压力加大以及银行资金被大量占压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地经济的回暖与发展,因此,地方政府才会急切地“错位”救市。

 

    “事实上,地方政府不应该总想着如何推高房价或是维持高房价,而是应该出台一些政策来推动房价走向合理化,让老百姓能买得起房。”李开发认为,政府不要老在商品房上动脑筋,应该配合国家相关部门加快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以此来拉动内需。同时,房地产开发商也不要一味地追求利润,在经济形势不好的情况下,可以降低利润追求、降低成本,让市场尽快活跃起来,尽快走出高房价的泥潭。

 

    “媚商”行为损害政府形象

 

    “政府下发红头文件强制推销商品房是‘媚商’行为,此举固然能博得房地产开发商的欢心,却是以滥用行政权力为代价的;地方政府一旦逾越了法治与公平,形象将受到极大损害。”上述国家行政学院的专家表示。

 

    虽然干部卖房被业界形容为是一种“媚商”行为,严重损害政府形象。但显然,开发商却并不怎么买账。

 

     中国房地产经理人联盟秘书长陈云峰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评价政府这一行为是“多此一举”。“虽然地方政府是在积极救市,但方法却用错了。”陈云峰表示,政府本身是裁判员,不应该再当运动员。政府的职责就是要积极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出台相关政策措施鼓励市场消费,同时给开发商一定的压力让其适应当前形势,共同推动市场向好的方向发展。

 

    “地方政府下发红头文件要求干部替开发商卖房其实是一种错位表现。”陈云峰表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