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9年03月11日

(2009-03-11 06:32:27)
标签:

杂谈

            全国政协委员杨力舟:通过博物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3月11日 中国经济时报  

    记者胡亮3月10日北京报道 “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杨力舟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包含的品类众多,不同的品类有着各自的特性和发展规律,为此,博物馆式的保护就成为传承民族记忆、收藏珍贵遗产、传之后世的必要方式。

     杨力舟表示,与过去的生活方式相适应的传统手工艺在历史的进程中逐渐沉淀下来,有的已经消亡,有的处于濒危状态。近几年,我国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开创性的努力,建立和完善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从2006年开始,国务院先后批准公布了国家级名录1165项,全国各省(区、市)建立名录4155项,并且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和条件。这是一件十分了不起的事情。然而,建立了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只是迈出了新的一步,因为“申遗”的成功,并不等于“保护”的实现。 

     在普查、收集、整理各类非物质遗产时,抢救物质形态的实物必须放在第一位。将各种民间艺术、工艺生产过程、传承人的绝活、民俗活动资源,利用现代影像、录音等数字化手段记录下来,藏入各类博物馆。特别是那些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和精神特质,体现民族原生态的遗存,收集在博物馆里就更有深远意义,对这些遗产的抢救性收藏是当务之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