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官员“不在状态”定义模糊专家建议处罚要谨慎

(2009-01-12 07:08:26)
标签:

杂谈

         官员“不在状态”定义模糊专家建议处罚要谨慎

                                       中国经济时报  作者:胡亮   

    干部为何“不在状态”?

    因上班时间炒股、上网聊天,湖南省岳阳市16名市直机关干部被通报批评,当地政府向一些“不在状态”领导干部大胆问责。而专家建议,对于此类官员的整治,一定要把握好尺度,严格依法办事。何为“不在状态”?定义过于模糊,必然使得在依据“不在状态”处分官员时缺乏明确的评判标准,有可能影响执法的透明公正和严肃性。

     ■本报记者  胡亮

    曾经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中实行“无为问责”的湖南岳阳市,在新一轮解放思想过程中,创新选人用人机制,提出对全市“不在状态”干部“不换状态就换人”。据了解,岳阳市16名因上班时间上网聊天、炒股、玩游戏的干部被通报批评。目前,全市有103名“不在状态”的干部受到处分。

    为何不在状态

    岳阳市所称的“无为行为”是指不履行或不正确、及时、有效地履行规定职责,导致工作延误、效率低下的行为;或因主观努力不够,工作能力与所负责任不相适应,导致工作效率低、工作质量差、任务完不成的一种工作状况。他们规定,对领导干部“有错无为行为”,轻则诫勉谈话、通报批评,重则责令辞职或免职。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么多领导干部长期“不在状态”?

   “最直接的责任人显然是其上级部门。”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对本报记者说。一是他们用人失察。一些干部在其位不谋其政,对本职工作敷衍塞责,对群众疾苦漠不关心,却依旧能为官一方,说明当地的组织部门没有用对人,没有抓好一年一度的干部目标管理考核;二是上级部门工作作风飘浮。一些部门和领导下基层检查时走马观花,结果看到的是经过导演的场面,听到的是经过加工的汇报,根本看不到“不在状态”官员的真面目。

   “在将问责的板子打向‘不在状态’者的同时,上级部门也难辞其咎,必须为此承担相应的领导责任。”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毛寿龙对本报记者表示,只有正视问题的实质,上下联动,才能标本兼治。

    毛寿龙表示,在当前国情下,治理官员“不在状态”痼疾,一靠合理的制度,要注重铲除滋生“不在状态”官员的土壤;二靠上级组织部门在考核任免干部时,多听取民意,将“不在状态”者及时淘汰出局,并严格遵从用人失察责任追究制度;三靠上级领导端正工作作风,克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

    理念上的进步

    “对于‘不在状态’官员仅停留在道德层面的人治式的说教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制度对领导干部‘不在状态’的约束力是刚性的,才是治官理念上的进步。”上述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的那位专家表示。

    岳阳市问责办一负责人对记者表示,“以往对党员干部的管理,往往偏重对违法违纪责任的追究,忽视对政治责任的追究。要从根本上保持党员干部的先进性,就必须把纪律、法律管不到的这片空白地带用制度规范起来,相应追究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

   对于“不在状态”官员的处理需谨慎

    本报记者了解到,在岳阳也有关于“无为问责”的不同声音。“小事犯错”和“无所作为”现象来自何处?这里不仅有人浮于事、相互推诿的问题,有职责不清、无所适从的问题;而且也有安排不妥、用人不当的问题,有无事不管、有事卸责的问题;甚至还有个别单位部门本身就无事可干的问题……

    毛寿龙表示,对于“不在状态”官员的整治,一定要把好尺度,严格依法办事。尤其是在以“不在状态”而对干部进行交流换岗、降职、降级、辞退、免职等处分的时候,更要十分谨慎。因为究竟何为“不在状态”,一直没有一个权威的答案,包括一些政府人事部门官员都对这一概念感到模糊,难以提供准确的解释。显然,定义过于模糊,必然使得在依据“不在状态”处分官员时缺乏明确的评判标准,有可能影响执法的透明公正和严肃性。因此必须有充分的法律法规作为依据,并充分发挥群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让权力运行在阳光下,避免“暗箱操作”、“一人所为”,要使处理结果经得起推敲、经得起检验。

    另外,在对官员的“不在状态”进行处分的时候,还要充分尊重当事人的知情权、申辩权、解释权等民主权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