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刘长友:怀念郑玉伦同学

(2022-07-26 07:00:55)

怀念玉伦同学

刘长友

7222305郑玉伦同学在与癌症奋抗了4年后,终因病情恶化,离我们而去。医生卸下了各种治疗仪器,拔掉了众多的管子。他解脱了,他走了,去了那无忧无虑的没有痛苦的天堂,去找先他而去的八中同学,去找与他共事多年的延庆粮食局同仁。

我和玉伦的情缘,可追溯到上世纪的60年代初。玉伦的母亲是我们高碑胡同小学的副校长,学校搞一些公益活动,如办红领巾理发室,开设学校小银行(培养小学生勤俭的品德),打扫胡同卫生等,这些都需要街道居委会的支持和帮助。我母亲当时是居委会主任,二位互相支持,合作融洽,配合默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19638月的一天,张校长特意来到小学门口,等待邮递员将要送达的初中录取通知书。当我打开信封,得知被八中录取时,高兴得跳了起来,连连向张校长表示感谢。她跟我母亲说,祝贺您啊,长有考上八中了,我儿子是实验二小的,还不知考上哪儿了。

我和玉伦在八中共同生活了五年,度过了美好的青少年时代。1968年,八中初、高中老三届14名幸运儿被延庆县粮食局收入囊中。我与玉伦还有初三5班的刘震又一起分到了延庆粮食局(县粮食局下辖延庆、永宁、康庄、千家店、四海5个粮管所)延庆粮管所的北粮库。我们同住一起,结下了50多年的情谊。

196810月左右,我又和玉伦等人同一起抽调来的十多人,来到已建成的延庆东粮库,准备68年秋季粮食的收购大会战。

延庆东粮库占地约60多亩,五座标准的大库房,是京郊三大粮库之一,担负着全县24个公社近三万人口的粮食收购、储藏、保管及全市粮食系统的调运储备的重要任务。

负责东粮库基建任务的就是八中候东石(后任中德合资北京燕莎中心副总经理)。华侨补校的李永忠(后任北京市粮食局科技处领导)和老工人祁亮。他们在市粮食局的鼎力支持下,仅用5个月的时间就在原是一片庄稼地的地方,建成了这座国家标准的粮库。

玉伦负责夜间巡逻保卫工作,白天睡觉休息。当时交粮大车排起了长队,人手少的情况下,他放弃了休息睡觉的时间,经常帮我们过秤、采样、登记记录。那年的延庆冬天也是特别得冷,白天最高气温是零下6-7度,夜里最冷时达零下278度。

我们在室外过秤、登记数据,冻僵的手来回搓都无济于事,圆珠笔冻得都不出油了。玉伦经常替我们一会儿,去屋里暖和一下。

1970年,为发展县办五小工业(小钢铁、小化肥、小水泥、小造纸和小农机),我们又一次调到延庆县电线厂,五年后,玉伦进入北京工业大学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他1987年被评为工程师,92年获高级工程师职称。玉伦父母都是光荣的人民教师,家庭的影响,自己的努力奋斗,勤奋好学,孜孜不倦的刻苦读书,使他最后成为北工大建筑设计院院长。

玉伦为人忠厚诚恳,脾气好,从未与人争吵过,乐于助人。他尽力为八中校友的儿女考学,读研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他参加工作后,用第一个月的工资(18.08块)购买了3本农村医疗手册,寄给了远在内蒙古扎鲁特旗插队的同学,体现了对同学的关怀和厚爱。

玉伦197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3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光荣称号。

我曾在19年底看望了初次手术后的他,情况还不错。今年春天,他在清华大学长庚医院接受了国内7名顶级专家的会诊和手术。术后我们经常用电话或微信保持着联系。后来病情急转直下,我和刘震719日去医院看望了已是昏迷不醒,不能睁眼,处在弥留之际的老同学,也算无遗憾了。

50多年的同学情,同事情,永存。玉伦千古,一路走好。

                                                 202272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