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子故里拜访木艺大家宋烈田先生

(2020-12-26 10:17:09)

2591年前,因著名思想家与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的诞生,让今河南鹿邑成为道家之源,举世闻名。

2020年冬,受好友苏兄之邀,我们一行人有机缘在老子故里拜访了著名木艺大家宋烈田先生。从鹿邑县城驱车十几分钟,在一个乡间村落,见到烈田木作明式家具展厅。与城市相比,这里显得自然简朴。进屋,一阵阵天然木香扑鼻而来,紫檀、花梨木、黄花梨等,它们用这种特殊的方式迎接来客。在宋烈田先生的带领下,我们畅游在木艺的天地,甚至忘了品尝早已准备的那杯热茶。

宋烈田生于这片充满传奇的土地,从小受老子思想的熏陶,从艺三十春秋,先后在北京等地从事明式家具的研究与制作,一直遵循“道法自然”的观念,延续传统手工绘图,把中国的书画线条融入到每件作品的制作中,器神形兼备。2018年,怀着对故乡的眷恋,先生放弃北京的高薪工作,携二子归来,置身一处、置心一处,让明式家具在老子故里生根发芽,惠泽四方。

天地万物皆有灵,各归其道,各安其命。木艺创作者以器载道,在一线、一锯、一凿、一刨中,把工匠人的思想、仁爱、利他之心,通过形、色、气、完美融合,形成一件件不同的器皿,演绎着常道与非常道。 每一件作品,都是作者与天地的对话,更是他的无言诉说。

朋友们在交流中,我拿起相机四处选择可记录的瞬间,在墙角一堆工具中,我发现了这尊佛像,他看着我微笑,好像在说,你终于来了。一问便知,原来这是一尊用石榴根雕刻的佛像,距今已有三十载,他见证着先生从艺之路所有的经历与不易。见我心生欢喜,主人慷慨赠之。缘来如此,不早不晚。

展厅参观完毕,我们又来到制器地,这里堆积着各地的木材,也见到了传统木匠所用的锯子、刨子等工具,也有打孔的电钻,刨床等现代的工具,传承而不守旧,与时俱进。先生的两个儿子,正在紧张的忙碌,我在地上捡到一块圆形上好的边角料,希望能帮我打个孔,佩戴。其中一位说,这个纹理不适合,等有机会我给你做几个小叶紫檀的平安扣吧,那个好。与他们的对话,让我瞬间明白,所谓“三分料,七分工”,因为懂得,才会因材运用,发挥出“材”的更大价值。

短暂相逢,未能了解更多先生的思想精髓。聊天中,看到这样一段话,好像瞬间明白了一些什么:

匠人暮年匠心在,

手持月斧择良木。

守望乐园斧凿耕,

刨出飞花木旋律。

锯出一首交响曲,

一代工匠写木意。

道法自然器载道,

老子故里传百年。

(文\图 河南工人日报记者卢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