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刚健探寻
(新浪博客首发)
有这么三个绝色少女,唐朝的,六娘、七娘、九娘,大概都是二十来岁的样子,不知何因,一个个在西安,死了。
她们是千年之前的尤物,大家闺秀,锦衣玉食,吟诗操琴,蕙质兰心。她们或许情窦初开,就像散发着清香的玉兰花,还未找到意中人儿,就一个接一个地,去死了。
一似兰菊的芳容为惊风所败、荷花的妙影随浊浪而逝,这雪肤花貌的姐儿仨呀,就这样夭亡于最蓬勃的年华。人生如梦幻泡影,佛家说的没错。纵然她们有着银铃般的笑声、春潭般的双目,指如葱、眉如柳,又有什么用呢?一座琼阁刹那坍垮于仙山,一阵急雨倏尔消匿于水面,她们就这样去了,谁也拦不住地,去了。
好啊,藏在暗处的你、你们,把美丽一片片地,撕碎给人看!这些负载着幽幽香魂的、忧郁的碎片儿,飘呀,飘过了千多年,依然没有腐朽殆尽,依然有人在默默地捡拾。
六娘、七娘、九娘,她们姓樊。先是六娘,死于显庆二年(公元657年)。七八年之后,六娘、九娘分别于麟德元年(664)、麟德二年(665)相继而殁。究竟因何而死,一直没有答案。二三十年之后,垂拱三年(687),她们的香魂,又被人从首都长安各自的坟墓中“请”出来,经过长途颠簸,到达东京洛阳,合葬于“邙山之阳金谷乡石城里”。
邙山之阳,这倒是块风水宝地。可以头枕松软而又厚重的黄土,聆听大黄河低沉而又磅礴的吟诵。孩子们,你们是花瓣上的露珠、碧空中的彩虹,美丽可以长眠于地下,你们绵绵不绝的芬芳,甚至可以使整条黄河在子夜时分变得浪慈心软。
探究起来,樊姓还是大有来头的。就像弘农杨氏、清河张氏、太原王氏、陇西李氏、吴兴姚氏等一样,樊氏是南阳(今河南南阳)的名门大族。在贵胄云集的东都洛阳,樊家也绝对称得上煊赫家族。三姐妹的祖父樊卿、父亲樊叡,分别在隋、唐两朝为官。托生在这样钟鸣鼎食的人家,姐妹仨原本可以安享富贵、蜜饮人生。但是,天不假寿,竟然连初恋的滋味都没让她们品尝,便风摧秀萼、雨打梨花了。
六娘、七娘、九娘,你们含恨而去,闺楼空虚,飞尘静落,妆镜惨然。庭院中那株花发灼灼的梅树,枉自怒放着热情,再也没有人像三位姑娘那样凝视它、呵护它、描绘它、诗赋它,作它永生的知己了。啪嗒,啪嗒,梅瓣儿寂寥地敲落在风中,像长睫毛上不断涌出的泪水。
以上是镌刻在一块方形石头上的凄艳故事。石头在洛阳新安县千唐志斋,镶嵌在高高的豫西白灰窑壁上。在挤挤挨挨的唐代墓志群里,这块粗糙尘封、坑洼起伏的丑陋石头,有可能是最最羞讷、落魄的一个了。可谁能想到,这块刻有19行、满行24字,基本没人搭理的墓志中,竟然活跃着这么三个娇美无匹的身影。
在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我们坐火车、搭汽车,忍饥磨脚地赶到偏僻的新安县铁门镇,迈入千唐志斋,邂逅这块丑极而又美极的石头。(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