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11日,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值得纪念的日子,单位终于给我配了两个专业镜头。以后我也是“长枪短炮”一族了。
记得6年我和女朋一起路过郑州火车站,见到大河报一摄影记者拿着很专业的相机在拍照片,镜头是白色的,很长。我当时简直是羡慕坏了,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拿个好点的相机,有这样一个长长的镜头,不仅拍的照片清晰,样子也壮观。转眼已是6年前的事情了,我不知道那个摄影记者叫什么名字,也没走近看看他长什么样子,现在大河报的摄影我基本上都很熟悉,要不是我一定会告诉他,那时他的样子简直帅呆了。从此我梦里经常出现我拿着这样专业镜头拍照片的场面,这一梦就是漫长的6年。

2002年春天我自己陶了1500多元买了一台凤凰相机(上图),28-70的镜头。那时是见啥都想拍,可惜要买胶卷、冲洗又很花钱,不得不节制自己拍照欲望。也是这台相机给我当时刚见面的女友拍了不少漂亮的照片,6年过去了,不知道女友是不是因为我拍的照片好看才选择和我在一起,有机会一定问问她。04年我来单位应聘时也是用它拍的考试照片,这个相机为我立下了不少功劳,虽然现在没有任何价值,它依旧在我家摄影包里静静地躺着,只是包上落下了一层厚厚的灰尘。

2004年4月我来到现在的单位,8月份转正后单位给我配了一个一般家用的数码相机,是不能换镜头的那种,拍一张照片需要等3秒钟后才能拍第二张,相机上的数据已经磨到看不清了,不知道哪位有才的前辈用小刀雕刻上了“自动”等字样,我用它拍了一年多的新闻照,真是受尽了折磨。这个相机从我这里退役下来被我们同事拿去用了,昨天特意拿出来拍照留念。

后来实在是不行,我向领导提出了申请买单反相机的建议,在当时记者部主任老周的大力支持下,社长同意出资8000左右为我购买一款单反相机。就是现在用的佳能350D。单位把以前一款28-200的老佳能镜头给了我,可惜没有广角,近距离拍新闻照片是不可能的。我知道单位是不会再给我配镜头了,于是自掏腰包600元买了一个18-55的标头(上图),可是好景不长,一年后这个镜头坏了,一装上就死机。无奈,工作要继续,还得买镜头,我又要紧牙用2500元买了一个适马18-200的镜头,我知道这个镜头不好,但没有办法,只怪我囊中羞涩。这个镜头开始用着还可以,可惜跨度太大,成像质量很差,再加上去年长焦不能对焦了,我去修人家说要修好得1000多元,我劝你还是别修了,这个头不值得一修。我也就算了,一直凑合到现在。
期间,每当参加重大活动,我都要出门问别人借镜头,主要求助的对象就是经济视点报社的陈代述。我们认识大概4-5年了,关系一直很要好,也只有问他借我才不会感到不好意思。我们都来自农村,最近三四年我们住同一个村子,我们都一样没有背景没有关系,在异乡陌生的城市艰难前行,我们一路相互扶持走过。我还问省希望办、郑州市总工会新闻中心借过。
很多时候和同行一起参加活动,由于镜头原因要是我没拍好,就问人家要。河南日报陈伟大哥就多次支援我。最让我感动的是上次河南工会金秋助学活动启动仪式,我拍了好几张省领导给受助学生发钱的照片,结果都是镜头对焦不行,全拍虚了。这样的照片可是要发我们报头版头条的,我只好向大河报白周峰哥哥求助,他很慷慨的把卡全部给我,让我全盘复制了一篇,我感动了好几天。还有很多别报摄影同行的镜头都让我骚扰过,真是太感谢他们了!
上周我给社长说了我想买两个好点镜头的想法,他问我要多少钱,我说要1.5万左右,他说要商量商量。之后我又给分管我们的副总编老周说了我的想法,他很支持,因为他懂摄影,没有好器材是很难拍出好照片的,新闻照片不是拍风光、人像有足够的时间准备。还有一个原因是下周一有一中央要员要来河南视察,和工会关系极为密切,凭经验判断我应该是要全程跟着拍照的,一看看现在这镜头真是心发慌啊,要是这样重要的活动拍不好,那可是很难向领导交差的。
周一我先写了一个申请报告交给部门主任,他上报到老周那,最后转到社长大人手中。下午社长把我叫去说这事,他说准备给我先买一个要我二选一,最后在我的坚持下,他说要和领导班子商量,我走时说你们商量一定要通过啊,他笑了笑。晚上要下班时,社长打电话把我交去,很开心地说我们商量好了按照你清单上的买,并说老周很热乎这个事情,他说我镜头不行但我还是积极想办法,多次问别人借头也要把该拍的照片拍好。我一听那叫开心啊,我不知道自己怎么走出他办公室的,反正我记得说了几句非常感谢之类的话,就差上去和他老人家握手了。
经过三天漫长的等待,今天中午11时,我们单位经营管理部的李主任(我称他大内总管)说他已经去店里问过了,我报的价格很实在,决定现在就带我去买。下午5点我终于把两个梦想已久镜头拿到手了。

听说我换镜头,建华在晚上10点来到我家过了一把瘾
6年了,希望一直在,梦一直搁浅。
6年一梦,梦想成真,此刻在报社这几年所有的记忆一下涌上心头,曾经太多的困难,太多的委屈都转眼成烟,现在唯有感谢。首先感谢报社领导给我这样一个机会,让我在这个举目无亲的城市,在高楼矗立的办公楼里有一张自己的桌子,一把可以开门的钥匙。感谢各位编辑对我图片、文字进行细致的修改,才有机会面世。感谢所有的同事、同行的帮助支持,也感谢长期合作的通讯员朋友为我提供很多有价值的新闻线索。
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本身就是一种幸福,能在这个工作里找到快乐更是一种恩赐,感激所有帮助过的人,包括一路阳光。
有了好的器材又是一个新的开始,希望自己能拍出更多的好照片,不辜负领导期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