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观赏椒幼苗的管理
观赏椒从播种至开花到挂果一般情况下在75—90天。幼苗期观赏椒因根弱、株小、叶嫩,加强幼苗的管理,在精心呵护下,可提前开花、挂果。
观赏椒幼苗喜温、不耐低温
在全日照下白天温度25—30℃,夜间18—20℃是观赏椒最佳生长期。观赏椒的幼苗对温度要求特别敏感,当夜间温度降到低于15℃以下、或连续多天夜间长期温度在15℃左右时,观赏椒幼苗生长缓慢。初春时节由于气候反复变化不稳定,昼夜温差较大。特别是夜间温度时常降到15℃以下,不利于观赏椒幼苗的生长。因此,春苗定植后,需在连续多天夜间最底温度稳定在15℃以上时,才适合移到室外种养,否则影响到观赏椒幼苗地生长速度。
观赏椒幼苗喜光
观赏椒喜光、耐直晒,光照越强,长势越旺。春季光照度不强,
日照时间也较短。因此,春季在有限地条件下,应将尽可能地将幼苗移到阳光充足,日时间照较长的环境内,使幼苗尽量多地得到更多地光照,促进幼苗健康生长。
观赏椒幼苗喜水
观赏椒属喜水,其幼苗耐旱性差。从播种到小苗分枝前的幼苗期耐旱性差,过于干旱会停止生长,甚至枯死。观赏椒幼苗应定植在保水性强(或称保墒性强),但又不长期积水的土壤里。由于气温高低差异较大、日照时间长短不一和观赏椒幼苗大小不同,
幼苗需要浇水的天数不能一概而论,春季一般情况下3—5天浇水一次。浇水的原则是心要“狠”,“ 不干不浇, 浇则浇透”。“狠心”“不干不浇”也称“蹲根(苗)”,意在充分发挥根系“向湿性”,促进根系向下生长。“浇则浇透”是失水后苗叶发蔫时应即时补足水份。由于幼苗弱小,主根不深,补水时宜采用喷浇的方法,以免冲倒幼苗或将根系冲出。
浇水地时间最好是晚上或早上,同时力争使水温与土温基本相同,特别在高温的情况下,两者温差过大,会激伤苗根。长期脱水或失水过度后,补水后幼苗恢复生长缓慢或难以恢复生长。反之,长期积水影响根系正常呼吸,会产生烂根死苗现象。
观赏椒幼苗喜肥
观赏椒属喜肥植物,但初定植的观赏椒幼苗根系尚未真正形成,应以施稀薄液肥为好,施肥的原则是先薄、稀、少,注意观察,循序渐进,逐步加量,以免肥量过大时烧根伤苗,难以挽救。
观赏椒幼苗期在全日照、水、肥、温度适宜,管理得当情况下,株枝健壮,生长盛旺,60天后便可生蕾,提前开花挂果。但由于品种不同,
各品种间有不同的长势,高度差别较大, 开花挂果时间也不相同,但叶片地生长数量变化不太大。
以下几张图片是同一苗床育苗、同时分栽定植,
在不同日照、气温条件幼苗生长情况的对比

(一)
室外连续10多天夜间温度在15℃以下,升温后才恢复生长

(二)
《观赏椒园》在夜间温度15℃以上时出室,同品种较(一)长势好

(三)虽然夜间最底温度在15℃以上、但日照短,株苗细弱、不健壮

(四)幼苗耐旱差,失水过度,补水后恢复生长缓慢或难以恢复生长。
《观赏椒园》2009年第一蕾
(五)在全日照、水、肥、温度适宜,夜间温度15℃
以上,室外种养65天后长出多个花蕾
注:《观赏椒园》所有图片均属本人自种、
自养、
自拍、原创上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