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观赏椒的定植
今天是《观赏椒园》2009年育苗播种后的第50天,以本文和插图作为今年种养观赏椒50天成果的小结,记录于下。
观赏椒的定植要比分栽容易、简单的多。首先在欲定植地盆内挖好相应小坑,然后放入带土球的小苗,反复确定椒苗得“定位”准确后,在土球周围覆土压实,整理好盆内覆土后浇水既可。由于幼苗根部带有“老娘土”,
定植后在一段时内和苗床的生长环境一样,没有缓苗期。

确定椒苗“定位”准确后,在土球周围覆土压实
要使定植后的观赏椒能更好地生长, 应根据植物一般具有“向上性、向阳性、向湿性”的三大特性,
定植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用盆的大小要和观赏椒根系成正比。
“树大根深”, 观赏椒通常是株型越高,根系越大,株型小的根系则小。观赏椒的根系由主根、枝根、须根和毛根组成。因品种、高度不同, 主根的深度和根系的大小也不相同。观赏椒主要靠根系吸收营养和水分,因此,定植时要根据根系的大小选择适当用盆,预留足够的空间,充分发挥植物根系的“向湿性”
。一般情况下高型椒、微型椒宜每盆单株定植、种养。高型椒宜用大些的桶状盆,而微型椒则宜小些的花盆即可。
二、观赏椒分枝角度和枝扩度,决定盆内定植的株数。
观赏椒因品种不同
, 分枝的角度由20°—90°不等,形成的枝扩度不同,定型后椒冠大小也不相同。通常情况下分枝椒角度大的,椒冠大;分枝角度小,椒冠也小,但也有特殊品种例外。分枝角度小的品种一般一盆内可多株定植;分枝角度大的品种,一盆内应单株定植。
多株定植的品种,定植时要充分考虑到日后椒冠的大小(花后还有二歧分枝),给每株椒冠预留足够地生长空间。以免椒冠形成后各株枝间、枝叶间过多重叠,影响“向阳性”。因几株同定植在一个盆内,椒冠过大时,无法再增大株间距,影响观赏椒地生长。
单株定植的品种,定植时只要考虑到株型大小与用盆相匹配即可。日后椒冠生长过大时,只需移动花盆,
就可增大椒冠的“向阳性”,定型后整体造型、观赏效果比较好。例如,微型《珍珠椒》分枝的角度90°,定型后椒冠枝扩度达30
cm,而株高15cm左右,椒冠枝扩度与株高比2:1,每盆单株定植,成型后形似雪松、更具有盆景椒观赏性。

珍珠椒分枝角度90°株高与枝扩度比呈2:1
单株定植 形似雪松 (2008年种椒、图)
三、选择花盆
增加观赏性。
观赏椒具有色彩艳丽、果形奇特、株形优雅的特点,具有较高观赏价值。为提高观赏价值,定植时应按自己的爱好,选择与株型相匹配的花盆。特别是矮型椒和微型椒,挂果后宜作盆景在案头桌几摆放。定植时要从花盆的颜色、大小、形状加一选择,使用盆和定植的株型相匹,可增加观赏椒整体的观赏性。
初定植时因椒苗较小,根系尚未形成,因此要精心呵护,水、肥要勤浇缓施(见另发:观赏椒的水与肥)以免过量,无法挽救。
定植后,
各种观赏椒的幼苗叶片生长速度基本相同, 因品种关系, 高度生长不一。2009年《观赏椒园》采用上述方法一次分栽定植于20多个大小不同,
形状各异的花盆中。定植15天后,绝大多数生长出8—
9片叶,个别品种多的10片叶、少的6片叶。而高度差别较大,高型椒类株高 7cm左右,微椒类株高只有⒉5cm左右。目前长势良好。
《部分高、中、矮型椒在大小不同花盆的定植》
用盆大小、形状、定植株数各有不同
“追逐阳光”
株苗的向阳性
《微型椒(盆景椒)定植15天后图》
早、晚叶片直立,定植后长势良好
注:本博客<<观赏椒园>>所有图片均属本人自种、自养、
自拍、原创上网(转贴时有标注),转载请注明出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