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又一个美国老太太的故事

(2008-12-04 10:34:18)
标签:

房产

老太太

世界周刊

世界经济晰

适度消费

美国

杂谈

分类: 杂谈

  十月中旬,央视<<世界周刊>>主播康辉,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界经济危机问题连线驻美记者杨福庆, 杨记者在报导了美国政府在次贷危机中采取的措施以及各大媒体反映后,在报导美国民众对个次贷危机的反映时,也讲了一个美国老太太的故事,大意是:美国老太太丈夫已故,独自一人靠微薄的退休金生活,次贷危机发生后,银行、警察屡次上门崔其归还住房贷款,老太太不堪重负自杀,幸被邻居发现送往医院。

     这个美国老太太的真实故事,不由得使人想起几年前不知何人杜撰来揶揄我们的, 已演绎了N个版本的,经济、消费领域大肆宣扬的,甚至于教育部某重点经济学教科书上作为习题培养下一代另一个“中国老太太和美国老太太”的故事:说地是一个中国老太太和美国老太太在天堂门口邂后的对话, 中国老太太说我工作了一辈子,终于存够钱买了自己的房子,还没住几年新房,就到这里了;而美国老太太则说,我一辈子住着自己的房子,边工作边还银行的贷款,终于把银行的贷款还清后来到这里了。

   又一个美国老太太的故事又一个美国老太太的故事又一个美国老太太的故事又一个美国老太太的故事

            ﹝转贴网页图片﹞

     这个美国老太太的故事”国人耳熟能详,主要是鼓励人们增加消费、提前消费、借贷消费。大到买房子, 买汽车可贷款几万,几十万;小到买衣物、买家用电器等,可以借钱几百、几千或者透支信用卡消费。“美国老太太的故事”不知忽悠了多少人、特别是年青人,以至于在年青人中出现了“月光族”、“校园负翁”、“啃老族”等。但如今美国失业人数创34年来新高,那个杜撰美国老太太的故事”的人以及那些追随者,特别是有一定“文采”能发表文章大肆宣扬者,都不知道干什么去了故事里的美国老太太,却在次贷危机的现实中演绎出相反结果。

       我们不会抱着传统守旧,也不会反对贷款买房或其它消费,更不像专家那样长篇大论地阐述消费理论问题。以外行的身份看,原因很简单: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情、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每一地域的人都有不同的生存环境、每一个人的收入条件和负担又各不同。“中国老太太”代表的是勤俭节约,量入为出的传统持家观念,不是有那么一句老话吗: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美国老太太”则美国宣传、鼓励民众超前消费、过度消费理念的缩影和代表,郎教授曾讲过:目前,美国家庭负债消费已达95%。

       美国老太太的现实给我们的反思:

     在贷款消费,特别是大额、长期贷款消费时,必需对自己的偿还能力、还贷期内收入得“稳定性”作出客观的预测;同时也要对还贷款期内生存的“必要”支出和“特殊”支出作出客观的预测。否则,会断了“月供资金链”,会出现更多的“房奴”、“车奴”、“啃老族”。

      保证吃、穿、用生存的“必要”,降底生活中高挡、明牌、豪华享受的“想要”,量体裁衣,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美国的老太太们目前正在遭受着因为还不起房贷面临收回房子的命运就不会在我们身上重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