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书华”一名直接取自“才如江湖文始伟,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脍炙人口诗句。“书”者,人类进步之阶梯也,自古有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华”者,文才学识满五车也,自古有云:“腹有诗书气自华。”故“书华”二字不仅意蕴丰富,寄寓了家长期望孩子日后能才华出众、文采非凡、气质高雅、学业有成的美好心愿;而且极富于文化气息,给人温文儒雅、书香飘逸的感觉;更巧妙的是“付”字谐音“腹”,姓与名同出自一句诗句,浑然一体,让人拍案叫绝;孩子向人介绍自己时可以直接引用此诗句,不仅方便简练,而且令人眼前一亮,印象深刻,甚至入耳难忘,立生好感。

此外,“付书华”一名非常实用。字形上:不仅笔画极其简便(整个名字一共才15画),给孩子以后的书写带来极大的便利;而且整体非常对称美观(笔画数都差不多,不会有头重脚轻,比例失调之弊),结构也灵动多变(三字分属左右、独立和上下结构,错落有致而灵动多变,不仅避免了字形结构同一单调、机械呆板的沉闷之感,更为孩子以后书写名字带来了一种行云流水般的灵动飘逸之美)。音韵上:三字的声调属于仄平平的古典诗词中常用理想搭配,而且名字的重音落在最后一个“华”字上,大气响亮,余韵悠悠,整个名字读起来清亮朗畅而抑扬顿挫,富于音律之美。
锦上添花的是,此名与宝宝五行非常相补:宝宝五行缺金,木命土旺,极需水助,而“书”五行属金,“华”五行属水,刚好是最适合宝宝的后天五行补救;而且数理也非常吉祥:三才五格全为吉,瓷都测名评分为99.5分,评语为:你的名字起得非常棒,成功与惊喜会伴随你的一生。但千万注意不要失去上进心。
附“付书华”一名的文化内涵
1.苏轼诗集卷二《和董传留别》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和董传留别》苏轼写於从凤翔回到长安时,苏轼在凤翔,董传曾与苏轼相从,董传当时很贫困。全诗其意是说,肚子里有着渊博的学问,气质自然会充满光彩。常以此言赠友,赞其学问渊博、气度不凡。
从小读书,颇喜欢苏东坡的诗词,最爱的还是他那两句“才如江湖文始伟,腹有诗书气自华”,尤其是后一句,立志要当一个像东坡先生那样把书读通的人,锦心绣口,兰薰桂馥,历久弥鲜。其实不光是我喜欢他这句“腹有诗书气自华”,很多人都爱不释手,以后人对这句的诗的演绎就可知端倪,比如“胸无城府人如玉,腹有诗书气自华”,“十年一碑何足论,腹有诗书气自华。江山满目钟灵秀,笔参造化神始足
”精神到处文章老,学问深时意气平;无一文钱非穷汉,有五担书是富翁。
2.十年一碑何足论,腹有诗书气自华
冯其庸先生不仅在文学艺术、学术研究等领域内有诸多成就,同时在书画界也取得了出类拔萃的杰出成绩。冯其庸先生认为,好的书法作品,应是学者之书、诗人之书,而不仅仅是书家之书。好的书法作品是从学问中来,从诗境中来,只有这样,才能自具气质、不染尘俗,没有书家习气。历史上的大书法家如王羲之、颜真卿、苏东坡等等,无一不是大学问家。艺术作品品位的高低,取决于艺术家的眼光,而艺术家的眼光取决于艺术家的修养。冯老深谙书学之旨,故此,尽管他从小就学书习画,几十年间从未停辍,但他却不轻易将作品示人,而是潜心于学问,在书诗上筑基,七十以后,水到渠成,创立了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书法艺术形式,卓然成为书画大家。
冯其庸先生书赠韩国李东泉先生的一首长诗中有这样四句:“十年一碑何足论,腹有诗书气自华。江山满目钟灵秀,笔参造化神始足”。我认为,诗句中“腹有诗书气自华”、“笔参造化神始足”两句,不仅是对学书习艺者的期许,也是冯老对自己几十年书法艺术实践的高度总结。这两句话,体现了冯其庸先生对书法艺术的审美方式和崇高境界。
3.翁同龢:"墨翻衫袖吾方醉,腹有诗书气自华"
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意思是:知识能够让生命进入更深刻的内层,使心灵放出奕奕神采,从而,使人的气质与风度显现出来。寥寥七个字,足以揭示知识与人文气质、风度之间的关系。若要“气自华”,首先要“腹有诗书”。
惟书有色,艳于西子;惟文有华,秀于百卉。“腹有诗书”者,纵使物质清贫,心灵依然充实而高雅。读书的过程就如甘泉洗去心头的负荷,如春风拂去心头的尘埃;书香缕缕,使人的心灵变得圣洁而清澈。
腹有诗书,神情高雅,谈吐自如。
腹有诗书,人格升华,目标远大。
腹有诗书,奋进之资,成功之本。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