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作于戊寅(98)年初夏,是时吾于家乡四会中学就读高二,四中校内有一镜湖,湖上有九曲桥,桥中有笑容亭,此湖,此桥,此亭,乃吾等好友日常嬉戏流连之地。夏日燥热,吾每于晚晴之际漫步湖畔,看天光云影,嗅玉兰幽香,任清风拂襟,常有身世两忘,悠然出尘之感。是为记,更填词一阙,调寄《鹧鸪天》: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七月,黄昏,夕照,我独自漫步于镜湖畔,看水色潋滟,映出天光一片,云影千重。
残阳如血,落霞流丹,湖水清亮中带一抹微红,宛若美丽女子轻醉的脸容。湖中银光一片,分明是丽人明眸一双;眸中泪光闪闪,荡漾着千百种流云的梦。微风泛起涟漪,是她颦起了弯弯的秀眉,又或是皱起了小巧的瑶鼻,她是轻嗔了吧?却怎么连薄怒都是如斯一种动人心魄的轻柔!落叶荡出水晕,是她浅浅的酒窝,晏晏的笑意,她终于嫣然回粲了,一时天地清明,温柔无限。
我看着,不禁痴了,但觉湖中女子珊珊毓秀,姽婳动人,风过是一种情韵,叶落又是另一样容姿。蓦然抬首,青山似黛,绿柳含烟,在在都是她浅笑轻嗔的风情。
我只看了一会,心里便自一阵牵痛,就像走过了漫漫长路,悠悠岁月,终于在这清风微微,金波细细的黄昏镜湖里,找到了梦里花、意中人,却恨斜阳照梦醒。痴痴中,闻到花香一缕,似是兰花清幽,又似是梅花淡雅,但到了我鼻中,都成了湖中女子、梦中人儿那销魂的体香,我贪婪地吮吸着,仿佛每一吮吸都是一次抵死的缠绵。
顺着花香望去,不远处的湖边数株白玉兰亭亭俏立,枝枝叶叶含情,在晚风中怯怯地摇着小手,洁白的花儿在枝头俏煞地开着,仿似把一生的美丽都已尽放于这一刹,纵是明天谢了也不管。
残阳渐没,一弯新月悄上梢头。月下湖畔的白玉兰挺拔似剑,素雅如诗,悦美若梦,还有一种寒梅般的孤绝凄清。想是梅魂月下归来,才化作了此花幽独,化作了这“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一般的出尘吧!我这样想着的时候,便自也有了一种孤绝出尘的情怀。
玉兰花下,一位老叟正悠然垂钓,钓一湖澄碧,两袖清风。我无由的一阵感动,也不知道是镜湖映衬了钓叟,还是钓叟点缀了镜湖,只觉得,镜湖有了钓叟,钓叟在了镜湖,就像秋月照上了春花,成了花好月圆的一对儿。
漫步于镜湖畔,看渔翁垂钓,野鸟飞来,虽是一般闲暇,但有万般潇洒,无尽快意,便觉得纵是用一生的岁月来走这短短的一段路我也愿意。不知不觉间走到了九曲桥,凭栏放目,清风盈袖,衣袂翻飞,直如苏子所谓“飘飘乎如凭虚御风,不知其所止;浩浩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风,是一种腾飞的感觉;是一种“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希冀;是一种“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憧憬。只要有风,就有飞的希望,想飞之心便永远不死。而我并不喜欢飞,我总以为,腾飞不过是一次惊艳的失足,飞得越高远,跌得越惨重;又或是一场绮丽的梦,梦里有几许凄美,醒来就有几多痛楚。
“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明新月人归后”,此情此景,忆起如斯清丽词句,直有一种“摇首出红尘”的遐思,便觉得自古英雄多失意,远不如乘风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与君吟弄风月,端不负此生。我这样想着,胸中光风霁月,再没有一丝尘世在心头。
夜静,风更清,波心荡,冷月无声。
今月曾经照古人,
月依旧,
江月年年只相似;
人呢?
人生代代无穷已!
如斯良夜,我独对皓月一轮,和风千里,清景无限,蓦然觉得,壮志人生不过大梦一场,富贵繁华更只是过眼云烟,只有这明月朗朗,清风悠悠才是永恒。
月下的镜湖,婉美如绝世佳人,入目是动魄的心惊,再看便是难以回首的失足,我只好转身,用一种壮士断腕,一去不复返的决绝踏月乘风归去,留下歌声一片: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性懒漫带疏狂。曾批给露支风敕,累奏留云借月章。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歌声孤绝,悠悠逝去。远处有,淡淡兰花香。

鹧鸪天*镜湖晚晴
醉看七月镜湖清,天光霞影入画屏。九畹白玉兰芝秀,一弯银钩新月明。
名利事,至今轻,黄粱一梦百年惊。闲心已有白云伴,未放尘世逐浮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