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母亲节随感(丁亥年)

(2008-07-20 20:53:17)
标签:

杂谈

宝宝取名

邓博士

文化

育儿

分类: 人生随感

有人说:阳光,母爱,童年,初恋,为人生四大宝贝。阳光之温暖灿烂,童年之单纯快乐,初恋之刻骨铭心固然都令人神往,而我总觉得只有朴素的母爱才是人生最根本最值得珍惜的宝藏,是的,大慈不言,至爱无声,然它却是我们人生中所有幸福的源头,正如高尔基曾说过的: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却来自母亲。

 

“母亲呵!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母亲节随感(丁亥年)



  小时候不知道怎样去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感情,只能借助于别人的话语,第一次读冰心的《荷叶与红莲》是在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从此便深深地记住了这行歌颂母爱的诗句,并由此爱上了冰心。初中又学了孟郊那千古传诵的《慈母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然而一直在妈妈身边的我还没有真正懂得这诗句中浓浓的情意和感伤。直到十多年后的今天,母亲从“妈妈”变成“老妈”,而我也长年在外与老妈聚少散多时,再次看到这些诗句,我才终于读懂了慈母游子的情思。古人说,“父母在,不远游。” 每念此,总有一阵莫名的惶恐。弹指一挥间,八载离家求学的日子已经随风而去,岁月穿过我黑发,丰富了我的学识,却也染白了老妈的双鬓。

    每当长夜对相,细细摩挲照片中老妈旁的星星白发,总有一种悸动,一种欲放弃一切回家孝顺老妈的冲动,它是如此强烈,如此深入心扉,却又偏被无情的现实强压成一次次幻梦!人渐渐长大,老妈的心思也慢慢读懂,少时的顽皮、任性、愚顽不通世故,而今早已在岁月里洗涤干净,然而太多的感激的话,也不知道从何说起,只能在心里默默的说声:老妈......您辛苦了!我知道这远远不够,却只恨学业未成,不能在老妈身旁尽孝。 

     离家久了,就很羡慕能常陪伴父母身边的人,也常追忆那些呆在父母身边的日子,每天可以吃到可口的饭菜,喝到滋补的老火汤,那是只有老妈才煲得出来的独特味道。呆在家会很舒心,全心的轻松和独有的满足是漂泊在外的人所无法拥有的。十多年的小学、中学岁月,奶奶,老妈每天煮好早餐叫我起床上学的日子早已一去不复返,然而在我的记忆中却永如金子般的宝贵。

    今年母亲节我专门赶回惠州陪老妈过节,一家人一早起来陪老妈喝茶,我坚持要由我结帐,平时二哥是绝对不肯让我付钱的,但这次没有坚持,他毕竟是理解我的,知道那代表着我对老妈的一份心意。喝完早茶,我陪老妈去市场买菜,说实话,我不是一个勤快的人,但现在每次回家,我总喜欢陪老妈去买菜,一方面是珍惜跟老妈相聚的短暂时间,一方面也是为了重温那些跟在老妈身后到市场买菜的童年记忆。买菜时,老妈如往常般一般不断地回头问我喜欢吃什么,然后轻车熟路的带我去找我爱吃的菜。看着老妈为了省几角钱执着地和各个菜贩讨价还价的背影,心中涌起一阵感动,记忆中老妈从来就没吃过什么好东西,吃鱼总是吃头吃尾,吃饭总是吃到最后,并非是老妈饭量大,只是因为把好吃的都先让给了我们,自己便只能吃剩下的,还美其名曰“打扫战场”,其实真正打扫的不是饭菜,而是我们吃饱喝足后甩手而去留下的一片狼藉的碗碟。老妈双手仿佛永远不会停下来,长年起早贪黑,要不是在外赚钱养家,就是在家里操持家务。还好我们三兄弟都很懂事,读书也成绩很好,学习一直不用她操心,现在想起来,在为了支撑家计而疲于奔命的岁月里,也许这是老妈唯一觉得欣慰的事。终于等到我们兄弟慢慢长大了,经常会给老妈买一些营养品,老妈却总是不舍得吃,记得有次我给老妈买了一盒血尔口服液,下次回家却发现老妈还把它藏着没喝,老妈的脾气实在是让我们哭笑不得。后来,我们渐渐也学乖了,再给老妈买营养品的时候就会骗她说这是很便宜的东西;而每次老妈买菜时问我喜欢吃什么时,我口中总说出一些老妈爱吃的菜名。

    晚上,大哥大嫂和大B也专门赶过来陪老妈吃饭,饭后一家人驱车到陈江广场溜冰,当我们在场上玩得最开心的时候,老妈一直在场边帮我们看东西,但她的眼光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的身上,当大B、小B不小心摔倒时,老妈总会一脸紧张的站起来;而当我们玩累了要下场休息时,却发现老妈已拿着饮料迎了上来。回家时,我们顺路到一家饼屋拿了我之前特地给老妈订的蛋糕和康乃馨,那是一只我特意挑选的红色心形水晶蛋糕,上面没有太多的装饰,只有简单的一句话:“老妈,你辛苦了!”以及那一句一直萦绕我心底的古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虽然老妈一如既往的说不必,说我乱用无谓钱,但当二哥把蛋糕切好,我把那块写着“老妈,你辛苦了”的蛋糕恭恭敬敬地端给老妈时,我分明看到了她脸上那一抹浓浓的幸福感!是的,当我们在开心欢笑的时候不一定最会先想到自己的母亲,只有当自己受到委屈伤心难过时才会首先想到母亲的温暖,但是在母亲的心中,孩子们一句简单的问候,一份小小的心意,一个不经意间的举动都足以让她幸福感动,她并没有太多要求我们能有多大作为,只祈求我们能平安能健康就是作为报答的最好的礼物。而我们却会在繁忙的时候,对母爱无暇顾及,在大意的时候,不去关心母亲的那沧桑的心和日见衰老的身体。

    记得曾在网上看过有人将“情人”和“母亲”作了个对比——

情人的问候是关心;母亲的问候是罗嗦。

情人的生日从来不会忘记;母亲的生日从来不会想起。

陪情人逛街的时候偶尔想起老妈;陪母亲逛街的时候常常想起情人。

和情人通电话时总觉得在享受时间;和母亲通电话时总觉得在浪费时间。

天气冷时总是想着第一个给情人嘱咐;天气冷时总是第一个得到母亲的嘱咐。

 

    突然不敢再往下引了,总觉得看这样的文章是一种心痛……当终于长大,却发觉自己已经遗失了从前的许多东西,纯真的感情已在在忙碌的生活中一点点流失,悄无声息地、不留痕迹地走了——包括对母亲的依恋。

    听说,父母对子女的爱如牛毛那么多,子女对父母的爱如牛毛那么长。不知道现实中有多少人是这样?其实并非我们不懂得孝顺父母,只是他们对儿女的恩情是我们怎么报答也无法偿还的。注定了父母是这份亲情最大的债权人,而我们是永远的债务人——直到有那么一天我们做了父母,才会彻底明白那份伟大的爱,并又会对自己的儿女给予那最无私的爱,如此往复,生生不息。  

    佛说: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佛也说: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能换得今生与爱人的一次擦肩而过,那么,要修多少千年,要回眸多少万次,才能与老妈结这一生的缘?

    突然间忆起陈红的那首《常回家看看》:

常回家看看

回家看看

哪怕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

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呀

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

……

    仰首是春,俯首是秋,仰俯之间,岁月已为陈迹;再过经年,今日亦成往事。所永存于心底的便只有那些最能经历岁月沉淀的情感,如母爱般洗尽沿华归于平淡!那么,还是常回去看看吧,至少多年以后,当我们也已为人父母,陪着自己的孩子在阳光下嬉戏时,还能回忆起当年某个午后的阳光里,曾为老妈泡了一杯热茶,陪她说了一下午的话……

母亲节的第二天早上,我坐在回广州的客车上,车窗外,是老妈送别的身影和依依不舍的眼神,耳中的MP3响起的是周杰伦《听妈妈的话》那熟悉的旋律:

    听妈妈的话别让她受伤


忆慈母

廿年养育似海深,春晖无言寸草心。

负笈异乡作游子,对相长夜忆慈亲。

昔日口中罗嗦语,如今心上天籁音。

少年已叹江湖老,谁怜慈母白发新。

 

 母亲节随感(丁亥年)

   母亲节回家,老妈不许我买贵重东西给她,于是我把与老妈在惠州西湖的一张合照配上我为思念老妈而作的这首小诗影印在一个杯子上送给老妈,让老妈每天喝水时都能看到我的样子^_^其实有点着迹了,应知老妈早已把我的样子铭刻在心底,正如我也早已把老妈的慈颜留在了梦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