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视点:慢性病成第一杀手

标签:
清华大学慢性病国际传播研究公共健康研究健康教育中心杂谈 |
分类: 教育资讯 |
来源:红网
( 以“健康家庭与慢病防治”为主题的第六届中国健康传播大会29日在清华大学召开,公共卫生界呼吁媒体应更关注慢性病。吴一荻摄)
红网北京11月29日讯(记者廖洁)慢性病已经取代流行性传染病,成为导致我国人口死亡的第一原因。以“健康家庭与慢病防治”为主题的第六届中国健康传播大会29日在清华大学召开,公共卫生界呼吁媒体应更关注慢性病。
近年来,我国慢性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成为重要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和医疗费用增长的主要原因。由慢性病所致的人、财、力的消耗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社会负担。
据统计,1980年的全国卫生总费用中,居民投入占23%,2001年上升至60.5%。1991年至2002年国家卫生投入绝对值增长3.84倍,人均GDP增长了3.35倍,而居民个人卫生投入增长了8.78倍,大病费用在政府和居民投入中不断增加。
国家卫生部部长陈竺近日也指出,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慢性病已经成为卫生界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等慢病造成的死亡率已经达到85%以上,而且用于慢病治疗的费用也达到卫生支出的68%左右。
第六届中国健康传播大会学术委员会主席、清华大学公共健康研究中心主任景军教授认为,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与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疾病谱已经发生重大变化,慢性病应该越来越被重视。
“健康家庭’的主题很重要,尤其是以家庭为对象做健康促进。影响家庭成员健康的最主要原因是饮食等生活习惯,而人的这些健康行为国家无法控制。因此,我们要倡导‘健康家庭’,要把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以家庭为单元推广下去。”景军说。
“今天政策部门在公共健康投入决策上,更多受制于有新闻价值的突发传染病和怪病,而不关注那些媒体不报道或少报道的每个家庭都会发生的慢病,”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李希光则建议,“我们的政府要多一些科学判断,少一些新闻判断。”
背景资料:
中国健康传播大会由卫生部和清华大学在2006年共同发起,每年一届,已成为公共健康领域最具权威的品牌盛会。其宗旨为“倡导健康行为、共创健康社会”。每届大会吸引了政界、医药界、学术界、媒体界、企业界的数百位领导、专家、学者、记者广泛参与交流,并颁发“中国健康传播好作品奖”和“中国健康传播十佳论文奖”。
本届大会的主办单位包括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清华大学公共健康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
作者:廖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