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寓言,叫《瞎子摸象》。说六个瞎子来到皇宫来感觉大象是什么样子。第一个瞎子将手放在象肚上,“多么光滑啊,象就像一座墙!”第二个瞎子将手放在象鼻上,“圆圆的,像一条蛇!”第三个瞎子伸出手摸到象牙。“尖尖的,象像矛!”第四个瞎子伸手摸到象腿。“好高啊,象像一棵树!”第五个瞎子伸手摸到象的耳朵。“好宽!象像一把扇子!”第六个瞎子摸到象的尾巴,“好细,象像一根绳子!”。六人争论不休,每个瞎子都认为他对象的观念是正确的。国王被争论惊醒,从高处喊着说:“这象很大,”他说:“各人只摸到它的一部分,你们必须将所有的部分放在一起,才能找出象真正是甚么样子。”
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看似正确的东西,并不完全正确。局部获得的正确,并不能代表整体上完美无缺。我们练习太极拳也是如此。作为太极拳老师,我经常遇到有人这样问:“为什么不同太极大师教的内容不一样呢?”,我说,不同的大师给学生所教的只是全局的一部分,其实都对,只是不同的大师选择的切入点和教学方法不同而异。作为学生,应当吸收不同大师的观点,从多方面完善自己。但是学生应该心里明白,无论从哪个老师处学到的东西都不能代表整个太极拳的全部。
有时候有人还问我,作为陈式太极拳最著名的“四大金刚”,到底陈小旺打拳好?还是王西安、朱天才、陈正雷打拳好?我的回答是各有特色。因为他们虽然是一个师傅教出来的,但是因为先天条件不同、后天下功夫程度不同、悟性不同等等因素,造成了他们在演练风格上差异较大。他们每一个人既是陈式太极拳的代表人物,但没有任何一个人的水平能够代表陈式太极拳的全貌。这就如同“摸象”的道理一样,每个人的演练风格,只是陈式太极拳整体风貌的一部分。
同理,陈式太极拳的大架(老架)、小架、新架虽然在外形上不一样,其实内在的原理是一致的。不仅仅是陈式太极拳,甚至包括别的太极拳在内,其大原理是一致的,这正验证了古人说的“太极者,无非一阴阳开合也”。
作为学生,我们要对优秀的风格、特点消化理解,找到其共性,分析其差异存在的成因,然后对其优点兼收并蓄,这样才能学与先辈,而超过先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