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是唐诗迷宫太极拳培训课第三次。
每次上课,老师会做到提前10-15分钟到达培训地点。提前到达是为了与学员沟通交流,了解学员对于太极拳的掌握情况,以及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另外就是做正式上课前的热身运动。希望学员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尽量提前到达,珍惜与老师的每一次沟通交流,这样进步会快一些,学校的效果会提高。
7:30开课后,吴颖锋老师首先带领大家复习了前两次课学习的内容,习练套路动作:起势、金刚捣碓、懒扎衣。之后又学习了新的动作:上步掩手肱拳。薛奇英老师依然仔细观看学员们习练的动作效果,会随时给学员塑形捏架子,讲动作中包含的道理和动作要领。吴颖锋老师也会随时请个别学员到老师跟前来塑形捏架子。
塑形捏架子是学习太极拳必经的一个过程。
为什么要塑形捏架子呢?太极拳的动作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难在哪里呢?那就是动作度的把握。
什么是度呢?比如直中寓曲,曲中寓直;合中寓开,开中寓合;伸中寓缩,缩中寓伸等。练就一身弹簧力,始终是不能超越了弹簧限度。在弹簧限度范围内做运动。度的把握就要在老师塑形捏架子的过程中让你记住合适正确的度的感觉。
记住了这个度正确合适的感觉,就反复习练,把这种感觉最后变成自己身上的东西,而不是又还回给老师。
仅仅是太极拳培训课的第三次,老师也只能是讲一下粗线条的概念给大家。讲的多了,怕大家现在不理解还会被讲得云里雾里。太极拳教学我的感觉是没有一个学不会的学员,只有自我放弃不坚持的学员。
为了我们的健康,快乐,为了我们家人生活的幸福,好好坚持吧!加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