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永恒的青春之歌——致两位西北女代表、女委员

(2011-03-09 17:16:16)
标签:

张锦秋

樊锦诗

青春之歌

陕西历史博物馆

西安古城墙

教育

分类: 魅力女人

来源:新华网

   3月8日电(记者廖翊、余晓洁)你们有如此多的共同——

    樊锦诗,张锦秋!诗情名字叙写画意青春:同出书香名门,同为沪上少女;一个迷恋艺术,一个怀揣文学;一个就读未名湖畔,一个师从梁思成。

    骊歌唱毕,其共同更显传奇和壮美——同时放弃北京和上海,不约而同选择大西北:一个在漫漫黄沙中与敦煌莫高窟相依相伴,一个于日月晨昏中与西安古城墙不分不离,书写着一个人与一方窟,一个人与一座城的传说与神话!

    而今,“敦煌女儿”樊锦诗、“新唐风”创造者张锦秋来到了北京,参政议政、履行职责。

    回到梦开始地方,当年的青春少女已年过七旬,青丝已然换云鬓。记者看到,樊锦诗委员轻快地登上人民大会堂东门长长的台阶,张锦秋代表步履清风般走向人民大会堂。

    樊锦诗委员的轻快,让人想起一个孱弱身影近半个世纪在莫高窟的攀爬。从最早的住破庙、点蜡烛、执电棒,直到今日,近半个世纪她未曾停住考察、保护、守望莫高窟的脚步。一次次,

    在无法想象的艰苦与寂寞中,她想抽身而去,但一次次,辉煌的壁画、绚丽的彩塑让她一再驻留,终以自己的容颜换回飞天炫彩的长留。

    张锦秋代表的步履,练就于遍走古都长安、丈量周秦汉唐。她不只用自己的脚、也用自己的心阅读着这座象征中华文明的伟大城市,终以阿倍仲麻吕纪念碑、陕西历史博物馆、钟鼓楼广场、大唐芙蓉园、大明宫丹凤门等自成一格、对接古今的标志性建筑回馈她生活中的第二故乡、精神中的永恒原乡,传承了中华建筑的文脉。

   她们的身影,叠印着她们终生的呵护;心愿,呼应着一生的守望。

    打造数字敦煌将莫高窟以多媒体、智能技术展现于世,呼吁经济建设中加强文物保护,开发清洁、低碳光电新能源以造福民众并减少对壁画的危害……保护文物是“敦煌女儿”永恒的提案;

    “我今年的建议是,在推进西线一体化过程中,希望国家文物局制定新的地下遗址发掘政策,以便在这一重大建设中更主动、更有利地保护遗址。”张锦秋代表的思虑和她的那座城永远相连。

    “一个有事业心和责任感的女大学生,碰上一个思想纯粹的年代,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卷起铺盖卷儿,义无反顾地上路。”这是樊锦诗委员对当年选择的解释。

    “在建筑创作的领域里,我近乎于中国古代的工匠,或者更像一个写小说的文人。”张锦秋代表曾这样分析自己的苦行与永恒激情。

    时至今日,樊锦诗委员心中,自己还是那位女大学生;在张锦秋代表的心中,自己还是那位做着文学梦的少女。她们忠诚于事业,首先在于其忠诚于理想。她们用忠诚书写着永恒的青春之歌!

    在“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之际,我们为这样杰出的中国女性感到骄傲,向伟大的忠诚与奉献致以崇高敬意。你们默默疾行的身影,告诉我们如何做一个公民!(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