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玉兰,玉兰……

标签:
转载 |
分类: 文學藝術 |
玉兰,玉兰……
听雪女子
人有一见钟情。对物,比如一种树,也有一见钟情,你信么?我信。我对广玉兰,就是这样。
广玉兰在我心里珍藏了很多年,我一直没有把它拿出来。也曾有几回冲动,但冲动之后,又放下,又打包藏回灵魂深处,怕糟蹋了那份美好。
我相信,我与广玉兰是前世的缘分。因为,与它的相遇在不经意间,这不像我与其他花木的
大约五年前,初夏的一个傍晚,我被堵在了云龙湖东岸的那条景观路上。这条路是双向两车道的窄路,早晚好堵车。因晚上有事,心里燥得不行,心烦意乱地按下车窗,一棵大树就这么入了法眼,它在路东侧半山坡的绿化带上,很特别。怎么个特别法呢?
树冠很大,叶阔浓稠,但又不像泡桐的大树冠那样散乱,很团结的样子;树干又高又直,像一个训练有素的模特,但又不似模特那般清瘦;花朵硕大,月白色,与荷花有一拼,但又不像荷花那样显摆,而是在浓密的枝叶间,半隐半现。那风姿,说“漂亮”显得浅薄,只能用魅力去形容,因为那美,非一花一叶之风情,而是整棵树之魅力。有那么几秒钟,感到心头一热,乱糟糟的心一下子静了下来,瞬间就爱上了它。打那后,才留意这种树,竟发现,这种树在这个城市很普遍,小区内、景区里、路两旁,很多地方都有栽种,是自己有眼无珠。
广玉兰又叫荷花玉兰,多年生常绿乔木,5——7月开花,花为白色,花期长,原产美洲,在我国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北方鲜有——这是我在“度娘”里“度”来的关于广玉兰的知识点。
与其他高大乔木一样,广玉兰也是越高大越灿烂,年轮越多越迷人:较之高挑的水杉,多了葳蕤;较之摇摆的垂柳,多了雄奇;较之叶盛的梧桐,多了瑰丽。不媚俗,不嗲气;几分骨气,几分自恋,就那么潇潇洒洒的一站,一株或一排,都是风景——一株,仪态万方;一排,玉树临风。
对它了解越多,就越爱它,敬它。
它的美,让我敬重。
春天,万木复苏。桃花粉,梨花白,各种花唯恐失了春天的存在感,你方唱罢我登场,竞相绽放。而广玉兰呢,不为所动,不凑热闹,只稍稍加了一点颜色,就把自己绿成了一道独特的景致,在那些红粉妖娆中,一点不逊色,反倒显得雍容大度,气势不凡。
广玉兰最靓丽的,在夏季。按说,夏天,莲荷独秀天下,花红柳绿,都不及“出污泥而不染”来得风雅。诗人不吝笔墨,把赞美诗都送给了荷,自古至今,从未间断,把个荷花娇宠得只管兀自昂着高傲的头,一任花花草草,恓恓惶惶……荷塘边的那株广玉兰,却是个例外——
它那么静静的与接天莲叶隔水相望,不卑不亢,用卯足了一个春的劲儿,悄然绽放出堪比荷花的大朵奇葩。它深谙花开之理,不像荷花那样高高在上,而是把自己掩映在绿叶之间,微风一吹,才闪出半个美人脸——好一个“犹抱琵琶半遮面”!广玉兰之美,恰恰在这里。
广玉兰最令人动容的,在冬季。此时,荷,高傲不再,那些在春天花枝招展、摇曳生姿的,也早被西北风吹得丢盔卸甲。再看广玉兰,绿依然,姿依然,魅依然,给冬日的肃杀,增添了生气。
它的胸襟,让我震撼。
中国文人崇尚托物言志,喜欢借景抒情,大自然中的花呀草的,几乎被写尽了。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在浩如烟海的诗文中,竟没有给广玉兰留下一诗半文。虽然也有玉兰诗,但大都是颂扬白玉兰的。比如,明代诗人张茂吴有诗:“但有一枝堪比玉,何须九畹始征兰。”白玉兰与广玉兰虽然同属于木兰科,但两种树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白玉兰是落叶乔木,春季开花,花色有多种,先开花后长叶子。这就奇了怪了,这么仙气、大美的广玉兰,为什么无人问津?
舶来品,舶来得晚?还是“水至清则无鱼,花过洁招人嫌”?
无人喝彩,却一直美丽着自己的美丽,得有多大心胸。
人,能做到吗?不管做了多重要的事情,取得多大的成绩,没有得到任何肯定——不是一次两次,是一生一世都这样,能忍受吗?
倒还真就想起了一个人——张中行。张中行何许人也?二十世纪末北大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与季羡林、金克木、邓广铭合称"燕园四老",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国学大师。
朋友们都知道,文章写到这,是要举例说明了。是,我想举个例子,说明现实生活中,有广玉兰品质的,大有人在。这个例子,理应是女性,花儿嘛,女子的写照。为了打好这个比喻,愁死我了,想来想去,女子没有合适的,反而张中行老最具广玉兰的神韵。
这位被季羡林先生称赞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的大师,在全国的知名度,曾不如一个三流明星。其实,并非大师没有光彩,而是他的光彩被“绿叶”遮住了。他还有一个身份,长篇小说《青春之歌》中余永泽的原型,这个“纨绔子弟”的标签,让他在那个非正常年代,受尽了委屈,一生清贫,86岁才分得一套87平米的三居室。然而,委屈、坎坷、贫穷,没有阻碍他治学、问学、捍卫真理,到了晚年,他的天才才真正显示出来,为大众所认知。他活了98岁,七十多岁才开始写散文,起步晚,但一旦写起来,佳作就像溪水一样汩汩流出,接连出了二十多个散文集,比如,88岁出版散文集《流年碎影》,96岁高龄时还出版了专著《说八股》,一生可谓著作等身。“不仅有‘五四’老北大的民主科学、自由容忍,还透着中国文人几千年的高贵气质、认真严谨、自由独立”——这是学界对他的评价。
人与自然是相通的。大自然是人类的导师,大自然的一山一石、一草一木,给人启迪灵魂,开蒙思想。人的品质、精神,无不在大自然中获得灵感。
一位知名学者说,有孤独才有思考,有思考才有境界。今天,我把这句话送给我心中的仙花——广玉兰。我以为,广玉兰之美、之淡定、之境界,正是千年孤独练就的。
当然,我并非想让大家去刻意孤独,而是想说明,要有一点孤独意识,孤独精神,一个人不学会面对孤独,就永远也长不大。
真想让更多的人来品咂一下广玉兰。
——想请女子们来品鉴。学一学广玉兰的气质,让自己厅堂、厨房,人前、人后,一年四季,都优雅有致;多一点诗情画意,少一点“婆婆妈妈”。 一个女子,固然不能选择出身,不能选择相貌,但如何面对人生可以选择,怎样老去可以选择。想一想广玉兰的形象,思一思广玉兰的长青长绿,让自己不论何时,都淡定从容、优雅的老去。
——想请男子们来品鉴。既为男儿身,当行男儿志。像广玉兰这样,经风见雨却不改初心。不妄自尊大,知和谐共荣。有了凌云志,还能陌上行。张中行老的风骨,是有根基的,因为我们有五千年的文化积淀。也许你不富有,也许你很卑微,也许你时运不佳,但请你记住老祖宗的话——“天行健,君子当以自强不息”。贫穷、羸弱不是推卸的借口,什么情况下,都应挺起有力的臂膀,为你爱的人,遮风挡雨。
一说,花是女儿的化身。如果可以自由选择,我一定选择广玉兰花。她那种霸气而不张扬、魅力而不招惹、活一天绿一世的高贵品质,让我心生崇敬,念念不忘。
可惜的是,我没有文人墨客的才华,在本该吟诗弄赋的节点,愣是憋不出来。拽几句顺口溜,送给亲爱的广玉兰,也作本篇的结尾:
叶形似卵均倒挂,幽香四溢胜兰花。
小女欲为盆中景,高头大马正笑煞。
………………………………
谢谢友友精彩点评!
吊脚楼:
众芳中独有雅性,时不争俏,百花实难为,还沾淑气丝丝暖,听雪高吟,好词酬江山;
嘉色者却来西域,情自守安,孤芳不自赏,又报春风阵阵急,众卉竞开,秀色弄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