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罗杰斯心理治疗》(一)

(2015-05-07 15:28:57)
标签:

罗杰斯

心理

分类: LEWINY的心理知识积累

对心理学有兴趣,可能出自想要发现事物本质的好奇心。

如果将来能拍一些关于心理学方面的电影就好了,先积累些知识,以备不时之需。

 http://s14/mw690/001DRp2Xzy6S57T2FT7bd&690

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心理治疗中的主流思想是精神分析学说,认为人生充满冲突和痛苦。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精神分析能够把我们无法认识到的精神痛苦解释为可以认识到的一般性痛苦。按照当时流行的传统精神分析观念,人格是由非理性、非人性的“本我”(ID)驱动的,因此,个体要在强大的环境压力下完成其社会化过程。如果没有内化的“超我”(SUPEREGO)的控制,人就会放纵自己的性欲和攻击性等原始本能。尽管弗洛伊德似乎对宗教思想嗤之以鼻,但他的学说中认为“本我”具有破坏性倾向,而这种观点与“人天生有罪”的宗教信仰十分相像。二战后,一些社会科学研究的结果似乎印证了弗洛伊德关于“本我”的破坏性理论。

 

很多心理治疗师只是嘴上说要尊重自己的来访者,但是,如果他们有面询材料,你去读一下就会发现,很多治疗师使用的是阿德勒疗法、荣格疗法、格式塔疗法、认知疗法、家庭治疗或其他方法,在他们与来访者的互动中,大多是自己在讲话。这种情况在心理分析治疗中也很常见。而实施来访者中心疗法,治疗师不需要扮演“专家”角色,他们说话往往只是去表达共情和对来访者的理解,所以一般都不会比来访者说的多。

 

虽然罗杰斯始终能够与洛蕾塔共情,但是,我想提出他的一个疏漏之处。洛蕾塔提到回家和写信给哥哥却没有回音这些事,罗杰斯用“嗯”表示他在听,但接下来他并没有像以往那样去理解洛蕾塔的感受和态度,而是又转回到换病房的话题上。是不是因为罗杰斯的生活中曾经发生过什么事情,使他不愿意继续与洛蕾塔谈论她的家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归属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