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新鲜蔬菜大多没什么香味或鲜艳的颜色,而水果却恰恰相反?
新鲜的蔬菜没什么香味,主要因为当时的细胞壁非常完好,香味都被包裹在内。当高温烹煮时,细胞壁会慢慢破裂,散发出各种蔬菜特有的香味。但是如果温度过高,或者烹煮时间过长,细胞壁就会全部破裂,导致所有的香味都只弥漫在空气中,咀嚼起来却淡而无味。
而水果往往是为了要吸引动物或者人类来食用,所以在他们的种子中就含有了各种鲜艳的颜色与气味因子。
http://www.hellowind.com/attachments/2006/12/4_200612181557109.jpg
滋味=味觉+嗅觉
不妨在家做个实验,吃草莓果酱的时候,捏住鼻子,你就只能尝到甜味,却不知道它是哪种果酱。
拥有20多年经验的品尝师,也无法在没有嗅觉的情况下,分辩食物的种类或口味。
因为我们的舌头,其实仅仅能感知到甜、酸、咸、苦及西红柿或者海藻中一种类似味精的成分。而所有其他的感觉,都是靠我们的嗅觉判断,传递到大脑,从而反射以往对于这类食品的记忆,才能区分其美味或者苦涩。
http://www.hellowind.com/attachments/2006/12/4_2006121815571013.jpg
蔬菜也有亲油与亲水之分?
记得过去在上生物课时,老师会告诉我们不同的分子和物质亲油性与亲水性都不同。这也表现在蔬菜上。
卷心菜/花椰菜:亲油性,所以要用水煮。卷心菜的最佳烹煮方法是放在黄油与水的混合物中煮7分钟。
芦笋:亲水性。其香料分子很容易溶入水中,使其失去香味。所以最佳烹煮方式是牛油+橄榄油煸炒。
http://www.hellowind.com/attachments/2006/12/4_2006121815571020.jpg
红肉和白肉有什么区别?
这里的红肉和白肉,并不是在生鲜的状态下它们自然的颜色。而是烹煮完成后的肉色。其中,以鸡肉为例,鸡胸肉为白色,而鸡腿肉就往往呈现微红色。这是什么原因呢?这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活肉和死肉。白肉和红肉的区别就在于该部分的肌肉经常运动,如果经常运动,储存氧气多,就为呈现红色,肉质也比较有嚼劲。
http://www.hellowind.com/attachments/2006/12/4_200612181557107.jpg小编快评:说实话,在写这篇博客的时候,我的嘴中还不断的在分泌唾液,哈哈。导致我今天狂吃很多,减肥计划严重受影响,因为看了那个节目实在是觉得垂涎欲滴。
很多烹煮的秘诀因为过于复杂我都没办法一一列出。比如有人可以用20秒时间制作一升的冰淇淋,比如难吃的花椰菜居然可以让我超有胃口,比如土豆泥如何能做得丝般柔滑。最关键的是,这些都能在家里完成哦!
不过话说回来,西餐比较适合用这种化学方程式般的精准来衡量,火候、食材、配比,都搞定了貌似就能做出美味佳肴。可放在中国这个“民以食为天”的餐饮大国,这其中博大精深的厨艺秘诀又岂是这一把秤一个温度计能够搞定?一个小当家“熊猫豆腐”就让你琢磨个一系列节目播也播不完。哈哈。
真的可以做出不会融化的冰淇淋吗?
真的能够看到飞溅着泡沫的巧克力瀑布吗?
薯条和果冻之间也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吗?
抛开无聊的菜谱,放下手中的锅碗瓢盆,拿起化学元素表,
将厨房变身疯狂实验室,炮制极品美食,
用天平测量盐分,用试纸平衡酸碱
配比出无与伦比的个性食谱
当柴米油盐,换算成了钙铁锌锡
有时,生活会变得,更有味道……
11月10日-12日晚22:00,全国数字首播,就在SiTV全纪实频道。
-
11月10日 22:00
厨房化学方程式:蔬菜水果/肉类
-
11月11日 22:00
厨房化学方程式:冰淇淋/果冻
-
11月12日 22:00
厨房化学方程式:巧克力/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