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的梦想,七年的汗水,亿万人的努力,开幕式终于在“鸟巢”如期举行。
漫天的焰火,浩大的场面,温婉的主题曲,世界记住了这个别开生面的“晚宴”。
奥运会仅仅持续短暂的16天,有的项目10几秒就将决出胜负,但举办开幕式的“鸟巢”,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长达100年。
平复了观看开幕式的激动心情,让我们回头,再去看看,那个看似“不规则”的鸟巢,背后究竟蕴含着怎样的逻辑与思考?
与“鸟巢”有关的数字:
1、“鸟巢”与“水立方”位于北京的1条最重要的中轴线上,它被称为“皇城中轴线”
所有的重要建筑都在这条中轴线的左右,而“鸟巢”与“水立方”又分别象征“天圆地方”。
2、“鸟巢”所耗费的钢材,足够建造2艘航空母舰。
15、钢横架必须在15摄氏度的环境下进行焊接,才能抵御北京-27度到40度的巨大温度落差。
35、看台的座位被设置为35度的倾斜角,以保证观众的最佳收视,这是世界上最陡的看台之一。
176、为了防止钢横架的损坏,在建设初期,分别在“鸟巢”的176个点安装了液压,将屋顶顶起。然后分35步,慢慢释放,“鸟巢”才最终能够独立站稳。
313、最长的一根钢梁,长达313米,一次成型。
1000、有近1000根钢横架平均受力才能架起“鸟巢”,所以对于每根钢梁的受力测试尤为关键,而这么庞大的测试,在建筑史上也是第一次,迫使设计方只能运用航空软件进行模拟测量。
14700、足以容纳91000名观众的混凝土看台,由14700块座位板无缝连接而成,误差不出毫米。
是这些严密的数学逻辑运算,构架起了“鸟巢”,这个看似不规则的完美建筑。
你是否知道,“鸟巢”的建设创造了多少世界之最?
你是否知道,“鸟巢”曾经是一个没有外壳的单纯体育场?
你是否知道,“鸟巢”如何从大批的设计方案中脱颖而出,并最终成为中国的骄傲?
走进影片,我们将揭开这些数字背后的艰辛,解答这些疑问背后的秘密。
我们将带你见证,从蓝图上的第一笔,到建筑史的第一座,“鸟巢”与北京,所经历的……
SiTV全纪实频道,8月11日晚22点,敬请关注《建筑奇观:“鸟巢”国家体育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