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太生作品·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五)

(2018-10-12 23:43:32)

                    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五)

          江苏省涟水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

空村/王太生

去山区旅行,在半山腰遇见一座空村。

这是一座有上百年历史的古村落,粉墙黛瓦,在山间清晨的草木深处,显得空寂而荒芜。我们一行人,顺着一条蒿草没膝的小道,从坡上而下,探访空村。

房舍斑驳的老墙上,有两条歪歪扭扭的标语:“只生一个好”和“地质灾害点,请勿靠近”,用朱红油漆与白石灰水,在同一个地方,不同的时间里,分别由不同的人书写-显示出一座山村,前世的人丁兴旺与今生的空无人烟。

老祠堂里祖宗的牌位都搬走了,村子里见不到一头耕地的水牛,也不见有谁“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

人走屋空的村子,像一只被丢弃的巨大鸟窠,会遗落下一两片轻盈的羽毛。空村,是一群人不曾走远的梦,似乎还残留一座村庄昨日温热的体温。

站在空村里,看别人并不遥远的生活,那些曾经的老故事:鸡飞狗跳、屋顶炊烟、铧犁耕田、低头数钱……以及一场暴雨后的山体滑坡,泥石流滚滚而来。

村舍里有厢屋、坪院、石墙、台阶、猪圈、茅坑与柴火堆……顺着高高低低的石板路往里走,人恍若是一条鱼,潜入一座淹没在时间水底的村庄。听有人声,一只翘着大尾巴的松鼠,“呼”,从屋脊一侧,蹿到另一侧。花叶摇动,消失得无影无踪,无声无息。

有些墙体开始坍塌,没有人居住的房屋,也就缺少了热气和力量的支撑。

曾经居住在这里的人,早在几年前就搬走了(包括最后一头牲畜),门环泛着铜绿,但他们不约而同,一律把门锁上。

当他们回过头来,再看一眼,被情感和灾害缠扰了几辈子的村庄,还是把门轻轻合上,那老式木门的“吱嘎”声,在空山幽谷显得十分清晰。村民们是担心搬走后,那些山间的明月会住到自己以前的老房子里么?灌满一屋的清风,会吹散一个男人,或一个女人曾经的梦呓?以及土灶台上有过的袅袅螺旋上升的水汽-还是把旧梦保存在一个地方吧。

当然,在空村里依然留有生活的痕迹,有些痕迹是搬不走的。

一截旧木槛,被磨得圆润发亮。不止是一双鞋和脚,才把它磨砺成这样,大概会有一个老实巴交的山里农妇,捧着一只大碗,坐在这旧木槛,一边扒拉着碗中的饭食,一边向远处山野一道弧形的天际线东张西望。

鸡笼猪圈里,铺着一层厚厚的穰草,有猪仔和鸡仔浅浅的匍匐凹陷状。在半爿猪圈里,一只黯旧的木桶,孤零零地斜倚一角,落满灰尘。起初这只木桶也许并不是干燥成这样,而是装着明晃晃的半桶山泉水,有一星小砂眼,像时间里的漏斗,一滴一滴往外跌落,直至风干。

半桶水就这样漏了,一只木桶,被凝固在旧烟火生活里,还是从前的姿势,一座村庄还是从前的姿势。

一只大黄狗在村庄里寂寂走着。谁家的大黄狗?主人搬走后,将狗遗弃?山里人重情重义,估计不会做出这样小心眼的事。是大黄狗顾念旧窝,趁主人不注意,从新家偷偷溜出,跑进山里,嗅嗅停停,停停嗅嗅,寻找从前那只被它撵得满村跑的芦花大公鸡。

有一户人家,屋前坡上是一片青青桑树林。叶片大而碧,在这山间早晨红晕的霞光中,对着天空,透映着清晰的筋络。

最不解风情的,还是那一袭藤蔓,挂在线条粗犷的石墙上,不知寂寞,已然结毛茸茸的瓜纽。

阅读分析题:

1.文章有多处细节描写,请举出两例并分析其作用。(4分)

2.简要分析“当然,在空村里依然留有生活的痕迹,有些痕迹是搬不走的”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4分)

3.作者笔下的空村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4.文章在结尾写到了一片青青的桑树林和一袭藤蔓,这样写有什么用意?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1.①“一只翘着大尾巴的松鼠,′呼‵,从屋脊一侧,蹿到另一侧。花叶摇动,消失得无影无踪,无声无息。”这一细节主要表现了空村的荒凉。②“当他们回过头来,再看一眼,被情感和灾害缠扰了几辈子的村庄,还是把门轻轻合上,”这一细节细腻地写出了人们离开家园时的复杂心情:有不舍,有回忆,有担心。(每点2分)

2.①内容上,强调空村仍有人们生活的痕迹,并非完全荒芜;②结构上,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对空村荒芜景象的描写,引出下文对村人生活痕迹的描写。(每点2分)

3.①历史悠久;②曾经人丁兴旺,如今空寂而荒芜;③依然留有村人生活的痕迹④曾经承载了村人的梦想。(每点2分,结合文本分析,答出三点即得满分)

4.①说明空村仍然存在着生机与活力,并不是完全荒芜;②表达了作者希望空村重新繁荣兴旺的美好愿望;③启发读者思考(每点2分,没有分析,酌情扣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