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纸墨飞花
纸墨飞花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30
  • 关注人气:60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曹刿论战》中考题(9套含答案)

(2014-06-08 13:05:53)
标签:

语文

分类: 飞花语文

     http://s3/mw690/001DQx8zzy6Jw0yGkrU62&690


  

  一.福建福州市

9.请用标出下列语句中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2)

 (1)肉 食 者 谋之    (2)弗 敢 加也

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

(1)小惠未徧    (2)小信未孚 )

(3)公将鼓之      (4)再而衰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2.选文详略得当,详写,略写,这样安排,突出了曹刿的远谋”(4)

13.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君,但从选文可以看出,他身上也有不少值得肯定的地方请找出一处作简要分析(3)

9. (1)肉食者/谋之(2)弗敢/加也(2分,每小题1分)10. (1),遍及,普遍  (2)为人所信服(3)击鼓进军(4)第二次(4分,每小题1分)

11.我看到他们的车印凌乱,军旗也倒下了,所以才下令追击他们(2分)

12.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或:曹刿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双方交战的过程(4分,每空2分)

13. 公将战表现鲁庄公面对强敌毫不畏惧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表现鲁庄公取信于民(或:勤政爱民)

  公与之乘表现鲁庄公礼贤下士

公问其故表现鲁庄公不耻下问

鲁庄公发现曹刿才华出众,加以重用,表现鲁庄公知人善任

在作战时机的选择上,两次遭到曹刿否定,鲁庄公毫不介意,表现鲁庄公胸怀宽广,从善如流

(3分,任选一处分析,意思对或言之有理均可)

 

二.【2013年·湖北十堰】

1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

   (1)小惠未(       )   (2)公将之(       )   (3)而衰(       

2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加线的句子。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1.下面是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记叙了战争的全过程,重点是写曹刿战前对作战条件的准备和战后对取胜原因的分析,显示出他远大的政治抱负和在军事指挥上的杰出谋略。

B.“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是曹刿“请见”的原因,这里面既有对统治者的蔑视,又显示出他的自信。

C.鲁庄公身为鲁国国君,在迎战“齐师”时,他寄希望于贵族的拥护和神灵的保佑,他急躁冒进,他“既克”却“问其故”,处处显露出“鄙”。

D.全文紧紧扣住“论战”来写,对曹刿的言论写得详备,而战争经过写得简略,这充分表现了《左传》善于剪裁、言简意赅的特点。

22.请你根据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曹刿的“远谋”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

(一)(12分)

19.(3分)(1)同“遍”,遍及  (2)击鼓  (3)第二次(每小题1分)

20.(3分)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即使)不能一一弄清楚,也一定根据实情来处理。(抓住“狱”“虽”“以” 等关键词语,翻译正确即可。)

21.(3《曹刿论战》中考题(9套含答案)分)A

22.(3分)①政治公平,取信于民 ②精于谋略,知己知彼  ③善于观察,把握时机     ④洞察时政,进谏献言(答出以上四点中的三点即可,每点1分;采用其他言之成理《曹刿论战》中考题(9套含答案)的说法作答亦可。要结合文章内容作答,不得使用文中原句。)

 

【2013年·四川省凉山市】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0题(每小题3分,共9分)

8.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衣食所安  安,有“养”的意思    B.小信来孚  孚,信服

    C.公将驰之  驰,(驱车)追赶    D.遂逐齐师  遂,于是,就

9.下面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以战  陋之有    B.肉食者,未能远谋  言语粗

C.患之也  神情与苏黄不   D.下视辙  如土石何?

1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不是记叙这次战役的进程,而是记录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所

以对于交战的具体过程则略写。

B.面对齐军压境,庄公仓促迎战,乡人漠视其战,曹刿却以布衣之身“请见”,

曹刿入见后与庄公的一番对话,使庄公明确了战争胜利的基础是“政治上取信于民”。

C.文中塑造的鲁庄公仅是一个“肉食者鄙”的平庸的国君形象。

D.文章突出了曹刿的从容镇定、胸有成竹、指挥若定、能详察敌情、

善于把握战机、谨慎果断、深谋远虑的特点。

11.把第二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3分)

  对曰:“小惠未褊,民弗从也。”

【答案】

8.B(孚,为人所信服)

9.A(A项均为宾语前置句中的疑问代词,可译为“什么”;B项分别为“目光短浅”, “粗俗”;C项分别为“一类人”,“联系”或“相似”;D项前一《曹刿论战》中考题(9套含答案)为代词,代指齐国军队,后一为句首副词,在“如……何”前面加强反问语气。)

10.C

11.(3分)曹刿说(回答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大意1分,“徧”“从”译对1分)

2012

 

四、湖北省荆州市

10(2)选出下面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A.又何间焉(参与)        B.必以信(相信)

C.虽不能察(明察)        D.小大之狱(案件)

11(2)选出下而各组中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      

A.未能远谋       弗敢加也          B.衣食所安    安能辨我是雄雌

C.虽不能察       老妪力虽衰       D.弗敢加也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12(2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13(2分)本文详细介绍了曹判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而对于交战的具体过程则略写,这样安排的原因是什么?

10. B

11 .A

12.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兵们的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减弱,到第三次击鼓时士气己经枯竭了敌方的士气已经枯竭了,而我方的士气正盛,所以打败了他们

13.因为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不是记叙这次战役的进程,而是记录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其他内容与中心关联不大这样处理,表现了军事家曹刿的远见卓识,突出了文章的中心(意近即可)

五、湖南省益阳市

9.《左传》旧传为       (朝代)末年鲁国史官       (人名)所撰(1分)

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又何间焉(      小惠未徧(   

小大之狱(      望其旗靡(   

11.面对齐军压境,庄公欲仓促迎战,乡人闲议漠视其战,曹刿却以布衣之身请见,曹刿入见后与庄公的一番对话,使庄公明确了战争胜利的基础,这个基础是什么?(2分)

12.文中第二段,仅用将鼓”“将驰寥寥数语,便将庄公的鲁莽少谋之表现得神情毕现那么,作者极言其有何作用?(2分)

13.长勺之战,齐败鲁胜,鲁国为军事史册再添以弱胜强之经典战例曹刿功不可没,且一战成名;庄公虽鄙,但不乏可取之处庄公身上值得肯定的方面有哪些?(3分)

9.春秋  左丘明(共1分,每空0.5分)

10.参与  ,遍及、普遍;或,遍及、普遍”  案件  倒下(共2分,每小题0.5分)

11.围绕政治上取信于民回答(或民心所向;或百姓的支持;或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共2分,意思对即可)

12.围绕(对比)突出曹刿的从容镇定;胸有成竹;指挥若定;能详察敌情;善于把握战机;谨慎果断;远谋(深谋远虑)回答(共2分,对比手法不设分,答出人物特点中任意一点,意思对即可)

13.围绕善于纳谏;知错就改;能虚心请教;不耻下问;虚怀若谷;用人不疑回答(共3分,答出任意一点,意思对即可

六、贵州省安顺市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13—17 题(19 分) 

     (甲)十年春……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天时不如地利……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分) 

     又何间焉                              牺牲玉帛 

     池非不深也                             亲戚畔之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分)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5、乙文中孟子论述决定战争胜负的三个要素是天时、地利、人和决定长勺之战胜负的要素是人和,请你从甲文中找出体现这一观点的句子,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曹刿认为此次作战的先决条件是什么(分) 

16、一直以来,长勺之战中的鲁庄公被人认为是肉食者鄙的形象其实他并不他不表现在哪里?根据甲文概括总结(分) 

17、孟子在两千年前就发出警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请举一个事例谈谈你的认识(分) 

13、(共分每题 分) 

    又何间焉     (参与)       牺牲玉帛     (祭祀用的猪、牛、羊等)(必须解释完整) 

    池非不深也(护城河)   亲戚畔之(通,背叛)                       (必须解释完整) 

14、(共分,每题      关键词:肉食者天时地利人和必须翻译正确) 

    身居高位的人(大官们)目光(见识)短浅,不能长远谋划(打算)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比不上人心向背(内部团结) 

15、(共分)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分)                   取信于民(分) 

16、(共    意思对即可得分))从两个方面表现鲁庄公的不:广开言路,礼贤下士;尽职尽责取信于民 

17、(   言之有理、通顺即可) 

   例 1:二战初期,法西斯横扫欧洲大陆,涂炭生灵欧洲人民团结一致,奋起反抗,最终正义战胜了邪恶 

   2:八年抗日战争,日寇践踏我国土,山河破碎国共两党合作,同仇敌忾,浴血奋战,以弱胜强,最终将日寇赶出中国 

七、四川省泸州

4.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

1)肉食者鄙              鄙:                            

2)小惠未徧              徧:                             

3)神弗福也            福:                              

4)齐师败绩             败绩:                           

5.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 登轼而望之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醉翁亭记》)

B. 战于长勺                   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C. 何以战                     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命》)

D. 乃入见                     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6.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1)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3分)

翻译:                                                                              

                                                                           

2)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3分)

翻译:                                                                                     

                                                                            

7. 本文选自《左传》,记叙的是长勺之战,在选作课文时编者却将标题定为《曹刿论战》,请简要谈谈你对此的理解(2分)

答:                                                                   

                                                                       

4.(共4分)

鄙陋(目光短浅);通,遍及、普遍; 赐福、降福;大败 (一词1分)

5.2分)A

6.(共6分)

1)庄公说:祭祀用的牛羊、玉帛等祭祀品,我从来不敢虚报夸大数目,一定如实向神禀报3分,牺牲1分,加1分,句子意思基本正确1分)

2)打仗,靠的是勇气头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时士气减弱,第三次击鼓时士气已经枯竭了(3分,一鼓作气”1分,”1分,句子意思基本正确1分)

7.2分)本文略写战争过程,重点突出了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标题切中要点

 

八、公与之乘……故逐之

   (邹忌)于是入朝见威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5)

  (1)齐师败绩公将驰之  驰:                     

 (2)一鼓作气,再而衰  再:                     

 (3)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靡:                     

(4)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刺:                     

  (5)虽欲言,无可进者    虽:                     

15.翻译下列句子  (4)

  (1)彼竭我盈,故克之    (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16.根据选文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  (2)

    《曹刿论战(节选)》第一段,叙述了                      的经过;《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第一段,邹忌分析了                      的原因

17.曹刿指挥作战,邹忌委婉劝谏,结果怎样 (4   

(1)曹刿指挥作战的结果:                     

(2)邹忌委婉劝谏的结果:                     

14(5)(1)驱车追赶  (2)第二次  (3)倒下  (4)指责  (5)即使

15(4)(1)他们的勇气已尽而我们的勇气正盛,所以打败了他们

    (2)能在公共场合议论(我的)过错,让我听到的,可得到下等赏赐(各占2分意思对即可)

16(2)齐鲁长勺之战  齐威王受蒙蔽(各占1分意思对即可)

17(4)(1)鲁军打败齐军,克敌制胜(2)齐威王纳谏,燕赵韩魏来朝(各占2分意思对即可)

九、【2013年·山东泰安】

阅读《曹刿论战》,完成22—25题。(8分,每小题2分)

22.第②段对曹刿语言、行动的描写,表现了曹刿(     

A.忠君报国的思想        B.勇于牺牲的决心

C.急切取胜的心理        D.卓越的指挥才能

23.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鲁庄公在见曹刿之前对迎战齐国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B.曹刿主动参战,为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C.鲁国取胜的原因是,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运用了正确的战略战术。

D.鲁庄公听取了曹刿的建议,并与他一起指挥战斗。

24.选文详写战前、战后论战,略写战争过程,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突出战争前准备的重要性。

B.强调战争取胜的原因。

C.突出曹刿的深谋远虑。

D.强调战争过程很短。

25.强大的齐国将攻打弱小的鲁国,下面诗句可表现鲁国当时岌岌可危形势的一项是(     

A.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B.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C.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答案】

五、[8分]22.D  23.A   24.D  25.B

 http://s2/mw690/001DQx8zzy6Jw0BV0aJa1&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