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深深的爱着那片土地作者:刘红英

(2024-05-02 19:27:12)
标签:

情感

 我深深的爱着那片土地

  我深深的爱着那片土地...........那片曾让我激情满怀、热血沸腾的广阔天地,那片曾经挥汗劳作、凄苦生活、迷茫无助而又倍感亲切的黄土地----荣县长山区踏子公社二大队二生产队。   那是我青春的记忆,那里有多少刻骨铭心的难忘故事。。。。。

   我是1971年初上山下乡的小知青,当时年仅17岁,今天能站在这里和这么多知友们、大哥哥大姐姐们共同缅怀那段青春岁月,是我的荣幸,台下有好多知青精英,有好多在搏击人生的长河中,在各自领域有着不同凡响的杰出作为的精英们,当我的好友德华同学叫我代表长山区发言时,我再三婉拒,因为长山知青中藏龙卧虎,不敢代表仅谈谈个人的感想而已。

 一是感谢。

  感谢组委会尤其是发起人,组织和发起了这次大型纪念大会,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筹备时间之长、参加人数之多、组织这么严谨、这么有条不紊、而且规格之高,我觉得是空前绝后的,至少在有生之年不可能再有这么大型的知青聚会了,不管在人力物力上你们都付出太多,所以我只有感谢和感恩,感谢你们的无私贡献和付出,感恩你们为下乡荣县的知友们创造了一个共同回忆、共同缅怀、共叙友情、相互关心、共同激励的那良好机会。

  二是感慨

  感叹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不经意间当年的花季少年,而今大多已是花甲之人。。。。。,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当年女生娇妩娜,而今已成老妈妈-----笑。我下乡的第一天晚上的情形还历历在目,我记得那时是我姐姐送我下乡的,我姐姐是初66级的,是属于那种最听毛主席的话,最热爱人民热爱党的左派积极分子,整天笑哈哈的,她是66级毕业首批下乡的,我和弟弟是无人动员姐姐就积极给我们报了名,本来可以身边留意=一个,可姐姐说;毛主席指向哪里我们就奔向哪里,我和弟弟也懵懵懂懂的跟上了下乡插队的行列,当上了知青,当天晚上我被安置在一个旁边是牛棚和猪圈,左边是心红根正的李奶奶祖孙三代,右边是被称为地主小老婆的徐姓母子俩,我是住的生产队原喂牛喂猪的饲料保管室改装的,姐姐送我到就赶回生产队了,我当天晚上陪着灰暗的柴油灯度过了我下乡的第一个不眠之夜。。。。。。从此,开始了长达八年的插队生活,也开始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知青生活,那时,有幸和蓝家鉴、谢德华、邹朝庆等知青精英们同一个大队,在他们的帮助、支持、鼓励下我越来越开朗起来,后来和德华相依相伴地共同度过了那段知青经历,直到回城。。。。。参工,升学,升职、升级。。。。。和大家一样现在也幸福的安度晚年。。。。。。 

三是感想

  不管我们身处何方,不管我们曾身居何位,但有个共同的名字,那就是--知青。知青的那段经历,虽然有苦有乐、有迷茫有憧憬、有孤苦有无助、但它锻炼了我们的意志,锤炼了我们的性格、使我们有在逆境中求生的本能和永不放弃的秉性。因而,在以后搏击人生的长河中,大多能自强不息,奋勇拼搏,在各自领域成为佼佼者。。。。。知青中,有的曾是身居要职的政府官员,有的曾是叱咤商场的风云人物,有的则是学术界的精英,有的虽平凡却伟大,有着自己平凡而幸福的人生。。。。。。这就是知青,这就是广阔天地赋予我们的宝贵财富。

  我想说,几十年岁月路茫茫,那段经历不思量自难忘,让我们铭记那段历史,让我们也感恩那个年代,因为它造就了今天的我们、让我们共同骄傲地说我们无悔那段经历,无悔我们是知青  !

  最后,以一首小诗结束我今天的发言;     四十七年弹指间,蓦然回首春已逝。

                                         当年意气小知青、而今满头白发人。    

                                         悠悠岁月多珍重、安度晚年笑人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玉英大姐聊天
后一篇:保暖就是补阳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