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技术教案 第一章 第一节 技术的含义及作用
(2009-03-19 21:55:12)
标签:
杂谈 |
一、教学目标
1、
3、
使学生对技术产生兴趣,让学生形成和保持对技术问题的敏感性和探究欲望,关注技术的新发展,积极投身到通用技术的学习中来。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技术的综合性、两面性的理解。
难点:对技术性质的理解、内化。
五、教学方法:
本节课的内容以案例阅读分析和学生参与思考分析为课堂教学主线,以学生比较熟识的“移动通信技术”为线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目的。
为充分体现老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案例分析、演示讲解,学生主动探究式学习等教学方法。
六、教学过程:
(一)技术的含义
技术就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愿望,以能更好的适应大自然,而采取的方法和手段。
(1)、航天技术
莱特兄弟制造了飞机(动力飞行,在空中进行了12秒),到现代的航天技术(图片)。
(2)、人类对大自然的各种改造(图片)
盖房、放牧、种植、水利(水车、水井、水渠、大坝)、红旗渠(人造天河)、交通技术。
个人探索:举出生活中你所熟悉的几种技术产品。
共同交流:举例试说明他们满足人类的什么要求和什么愿望,电话、电视机、电脑、微波炉、笔、粉笔。
人类从古至今对技术的解读和运用。举例:陆地运输、手提肩扛、拖车、拉车、动物拉车、动力拉车、到现代的运输工具等。
技术作为对自然能动的改造,具有两个基本特征:
①技术是直接的生产力。②技术具有自然和社会两重属性。
1、技术的目的性
任何技术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活动的成果。它总是从一定的具体目的出发,针对具体的问题,形成解决的方法,从而来满足人们某些方面的具体需求。
(举例)服装的发明
(讨论)服装的发明:
(1)、从什么具体目的出发 保护人的身体 。
(2)、解决了什么具体问题 服装(纺织、印染、缝制技术)。
(3)、满足了什么具体需求 遮身御寒、美观个性 。
技术的目的性体现在丰富多彩的技术活动之中。人类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技术活动推进了技术的不断优化和不断发展。
2、技术的创新性
创新是技术发展的核心所在,也是技术对人类富有挑战意义的内在原因。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每一项技术的问世都是创新的结果,都闪烁着创新的光芒。
(讨论)有人认为技术创新就是一项发明的第一次应用。你是否赞同?说说你的理由。
(阅读)瓦特蒸汽机与第一次技术革命
(讨论)蒸汽机的发明是如何推动了技术的发展?列举两个类似的实例。
(案例分析)现在通信用的手机中有没有一些技术创新?
技术的创新是一个艰难而曲折的历程,有时一个产品往往要经历漫长的进化过程,需要不断的更新换代。技术的不断革新是通向技术发展之路的重要机制。
(阅读)显示器的革新与电视机的创新
(思考)电视机的创新和发展经过了哪几个技术革新阶段?
(案例分析)手机的发展经过了哪几个技术革新阶段?
3、技术的综合性
技术活动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
技术具有跨学科的性质,综合性是技术的内在特性。一般来说,每一项技术都需要综合运用多个学科、多方面的知识。小到小板凳的制作技术,大到航空航天技术,都是多种知识共同作用的结果。
[马上行动] 分析制作一个小板凳需要综合运用哪些学科的哪些知识?
[案例分析] 分析现代手机中采用了哪些学科中的知识?
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科学和技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科学是对各种事实和现象进行观察、分类、归纳、演绎、分析、推理、计算和实验,从而发现规律,并予以验证和公式化的知识体系;技术则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
科学侧重认识自然,力求有所发现,技术则侧重利用和合理的改造自然,力求有所发明;科学回答“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技术则更多地回答“怎么办”的问题;科学通过实验验证假设,形成结论,技术则通过试验,验证方案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并实现优化。
[马上行动] 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是典型的科学活动,而瓦特发明蒸汽机则是典型的技术活动。结合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分别列举出几个科学活动和技术活动的实例。
[讨论] 有人将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比喻成一对“联体婴儿”,你怎样评价?
技术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技术不仅与科学有着紧密的关系,而且与其他学科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讨论] 手机中所用的技术与哪些学科有关系?
4、技术的两面性
任何事物客观上都具有两面性,技术上也不例外。它既可以给人们带来福音,也可能给人们带来危害。
[实例] 电池可以随时随地地为人类带来光明和动力,但是任意丢弃的废旧电池中所含的重发现金属会对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一粒钮扣电池就能污染6×105L水。
(二)、技术的作用
1、技术推动人类历史的进步:
技术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
2、技术推动人类物质文明的进步:
社会生产力发展、人类生活质量提高、人类劳动条件的改善。
3、技术推动人类精神文明的进步:
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观念的变革和思维方法和改变、社会民主的扩大、文化的繁荣、教育的普及、道德水平的提高、整个人类精神生活的现代化。
4、技术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
经济结构的更新、生产关系的完善、社会结构的变革、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和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