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的爱情要怎样才不败给日常琐碎?

(2017-02-12 23:31:56)
标签:

内在小孩

亲密关系

情感

身心灵成长

张芝华

分类: 身心灵成长

2014年一项针对美国人的调查显示,在结婚的伴侣里,每10对夫妻只有3对感到幸福,而且一段亲密关系的满意度最容易下跌、亲密关系最容易破裂的,就是他们真正开始一起生活的一到两年内


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中拥有不同的信念,它会创造我们的感觉系统,进而影响我们的行为,从而改变我们周围的环境。当我们谈恋爱时,那种甜蜜幸福的感觉,会让我们感觉到下雨天两个人共乘一把雨伞走在雨中或被雨水打是一件很浪漫的事。而当我们相处了很长一段时间,然后结婚生子,我们的信念发生了改变,我们比较少地去关注存在彼此身上所有的美好与善良,我们更多地是将自己的负面情绪发泄到对方身上,让猜疑、批评、责备、抱怨、唠叨、威胁与轻视充斥在每天的生活,结局不是折磨痛苦就是分道扬镳


华盛顿大学的社会心理学家John Gottman和妻子在长达40年的时间里,致力于研究决定一段长期亲密关系好坏的到底是什么。他们发现,对于那些最初都非常相爱的伴侣来说,最容易导致他们分手的并不是大的困难,而是生活的琐碎。很多伴侣可以在困难时互相支撑,而当一切顺风顺水时,却无法再维持一段关系。在一段关系的后期,决定满意度的是双方如何在细节上处理这段关系。


http://image2.135editor.com/cache/remote/aHR0cHM6Ly9tbWJpei5xbG9nby5jbi9tbWJpel9wbmcvbUF0ZnJmemlhbHlWSVhCZEFBOUdPR29pYlpwamhpYlNmaWNQbE03UzlscEdNZ24xU0c4UE1Xd0ZDalhCNWw1cllZc3FpYzlJSVZ4ZmJ6RHY2b0pLSGM3VnZ3QS82NDA/d3hfZm10PXBuZw==


当我们思考为什么爱情的浪漫会被细节、日常琐碎击败时,我们可能要回到一个问题上,什么是爱?或许我们可以从心理学家眼中的爱情样子看到,随着相处的时间拉长,我们对爱情的理解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初恋朦胧期的感觉就有点像人类学家和爱情专家海伦费希尔所说,爱情让人成瘾:爱若甜蜜,人们沉溺其中;爱若苦涩,人们深陷其中,难以自拔。爱情拥有成瘾的所有特征,你专注于TA,执念于TA,渴望得到TA,并扭曲现实,愿不顾一切以赢得TA的爱。”双方都会在头脑中产生对经过自己美化后的美好的幻象的迷恋之情。


热恋共存期的双方在彼此身上找到了自我存在感,就如著有《爱的艺术》的埃利希弗洛姆所说,“我一直相信,真正的爱情可以在对方身上唤起某种有生命力的东西,而双方都会因此而充满快乐。”即使此时双方都察觉到对方与自己心目中塑造的形象有落差,但很多人还是能够接受这种落差,两个人的恋爱关系随着交往而继续升温。


依恋与独立期的两人在日常生活已离不开对方,也会直接面对日常琐碎的生活细节和生活习惯方式的差异,小摩擦会不断产生,偶尔也会爆发比较大的冲突。同时,至少有一方寻求独立,若两方寻求独立一致或相似,那么就如家庭治疗专家萨提亚所言,“爱你而不用抓住你,欣赏你而不需批判你,和你齐参与而不强求你,离开你亦无须言歉疚,帮助你而没有半点看低你,那么我俩的相处就是真诚的,并且能彼此滋养。”,双方的关系会因此更加亲密与被理解。而若一方因缺乏安全感寻求依恋,即双方追求处于对立关系,那么关系可能就会奔溃。


平淡共生期要求双方在心态上接纳平淡的生活,并能恰如其当地融入到对方的生命中,促进彼此地相互成长,并实践对亲密关系的持久承诺。就如M.斯科特派克所说,“爱,是为了促进自我和他人的心智成熟,而具有的一种自我完善的意愿。”


http://image2.135editor.com/cache/remote/aHR0cHM6Ly9tbWJpei5xbG9nby5jbi9tbWJpel9wbmcvbUF0ZnJmemlhbHlWSVhCZEFBOUdPR29pYlpwamhpYlNmaWNQZUZDVVJBM0NPOGljRkZEVjZTWlFoSTA1MVlZM0x5RkduNXNrZ2lhTFUyVkVjME9ZWGNWQzZlNncvNjQwP3d4X2ZtdD1wbmc=


而往往很多人并不能完成爱情的四个阶段的角色转变,我们的信念引导着彼此陷入负面的互动模式。负面互动模式会不断引发双方负面情绪和认知,生活里充满焦虑、愤怒、沮丧和不安,逐渐认为对方根本无法沟通、没有情感,最后对关系持续失去信心和希望,一看到对方或跟对方在一起,就很容易变得烦躁、没耐心、甚至是厌烦、嫌恶


我们常看到的伴侣生活负面的互动模式有以下情况:


相互指责:伴侣发生冲突时,双方相互攻击,或一方攻击而另一方防守,而不是注意倾听对方的感受或想法。


刻意回避:对于伴侣关系,出现一方比较主动,而另一方不断回避或逃避,简单地说,就是一方在追、而另一方不断地逃,形成伴侣关系疏远。


期待差异:一方(通常是女方)希望双方能坐下来好好谈谈,使关系更加亲密,但另一方却担心又有冲突要发生。


逐渐疏离:双方共处的时间越来越少,一起的娱乐或休闲或动时间也少了,逐渐变得疏远、冷淡、无趣,希望在一起的期待也更低了。


漠不关心:总觉得自己不太注意对方在说什么,而对方也不关注我在说什么,或者觉得自己常被对方误解,或误解对方。


恶性循环:这样负面的互动模式引出螺旋上升式的恶性循环,使一个小问题变成大问题,小冲突变成大冲突。


http://image2.135editor.com/cache/remote/aHR0cHM6Ly9tbWJpei5xbG9nby5jbi9tbWJpel9wbmcvbUF0ZnJmemlhbHlXb2dKam90emNGaWIyRndOUDBlUHBIdDVwY0lSMUdmWmJPZUl3b2dPb1hKOEVTNGw0enM4cENkR3BjU3pOdzdSZElNTUFwMUlTeVVhZy82NDA=


如果想要使伴侣关系更为亲近和亲密,用我们的信念将对方吸引到婚姻和家庭中,伴侣需要做出改变和重建伴侣关系互动模式,并且选择用善意去对待对方,并不断提升双方在细节上的沟通。接下来介绍伴侣正面互动模式的4个方式。


1. 以正面的态度对待对方


外界的事物是我们内在的投射。一个人心里怎么想的,就表现在生活当中,你用什么眼光看待他就决定你对他的态度和行为,而你对他的态度和行为,会让她/他感到和你在一起是安全、放松与温暖,还是焦虑不安。因此,试着放下你的不满和敌意,不要过度夸大另一半的错误或不足,去用心观察,看到他身上值得你欣赏和肯定的地方。摘掉你的有色眼镜,戴上爱的眼镜,你会发现很多攻击都会随之不见,并在另一半身上看到爱的存在。


2. 正面地表达你所想要的


对于另一半不足或需要改善的地方,去表达“我想要的”、 “我期待的”、“我希望的”,这可给对方制造一种期望干和力量感。比如用“我期待你更多的关心”代替“我觉得你一点都不关心我”,用“我希望我们能有多一些时间的谈话交流”代替“你不觉得我们已经很久没有在一起谈心”这些会让对方觉得你正在做出指责、抱怨或否定的表达。


3.  对伴侣的行为意图做宽容的猜测和解读


可能你们会因为意见不一致发生争吵而大声说话,不要将它解释为他要伤害你或威胁你,尝试去更多地看到对方内在地善意和正面动机,比如他大声说话是想表达自己意见、期待获得你的理解和尊重。当他想独处时,尝试将其解读为他这段时间工作压力较大,需要自己的空间和时间放松自己,并不是他不想和你交流、逃避和你的接触。


4. 正面的解决两人问题


当关系里出现问题或冲突时,不要以攻击应对攻击、太快做出退让或妥协、拖延或逃避不谈,相反,要能带给对方“我们是可以沟通的”、“我们是可以一起解决问题的”的信心感,两人先彼此表达和倾听对方的想法和意见、看见自我的问题和责任、共同相处和评估解决的方法、进行协调和达成共识。


http://image2.135editor.com/cache/remote/aHR0cHM6Ly9tbWJpei5xbG9nby5jbi9tbWJpel9wbmcvbUF0ZnJmemlhbHlWSVhCZEFBOUdPR29pYlpwamhpYlNmaWNQSGpRNmliQkZNeDkzdkRpYXFIQmJwQkxvam9xc1RFQkJGdHQ5R0piZkduQ0tFVDhYWlhKTHBWeHcvNjQwP3d4X2ZtdD1wbmc=


当我们在一段婚姻或长期亲密关系中时,我们会看到极端的例子。一些人懒得在关系中做出努力,采用负面关系互动模式,等待终将关系破裂的一天,一些人选择用爱的眼光用善意去对待对方,并不断提升双方在细节上的沟通,采用正面关系的互动模式,最后真正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愿你们之间拥有更多的爱与温暖。




参考来源:

心理咨询师许见声:《换个方式相处会更好》

KY:《为什么你的爱情会输给日常琐碎?》


编辑整理:战斗的史高蒂



http://image2.135editor.com/cache/remote/aHR0cHM6Ly9tbWJpei5xbG9nby5jbi9tbWJpel9qcGcvNWc4aWExb3VyZDhDbFNvSGpDanpyd3gzSWNpYkxJclFHTEppY3oxa0ZJM1Y0REtNdVRCb2ljMWliTGpOeWE5dVRKRVR1azdiZnc1YTZXR1ZGeXl4Z0lleXM3QS82NDA=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平台内容包括原创、编辑整理和转载。我们尊重原创:

1.所有转载内容均标明来源,如尽力查核未能发现出处则标“转自网络”。

如有疏漏欢迎原作及时联络署名或删除;

2.如任何作品标明“谢绝转载”,我们尊重并不予转载;

3.对于恶意及虚假举报,我们保留法律权益



中国大陆台湾注册商标

身心美学

你的身体地图

你的心灵蓝图

决定了你的人生风景

内外双修

身心兼美

http://image2.135editor.com/cache/remote/aHR0cHM6Ly9tbWJpei5xbG9nby5jbi9tbWJpel9qcGcvcTdyNFRUM29pY0ppYUc5aWNvZDRaaWFBN09ZUGowaWJ6UW9yMEJWcTFyemdHRDlnbmZlRTJIVEd3VGw0cDFpYmljdUM2UExtcjkwY2lhUGVURjdQT3UwRXhHNnF6dy82NDA/d3hfZm10PWpwZWc=
http://image2.135editor.com/cache/remote/aHR0cHM6Ly9tbWJpei5xbG9nby5jbi9tbWJpel9qcGcvcTdyNFRUM29pY0ppYVJKS2tyU1pFN085V0RKTDhkUmxOcFhuSjczRjFOOURZWU1sYllndHF6Rjcyb3FxeGtlczNpY29nVW1iMG16MVVYc2JobGpVUkJhY1EvNjQwP3d4X2ZtdD1qcGVn

如果你喜欢这些分享欢迎你添加张芝华身心美学公众微信号每天让自己的心灵花园散发爱的芬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