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每个人都可能扣错第一颗扣子

(2010-11-03 08:52:42)
标签:

身心灵成長

偏見

同理心

共情

杂谈

分类: 身心灵成长

每个人都可能扣错第一颗扣子

狗吠的人,不一定是贼;

留长胡子,也不一定是艺术家。

但有了「 偏」见,就会把「 人」看「 扁」了?

---------------------------------------------------------------------

 

每星期五晚上,小吴都开车送太太到火车站搭车,去探生病的妈妈。

十分钟后,小吴妹妹所乘的火车就到站。

他接她回家帮忙他们料理家务。

每逢星期日整个程序正好相反。

小吴妹妹的火车开出十分钟后,他太太才到。

有一晚,他的妹妹刚走,小吴正等着接太太的车,一个站务员慢慢走过来。

他笑容诡异地说:「先生,你真有办法。难道你不怕有一天会被她们逮到吗?」

----------------------------------------------------------------------

和别人相处时,我们都惯于戴上一副「 先入为主」的眼睛,

将别人放进一个「 框框」里,

再用这个框框解释此人的角色与行为他是好人、他是坏人,

他好像有外遇、她很爱占小便宜........

我们甚至把想法投射到对方身上,

以致经常偏离事实真相。

 

也许你也听过这则故事..

有两个女人,坐在同一张桌子喝饮料。

其中一个,把雨伞靠在桌边,

另一个在喝完饮料时,迷迷糊糊的,顺手拿起雨伞就走。

雨伞的主人大声叫说:「喂!妳拿了我的雨伞。」

前面那个女人一脸尴尬,红着脸向对方道歉,

说是忘了自已没带伞,一时误拿。

这件事,让她想起需要买把雨伞,顺便也买一把给孩子,于是她便去买了两把。

回家的路上,她正巧又跟那位之前被她误拿雨伞的女人坐在同一辆公交车上。

那女人注视着那两把雨伞,说:「我看妳今天的成绩还不错嘛!」

 

人们在判断别人时常有一种倾向,

就是把人概分为「 好的」或「 不好的」两部分。

当一个人留给人的印象是「 好的」时,

人们就会把他的言行举止用「 好的」角度去解释,

反之, 如果一个人被归于「 不好的」的印象时,

那么,一切「 不好的」看法都会加在他的身上。

这种现象称之为「 月晕效应」。

意即当人们看到月亮的同时,

周边的光环也会被注意到当一个人的「 印象确立」之后,

人们就会自动「 印象概推」 ( Halo Effect) 将第一印象的认知与对方的言行联想在一起。

 

「成见」能有多荒谬?

有一名年轻犹太人和老犹太人坐在同一列火车上。

年轻犹太人问老犹太人说:「 先生,请问现在几点了 ?」

老犹太人却默不作声。

「 对不起! 先生,请问现在几点了 ?」

老犹太人还是不答

「 先生很抱歉打扰您了! 但是我真的想要知道现在是几点钟。你为什么不回答我呢 ?」

老犹太人答道:

「 孩子,下一站就是最后一站了。而我一点都不认识你这个陌生人。

如果我现在回答你,依照犹太人的传统,我就必须邀请你到我家坐。

你长得很英俊,而我有一个很漂亮的女儿。

你们俩一定会爱上对方,然后你就会把我的女儿娶走。

你告诉我,我为什么要一个连手表都买不起的女婿呢? 」

 

几乎每一分钟、每一件事,

我们都依凭着过去所得的知识、经验在作判断。

比方,我们常听说(或认为):

「 生意人都很狡猾」、

「 女人都是烂驾驶」、

「 男人都很不卫生」、

「 犹太人都很吝啬」、

「 美国人都很浪漫」 .......等等。

此后我们心中就会建立一套刻板的印象,

并用这个「 成见」去解释或评断周遭的人事物。

 

一对男女若看到一个男人拿把花走在街上,

女的可能会想:「 哦 !他真体贴、好浪漫。 」

男的也许会认为,「 天啊 !我看这家伙完了 」

 

有一则故事,大意是这样的:

有一位先生初到美国不久,某个早上到公园散步,

看到一些白人坐在草坪上聊天、晒太阳,

他心想: 「美国人生活真是悠闲,有钱又懂得享受生活。」

走了不久,又看到有几个黑人也悠闲地坐在草坪的另一边,

这位先生不禁想到,

「唉!黑人失业的问题还真是严重,这些人大概都在领社会救济金过生活。」

 

艾斯曾有这么一段妙喻,

当你暗夜走在街上,看见某扇窗亮了一盏灯。

也许有人会说:「这一定是母亲为还没有回家的子女在祷告」

也有人会说:「老天,一定有人在偷情。」

哈兹立特有句话:「 偏见是无知的孩子。」

说得一点都不错,

「 人」「 扁」为 偏,

人一旦有了偏见,

就会把「 人」看「 扁」、看「 偏」了。

 

大多数的人并不了解你,

你也不完全了解这些人,

既然如此,

我们就不该轻易地去论断他人,

当然也不必在意别人的论断。

因为,

每个人都可能扣错第一颗扣子 ,

不是吗?

 

(轉載自朋友的文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