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张芝华身心美学
张芝华身心美学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7,382
  • 关注人气:4,64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放下执念》4 说故事

(2009-11-29 23:21:30)
标签:

情緒

身心灵成長

放下执念

杂谈

分类: 治療與療癒

《放下执念》4说故事

 

   我们的头脑最喜欢做的一件事就是说故事。倒不是查理叔叔永远也讲不完的他在Kamchatka的冒险故事,而是企图解释与回答“为什么”的故事。在心里面说故事,其实是为了寻找原因和理由。

   ●  爸爸没打电话来… …­因为他在生我的气。

   ●  我没男朋友…… ­因为我缺乏吸引力而且惹人厌。

  ●  朋友每次跟我聚餐都迟到…­…因为他们根本不想来。

   

 在心里说这些故事,是想将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合理化,其目的是为混沌不明的情况——某些人难以解读的行为,找到一个可能的解释。

在说故事的时候,我们常会假设别人对我们的想法与感受。脑子就像一部故事制造机,不停地编造故事,而且是近乎强迫地、无法自制地这么做。透过想法来解释世上发生的事确实有帮助,也是人类得以生存的关键。不过,我们脑子讲的故事通常只是虚构的。

   

 这个时候,编故事就很危险了。我们会捏造事实、无中生有,还将凭空假造的事当作行为准则。以刚刚提过的例子来说,“朋友每次跟我聚餐都迟到,因为他们根本不想来。”如果你对这个假设信以为真,心里就会有了预设立场,当你招呼迟来的客人时,就会不经意地表现冷淡­,甚至你会决定从此再也不跟他们往来了。万一你编的故事是错的,那该怎么办?我们的脑子很难分辨事实和虚构的差异,原­因是我们通常都会相信自己的想法是真的。我们编织出来的故事,不管它的可能性有多高,或者它是多么的荒诞,在我们看来,总是显得很真实。既然如此,当这类说故事的想法出现时,我们该如何面对?就把它视为一种假设吧,或是各种可能性中的一种,纯然只是脑子制造的千万个想法中的一种而已。它们并非绝对真实,只是一种想法而已。

 

现在,请你想想几个不断在你脑中出现的故事性想法,也就是你曾经对某件事为什么会发生或为什么没发生所做的假设。

  

现在,针对每一个故事提出问题:“为什么会这样?”、或者“为什么那是真的?”,不管你的答案是什么,你都要持续追问下去。不断地追根究底,直到你再也想不出问题为止。做完这个练习,你会注意到,你的脑子很容易编造故事,更重要的是,有些故事其实很肤浅而且完全不可信。

举例来说,“爸爸没打电话给我,因为他在生我的气。”

为什么这样?“因为他觉得我很懒。

”为什么?“因为我一直在寄简历,却没有公司跟我联络。

”为什么?“因为我的简历写得太糟了。”为什么?“我也不知道”。

 

芝華註解

很多時候, 我們對於陳年舊傷無法釋懷,是因為我們對那件事的詮釋, 可能中間有誤會或是因為自己的解讀, 造成自己執著不肯放下, 而那並非事實的真相,只是大腦編的一個劇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