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吹干了我就走

(2009-06-11 07:32:45)
标签:

大愛

身心灵成长

杂谈

人生

生活哲學

分类: 人間修行

吹干了我就走

 

活到某个年纪,吃过足够苦头,我们的直觉就是那一阵风。

当那阵风告诉你该走,你要顺着风走……。

拿得起,放不下。相遇简单,告别难。

找工作,找爱人,都简单。离开他们,难。

追求,是科学。放下,是艺术。

对于工作、爱情、友谊、名利,大部分的人,包括我,总是放得太晚。

 

一个星期三的早晨,我从阳明山苗圃登山口上七星山。前半段轻松,过了七星公园,石阶变得陡峭。

绕了几个弯,到一个转角,一位老先生坐在路边。

他光着上身和双脚,洪亮地叫:「早!」我边喘边回应:「早!」他吃着苹果,气定神闲。

我猛吸空气,狼狈不堪。我们在窄小的石阶上对看一分钟,一句话都没有。

我看着他的脸,猜测他已经七十岁。

他背后的树上挂着一件白色汗衫,不动如山,好像也有七十岁。

「不冷吗?」我问。

「不会啊。」他给我一片苹果。

「天天爬?」我猜天天爬的人身体才那么好。

「偶尔来。」他微笑说。

他如此省话,我还有一半路要爬,所以站起来准备走了,「我先走了。你是往上还往下。」

「往下。」

「待会儿我下来时也许还会见面。你会坐多久?」

「不一定」他看看树上的汗衫,然后说:「风吹干了我就走。」

他讲的是汗衫,还是人生,当时我不知道,也没有多问。

 

晚了三个月

在人生很多事上,有的人总是走得太早,有的人太晚。我属于后者。

工作上,我依恋安逸。当早已不能发挥所长,或赚进大把银两,我还原地踏步,不忍离开。

感情上,我更难放手。当感动、感情、感觉都慢慢消失,忌妒、猜疑、争吵慢慢开始,我还是苦苦相逼,一定要逼对方讲出道理。

对我这种人,任何事结束的时间,比应该结束的时间,都晚了三个月。

 

如果三个月前离开,拿的遣散费比较高,也可以很快找到新工作。

现在离开,遣散费减半,仅有的少数工作也早被抢完。

如果三个月前离开,你们还可以做朋友。因为争吵仅止于动口没有动手,你也还没有跟另一个男人狭路相逢。

现在离开,所有美好回忆都被最后的丑陋掩盖,你们在彼此心中从成人,变成小孩。

 

为什么不走

 

谁想要这种结果?虽然当初也知道拖下去会有风险,但最后的结果预料不到,而且常比预料的更糟。

不走的原因,是以为人定胜天。

只要我努力加班,会拍马屁,不可能裁到我。殊不知老板自己都要被裁,哪还能够保你?

只要我忍气吞声、努力挽回,她一定还会爱我。殊不知爱情不是健身,一分耕耘未必有一分收获。

 

就算有对等关系,也刚好相反。我们常是以最坏的态度,对待对我们最好的人。

因为相信人定胜天,我们总是想挽回。所以办公室或街头,常有人拉拉扯扯、威胁利诱。

丢在地上践踏的,除了美好的回忆,还有仅存的尊严。

很不堪的场景对不对?相信我,我们都当过主角。

 

不甘心

 

不走的另一个原因,是不甘心。

我在公司二十年,这公司是我帮忙创建的,我一辈子都给了公司,你怎么可以裁我?

我跟你在一起二十年,帮你打下事业。我把青春全给了你,你怎么可以爱上那个狐狸精?

很庸俗的台词对不对?相信我,我们都说过。

当我们从观众变成主角,讲出曾瞧不起的台词,心中的情绪不是愤怒,而是不甘心。

为什么我付出这么多,得到这么少?

为什么我对你这么好,你也曾经对我那么好,但如今我是流浪猫,你把我当成路上的一泡尿?

 

有没有一个开关,只要我找到、打开,老板或情人会立刻回心转意,我们马上可以回到从前。

有的!一定有的!所有分手之际的歇斯底里,都是想要找到那个开关。

但并没有那个开关。企业不讲道理,爱情更没逻辑。当老板或情人变了心,他就变了心。

风度好的会编个借口,风度不好的干脆换个门号。

你永远不知道真正的答案,因为那个变心的人也不知道答案。

就算有那个回到从前的开关,也不是一开即亮,而是慢慢发光。

一见钟情只需要一个眼神,破镜重圆要花上整个余生。

 

自然节奏

 

如果该走的迟早要走,那该什么时候上路呢?

我当然不知道,其实也不想知道。分手若有公式,那段爱情也许根本就不值得开始。

这就是七星山老先生给我的启示:遵循自然的节奏,风吹干了就走。

当你对这份工作或爱情已经很久没有感觉,缘分应该就真的尽了。

当你持续地怀疑老板在为难你,老板应该就真的是要请你走路。

当你持续地怀疑老公有外遇,十之八九你老公在胡搞。

 

活到某个年纪,吃过足够苦头,我们的直觉就是那一阵风。

当那阵风告诉你该走,你要顺着风走。

不过「直觉」跟「本能」常是矛盾的。

 

当我们直觉到老板讨厌我们,本能的反应是辩解。

当我们直觉到另一半有外遇,本能的反应是去抓奸。

辩解和抓奸,只会让对方更反感。逆风而行,能走多远?

 

今天不登顶

 

我告别老人,走向七星山主峰。山顶风大雾浓,一个人危险。

我想了想,在山顶前一百公尺折返。为什么一定要攻顶?为什么一定要插旗?

为什么一定要说清楚?干嘛非得水落石出?走到这,其实一切都已明朗。

最后一百公尺的朦胧,可不可以就让彼此留在回忆中珍藏?

下山时,老人已经走了。现场的果皮清得干干净净,彷佛从来没有人坐在那里。

我在他刚才坐过的地方坐下,五分钟过去,发现那位子其实根本没风。

我笑一笑,这个老家伙,谁知道他在这里坐了多久?谁知道没风的地方,衣服要多久才干?

 

我不想追究,慢步下山。然后在我的心底,吹起一阵暖风。

人生很多纠缠,但风已将它们吹干。曲终人散,我还待在原地干嘛?

上路吧,前方还有更多美景呢。

 

王文华/联合报

----------------------------------------------------- 

 

台湾作家及名广播主持人王文华,是我很欣赏的一位文化人。

2007年他与趋势科技创办人张明正创立了若水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在台湾推动带动了社会菁英不是为了赚钱而做公益,而是为了做公益而赚钱。能赚钱,公益事业才能永续。能赚钱,才有更多人愿意投身公益。但我们了解某些公益事业本质上就无法赚钱。对于这些事业,我们会藉由若水的平台协助导入政府、营利企业、非营利组织、和个人的慈善资源。

 

有关若水

我们的网址是「Flow.org.tw」。

吹干了我就走


选择「Flow」这个字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它是「水流」的意思,二是它在心理学上的意义。
Mihaly Csikszentmihalyi(别难过,我们也不知道这个名字怎么念)是著名心理学家,曾任芝加哥大学心理系系主任。他的代表作是《心流:终极经验心理学》(《Flow: 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在这本书中,他说人类最快乐的状态,是融入一个有挑战性、也符合个人的能力的工作,全力以赴、尽情发挥,完全忘记其它事物的存在。他把这种状态,叫「Flow」。我们希望在「若水」,每个伙伴都在「Flow」。

 

我们的愿景(Vision)是:「动员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在亚洲创造社会公益。」(Mobilize innovators to make social impacts for Asia)。我们希望在亚洲各国创造「社会企业」产业,进一步激发政府、营利企业、非营利组织、社会企业、和个人去发挥、并交流为善的资源(包括金钱与能力),然后藉由这些资源的整合,消弭各国社会在教育、就业、财富、医疗等各方面机会不平等的现象。
这个愿景,呼应我们的任职机构。我们要像水一样,用我们浮力,把社会中大量的潜在慈善资源,浮到表面。
在这样的愿景下,我们的使命(Mission)是,在亚洲各国:
一、创办、经营社会企业,建立成功的实例。
二、投资社会企业的创业计划。
三、搭建政府、营利企业、非营利组织、社会企业、和个人之间交流慈善资源的实体及虚拟平台。
若水在台湾诞生,但未来的工作范围不限于台湾。我们希望以台湾的人才,去亚洲其它各国,和当地人才一起参与当地的公益事业。(至于西方国家,就留给比尔盖兹吧。)

http://www.flow.org.tw/about/about_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