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2/middle/59b07d7ag9cda4acff0fb&690
公元前138年,汉武帝刘彻即位。这小子上台的第二年就开始营建茂陵,一修就修了53年,直到公元前87年驾崩才竣工。据《关中记》载:“汉诸陵皆高12丈,方120丈,惟茂陵高14丈,方140丈。”也许汉武帝觉得自己功劳最大吧,所以胆敢违背祖制。
西汉初年,匈奴强盛,经常侵入西汉领土,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汉武帝登基后,决意消灭匈奴,稳定边疆。但大漠千里,没有优良的战马,想一举歼灭匈奴,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儿。得天马者得天下,汉武帝天天念叨着。一天晚上,汉武帝梦见了一群体型矫健的天马在河边吃草,晚霞映照着枣红色的天马,喜得汉武帝从梦中笑醒过来。立即找来宫廷画师,把梦中的马画了下来,并命工匠按照图画铸造了100匹鎏金铜马,送往各州,做为挑选良马的样板。后来据此在伊犁河边找到了大宛汗血宝马,以重金收购。从此西汉军队在和匈奴的战斗中,势不可挡,连战连捷。两千年过去了,“汗血宝马”早已化作传奇。这种马究竟长得是什么样子?谁也说不清楚。如今好了,考古学家在茂陵的两个陪葬坑中发掘出80具成年马骨,给人们了解当时的“汗血宝马”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科学研究资料。
http://s12/middle/59b07d7ag7615d7b81cdb&690
http://s5/middle/59b07d7ag7615d4c48d74&690
据参与发掘的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杨武站说,这两个陪葬坑是汉武帝茂陵400余个陪葬坑中的两个,其形制一个是由斜坡通道与坑体组成,另一个的形制则是由斜坡通道、坑体与洞室组成,各自出土40具马骨。其中有洞室的陪葬坑是一个具有20个洞室的巨大坑体,其四壁向下内收,坑体东西两壁下部各开挖10个窑洞,相对错位排列,其中每个窑洞内放置着两具马骨,大多数的窑洞内放置着1件陶俑,表明陪葬马的身份之尊贵,不禁令人联想到文献记载中的“汗血宝马”。动物考古学家已对马骨进行了鉴定,确定这80匹马都是成年公马,下一步将进入实验室进行DNA测验。
http://s9/middle/59b07d7ax773e267b6c18&690&690
http://s11/middle/59b07d7ax773e2bc998ea&690&690
茂陵最著名的石刻—马踏匈奴
http://s5/middle/59b07d7ag9cda71b967d4&690
当年汉武帝命工匠制作的那100匹样板马早已不见了踪影,如今只剩下阳信长公主随葬坑中的这一匹马了。这匹鎏金铜马高62厘米,长76厘米,重25.55千克。双耳高耸,双目机警地正视前方。口微微张开,露出六颗牙齿。体态匀称,肌骨强劲,颈上齐刷刷鬃毛直立,透着一股英武气度。但愿这次发掘的马骨能证明:天马就是这样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