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手机』微信十年
(2023-09-11 12:26:19)
标签:
手机微信朋友圈杂谈 |
分类: 记忆与爱的珍藏 |
我是2013年9月开始使用微信的。当我使用微信时,微信自2011年1月推出以来其用户数量已经超过了5亿,微信版本已是5.0。2013年10月,微信用户数量超6亿。
其实,我对计算机软件、电子产品等新鲜事物、新技术是乐于并勇于尝鲜的。比如Windows95刚上市没多久,我的电脑便装上了Win95操作系统(当然是D版);互联网刚在国内兴起时,我就用14.4Kpbs
Modem(后来28.8K到56K)开始拨号上网了;1999年初我就注册了起初叫OICQ后来被迫改了名的QQ;2004年初我初使用智能手机(Moto
A760,Linux系统),没多久我就在某手机论坛上回答及给网友解决问题了。
我2013年9月开始使用微信已不算早了,这时候才开始使用微信主要源于两个原因:一是之前我一直认为微信与QQ雷同,商家求新求变之利益企图,没什么太特别之新意,我不认为微信能掀起什么风浪,不盲目跟风,先等等看;二是之前我使用的手机是WinCE操作系统,基于操作系统及手机内存等硬件限制,能用、适用的APP不多,包括微信。QQ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功能上已非常完善,如聊天、群、空间、相册等等,并拥有大量的用户群。微信的发文、发图功能,当时已成熟并广泛应用的QQ空间、新浪博客,及类似西祠胡同、百度贴吧等,多多少少或一定程度上都具备。
微信之“微”字如微博之“微”字一样,我是始终很抵触的(我一直不用微博),不知是商家迎合了用户,还是用户被商家引导了,越来越多的人已看不了长文,配图加几句话甚至仅一个表情符就可以引得所谓粉丝欢呼雀跃;再至现在,自媒体与小视频时代,纯文字似乎更无立足之地了。
2013年9月,我换了一部手机,安卓系统取代了原来的WinCE系统。而此时,微信已势如破竹不可阻挡了,我就顺势安装了微信。2013年9月的中国数据网络是3G,2013年年底南京、无锡和苏州三个城市率先开通4G网络,2014-2015年4G网络开始全面铺开应用。
===========================
至2023年9月,我使用微信十年。
1、我的微信注册名为:cuncunyoucai,是微信名“村村有菜”的全拼。网名“村村有菜”最早使用于二OOO年代初期的“西祠胡同”,一直沿用。微信名从未更改过。
2、我的微信头像和朋友圈封面图,自使用后从未更改过。头像用的是2007年11月南京中山陵水榭照片(也是沿用之前某网注册头像);朋友圈封面图用的是2013年10月我一个人骑行贵州的一张风景照。
3、我发第一条微信朋友圈是2013年10月10日,内容是“我女儿和我小时候,像不像?”。
4、我迄今共发微信朋友圈近400条,仅有少数若干条是非原创的转发内容,其余大都是原创文字、照片或绘画,没有发过拉票、水滴筹等之类信息。
5、我发的微信朋友圈信息从未删除过一条,也从未隐藏或分组显示过。
6、我的微信朋友圈允许查看范围是“全部”。而越来越多的人将朋友圈设置为“半年可见”“一个月可见”或“三天可见”,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在朋友圈渐渐消失。我觉得微信朋友圈是朋友了解自己的窗口,坦荡做人,谨慎做事,不怕别人了解,也不存在泄露隐私什么的。
7、我微信通讯录目前有300多人。当然也和很多人一样,存在诸多基本不联系或很少互动的人,包括算不上好友的一面之交或临时有事相加的人。传统的电话、短信、QQ也仍使用,在工作上还使用办公OA、同事钉钉群、电子邮件等,所以微信通讯录不是一应俱全。
8、我微信朋友圈的屏蔽设置,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有若干设置了“不看他(她)的”,也有若干设置了“不让他(她)看我的”,二者同时设置(或“仅聊天”)的也有若干。
村村有菜
2023-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