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2023.05.30)

(2023-07-12 13:49:07)
标签:

南京江宁美术馆

百家湖文化中心

百家湖阅读分中心

姚仁喜

文化

分类: 行摄于山水间
 
观展之二:工艺美术雕刻展
 
  “雕琢精致生活-工艺美术雕刻展”展出国家级、省级等5位大师的玉雕、石雕、牙雕、木雕四大非遗项目共50余件作品。大师们的作品不仅展现了江宁历史悠久的传统工艺,也体现了江宁特有的文化气质和工匠精神。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2023.05.30)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2023.05.30)
“雕琢精致生活-工艺美术雕刻展”前言
 
  通过此次展览,希望公众在参观中尽享非遗魅力,让江宁雕刻工艺被看见,被了解,被传承,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2023.05.30)
 
  据网络资料:截至2022年6月,南京市江宁区已成功申报国家、省、市、区级非遗项目75项,申报省、市、区级非遗传承人138名。这其中包括:
 
  2项国家级非遗项目:
  * 南京金箔锻制技艺
  * 雨花茶炒制工艺
 
  6项省级非遗项目:
  * 皮毛制作技艺
  * 南京板鸭、盐水鸭制作工艺
  * 铜山高台狮子舞
  * 麻雀蹦
  * 象牙雕刻(南京仿古牙雕)
  * 殷巷石锁
 
  13项市级非遗项目:
  * 东山再起的传说
  * 牛头宗的故事
  * 董永传说
  * 汤山温泉的故事
  * 马铺锣鼓
  * 龙都娃娃鼓
  * 丹阳龙灯
  * 皮老虎
  * 窦村石刻技艺
  * 周岗红木雕刻
  * 方山裱画技艺
  * 万安脸子会
  * 牛首山踏青习俗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2023.05.30)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2023.05.30)
 
  江宁玉雕是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人物是张清雷。
 
  2022年7月,第八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选结果揭晓,来自南京的金陵玉雕创始人张清雷先生荣获第八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选每五年举行一次,堪称中国工艺美术界的“奥林匹克”。“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是国家授予国内工艺美术创作者的国家级荣誉称号,不仅代表了工艺美术各个门类、领域的最高技艺水准,更代表了中国数千年传统工艺美术文化的智慧。
 
  张清雷,号朴石,1969年生人,民革党员。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玉石雕刻大师、正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工匠、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江苏省紫金文化英才、首批工艺美术大师传承创新基地领办人、江苏省乡土人才大师示范工作室领办人、南京市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领办人、南京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南京市政协委员。张清雷先生17岁时进入江苏新沂市工艺美术公司学习玉雕;1995年因效益问题,张清雷被迫“下岗”,辗转来到上海一家美术工艺公司,2004年,从上海来到江宁,并成立了自己的玉雕工作室。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2023.05.30)
 
  窦村石刻技艺始于明朝初年。明定都南京后,朱元璋从全国各地调集手艺精湛的石匠到京都建筑。南京东郊窦村因东南临近青龙山,盛产青石、白帆石等石料,且境内有运粮河与秦淮河相通,取材方便,交通便利,而成为营建都城的石匠汇集、定居地。丰富的石材、手艺精湛的石匠,为石刻的发展提供了优质的原料和必要的加工技艺,使得石刻技艺在窦村一带传承不息,流传。
 
  明清时期是窦村石刻技艺的鼎盛时期,南京城内外都可见窦村石匠的杰作。光绪年间,窦村艺人修建的窦村古戏台最能代表窦村石刻水平,现已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民国以后,窦村的石刻技艺得到很好地传承、发扬。据《江宁县志》记载,南京城内三山桥、长干桥、中和桥、五贵桥、珍珠桥、七瓮桥上的水兽、新浮桥上的龙头以及莫愁湖抱月楼墙基上的“武松打虎”、“狮子楼” 等连环画,均出自窦村工匠之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成天权、王民涛、张长松、潘安保、潘孝顺等5名石刻艺人被南京市政府指定参加了北京人民大会堂建设。
 
  近年来,由于在传统建筑遗产的保护中重建筑,轻工艺,加之现代技术的发展,石料加工越来越重视机械化操作,轻视石工传统,且石刻属于艰苦行业,从业者日益减少,石刻技艺的传承日渐式微。必须采取措施保护窦村石刻这一传统技艺。
 
  2007年,窦村石刻技艺被南京市人民政府列入首批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葛志文,别署闲园主人,1978年生人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理事;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理事;江苏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南京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九三学社南京市委员会社员;南京市江宁区政协委员;江宁区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出版有《妙造自然——葛志文艺术精品集萃》、《刀锋笔底隐丘壑——葛志文书画石雕艺术赏鉴》、《心造——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葛志文作品集》、《石质文心·文房石雕的写实与写意》。作品多次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江苏“紫金奖”,江苏省民间文艺“迎春花奖”,江苏省“艺博杯金奖”等重要奖项,作品连续入围“第十三届、十四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优秀民间工艺美术作品”;荣获第五届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2009年被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南京市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2016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2019年荣获南京市委市政府“第七届南京文学艺术奖·青年人才奖”;先后于南京、宜兴、新加坡等地多次举办个人雕刻艺术作品展。作品被南京博物院、中国美术馆、中国紫砂博物馆、宁夏博物馆及国内外藏家收藏。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2023.05.30)
 
  南京仿古牙雕2007年被列入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誉为三宝之一,也是中国四大著名牙雕之一。
 
  20世纪30年代起,南京郊区东山镇一些擅长雕刻的艺人在上海以从事象牙文物修复及象牙雕刻谋生。40年代末,部分牙雕艺人返回南京原籍。1957年,牙雕艺人孙遇祥、沈正明等7人发起成立南京象牙雕刻社(后改名为南京工艺雕刻试验工厂)。1959年,聘请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的文物复制和鉴定家陈新民作指导,开始研究复制古代象牙雕刻,并取得成功,从此形成以仿古作旧为主要特色的南京牙雕风格。1963年,南京象牙雕刻社制作的仿古牙雕摆件参加在北京北海团城举办的南京工艺美术展览,受到好评。1978年,由刘道凡、朱至跃、陈凯、邱炽铭设计,数十人参与制作的大型仿古牙雕“文成公主入藏”,参加在北京举办的全国工艺美术展览,引起极大轰动,由此确立南京牙雕入主全国四大著名牙雕的地位。1980年,南京工艺雕刻试验工厂制作的三大件牙雕“端午龙舟”、“唐人击鞠”、“霓裳羽衣曲”,在南京市政府于日本名古屋市举办的南京工艺美术展览会上受到高度评价,影响很大。在此前后,南京牙雕创作了“夜诊”等一大批精品,并多次获奖。1990年,国际贸易公约《全面禁止非洲象牙及其制品国际贸易修正案》正式生效,南京象牙雕刻停产,南京牙雕设计师和艺人全部改行。
 
  王中帮,1965年生人,南京市江宁区中帮雕刻工艺厂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仿古牙雕代表性传承人,江苏省乡土人才“三带”能手,江苏省乡村振兴高级技艺师,南京市工艺美术大师。王中帮先生17岁高中毕业以后考进周岗工艺雕刻厂,从车工学起,到锉工、雕刻工,学习仿古牙雕技艺,边学习边实践,雕刻技艺不断得到提高。在不断提升技艺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个人独特的风格,融南北两派之长,无论浅浮雕、深浮雕、镂空雕、透雕、圆雕、牙丝编织工艺皆有独创之处,尤其长于镂空雕、透雕、圆雕。他2019年的作品《八千里路云和月》刻画了岳家军的风貌,也承载了他自己的爱国情怀。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2023.05.30)
 
  江宁红木雕刻(以周岗为代表,以下均称“周岗红木雕刻”)是以传统工艺为主要手段,以各种优质红木为原料,经多道工序才能完成,有较高艺术价值的手工技艺。周岗红木雕刻传承于苏州香山派,兼收京、苏、广各派之优点,并蓄古典与现代之精华,其刻画入微、光洁精致,生活气息浓郁。制作各种佛像、人物、花鸟、珍禽、茶几、屏风等实用器具和工艺品。它流溢红木文化之韵味,采用明清家具的榫卯工艺,用料考究,周岗红木家具雕刻已扬独家之优势、汇百家之技长,举苏州式家具古典雅致之风格、汲广式家具轻灵飘逸之气派,又收京式家具皇家华雍之貌,其产品精雕细刻,光泽似明镜,手感似象牙,厚重但不笨拙,轻灵而更领航隽秀,红木雕刻的家具及工艺品融实用性、观赏性、保值性于一体,堪称金陵一绝。
 
  周岗红木雕刻2008年被列入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朱金财,号秦源,1960年生于南京,现为中国高级雕刻美术师、中国文化艺术人才管理中心艺术委员会成员、中国佛教文化博物馆首席木雕顾问、南京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南京竹木根牙雕刻学会会员。朱金财先生从事传统木雕行业40余年,主要专注工艺美术品木雕领域,擅长浮雕、圆雕、工笔画、名贵木材古典家具,工艺美术品设计制作等。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2023.05.30)
张清雷 玉雕 《哪吒闹海》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2023.05.30)
张清雷 玉雕 《辟邪 蓄势》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2023.05.30)
朱金财 木雕 《紫气东来》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2023.05.30)
王中帮 牙雕 《还我河山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2023.05.30)
展厅之红木家具
 
 
 
观展之三:江宁美术馆捐赠作品展
 
  江宁美术馆5楼展出的捐赠作品展涵纳20余位艺术家的作品捐赠,揭开了江宁美术馆藏品庋藏的序幕。此次展览是捐赠作品的第一次集中亮相,包括国画、油画、书法、雕塑等类型,这些艺术作品记录着时代的深刻记忆、描绘着多彩的生活,传达着对祖国真挚而深沉的情感。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2023.05.30)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2023.05.30)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2023.05.30)
 
 
  以下是我拍摄的部分展览作品: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2023.05.30)
徐培晨(1951-) 《清致高标绝尘嚣》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2023.05.30)
徐培晨 《清致高标绝尘嚣》(局部、作者简介)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2023.05.30)
刘云 (1961-)《秋晨图》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2023.05.30)
汤晓燕(1980-) 《书法作品》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2023.05.30)
陆宏盛(1937-) 《开挖秦淮新河》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2023.05.30)
郭爱军(1968-) 《驼铃声声丝路长》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2023.05.30)
晓林(1957-) 《高速系列之待发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2023.05.30)
周奇峰(1960-) 《钟山瑞雪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2023.05.30)
杨萍(1961-) 《惊春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2023.05.30)
 恒军(19-) 《汤山新韵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2023.05.30)
晓明(1960-) 《夏瀑图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2023.05.30)
李景(1965-)、李庆(1971-) 《江宁胜景图》(局部、作品与作者简介)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2023.05.30)
李景(1965-)、李庆(1971-) 《江宁胜景图》(之右)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2023.05.30)
 李景(1965-)、李庆(1971-) 《江宁胜景图》(之中)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2023.05.30)
 李景(1965-)、李庆(1971-) 《江宁胜景图》(之左)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2023.05.30)
李信凤(1963-) 《大地之恋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2023.05.30)
李景(1965-) 《青山白云绕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2023.05.30)
(1963-) 《湖熟姚东小巷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2023.05.30)
卫东(19-) 《梦回故里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2023.05.30)
定亮(1963-) 《又闻家乡桃花开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2023.05.30)
(1958-2007) 《世凹桃源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2023.05.30)
(1974-) 《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2023.05.30)
希明(1963-) 《江山多娇风景独好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2023.05.30)
希明(1963-) 《江山多娇风景独好》(作者简介)
 
 
 
江宁图书馆百家湖阅读分中心
 
  江宁图书馆百家湖阅读分中心位于百家湖文化中心二楼,建筑面积1700平方,藏书3.4万册,拥有阅读坐席150个,设有读者借阅区域、少儿阅读、自助服务区、多媒设备体验区、生活美学馆、国学研习馆、国际人文艺术交流中心等多元化功能区域,旨在为广大市民提供集阅读、休闲、审美、艺术体验和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生活美学空间,实现现代图书馆与科技、旅游、美学生活场景等多行业的跨界融合。
 
      为增强沉浸式的文化服务体验,百家湖阅读分中心配备了iReader  Smart3电子书法墨水屏、爱读爱看阅读屏、朗读亭等数字体验设备。电子书法墨水屏设备真实还原传统书法书写氛围,用真实的毛笔,在电子屏幕上即可实现挥毫泼墨的真实体验,包括自由书写、名帖欣赏、书法临摹等,同时还可以学习丰富的书法文化及书写知识,增强了图书馆的阅读互动体验。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2023.05.30)
百家湖阅读分中心入口处的温馨提示牌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2023.05.30)
百家湖阅读分中心志愿服务登记表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2023.05.30)
周边的大学如中国药科大学、南京晓庄学院等高校大学生常来此地做志愿服务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2023.05.30)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2023.05.30)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2023.05.30)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2023.05.30)
百家湖阅读分中心的朗读空间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2023.05.30)  
 百家湖阅读分中心朗读空间内部
 
 
【The End.】
 
村村有菜
2023-05-3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