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宜兴].探寺.前言

标签:
宜兴寺院佛教徐舍文化 |
分类: 行摄于山水间 |
偶然发现宜兴有很多寺院,在网上细细搜罗,说是宜兴境内自三国东吴至中-华-民-国期间,宜兴前后共建造佛教寺院400余座。当然这些古寺能完全保存至今的估计没有几个,尤其在太平天国与清军战争、日军侵华战争中损失巨大,在建国后的W-G时期也有不同程度破坏和损失。目前宜兴境内有寺院40余座,大都是后来修建或复建的,有的甚至是异地复建。
在网上查到一段文字,题目是《佛教与宜兴》,摘录如下——
今人提到宜兴,必然联想到宜兴有名的紫砂壶,乃至除了紫砂壶而不知其他。殊不知,宜兴位处江苏、浙江、安徽的交界,长江三角洲的中心腹地,自古就是商贾、文人汇聚之地;尤其佛教传入中国以来,人和僧人、文化和佛教,几乎不分家,宜兴也因此成为中国佛教文化重要的载体之一。即使是闻名的紫砂陶,也还关联着一位“始陶异僧”,指点宜兴人以五色泥铸陶的传说,虽说裨史不可尽。佛教文化与宜兴特有的陶瓷、溶洞、茶竹等元素交汇融合,形成了宜兴魅力独具的佛教文化现象。
宜兴佛教文化源远流长。据史籍记载,早在1700多年前的六朝时期,宜兴各地便开始流传佛教,广建寺庵庙宇。据不完全统计,自三国东吴至中-华-民-国期间,宜兴前后共建造佛教寺院400余座,故有“禅窟”之称。其中皇帝赐额的达19座,建立佛教道场十余个,具有禅师身份的僧人数以百计。
例如,清朝玉林国师驻锡过的崇恩禅寺,始建于唐代。宋代名将岳飞与金兵大战一百回合,即在宜兴西郊的南岳禅寺山麓,该寺始建于齐。相传是孙权皇帝将母亲所建的“静山堂“改为潮音寺,年代就更远溯至三国。白塔山大觉寺,建于南宋咸淳年间,也有700多年的历史……此外,南北朝时为为梁武帝祈雨的法云禅师,是宜兴人;天台宗第五祖章安灌顶大师,是宜兴人;唐代提出“无情有性说”、复兴天台宗的湛然大师,是宜兴人;明末禅门巨匠、重兴宁波天童寺的密云圆悟禅师和他的弟子,南禅宗的继承人破山海明禅师,都是宜兴人。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宜兴不少禅师住持成为中国佛教发展史上业绩卓著的得道高僧,如梁代大法师法云、唐朝天台宗九世祖湛然、明朝临济宗二十九世祖幻有、清初禅宗第一国师玉林、当今中国佛教大师星云等等,都是成就斐然、声名远播的大德长老。
宜兴佛教文化源远流长。据史籍记载,早在1700多年前的六朝时期,宜兴各地便开始流传佛教,广建寺庵庙宇。据不完全统计,自三国东吴至中-华-民-国期间,宜兴前后共建造佛教寺院400余座,故有“禅窟”之称。其中皇帝赐额的达19座,建立佛教道场十余个,具有禅师身份的僧人数以百计。
例如,清朝玉林国师驻锡过的崇恩禅寺,始建于唐代。宋代名将岳飞与金兵大战一百回合,即在宜兴西郊的南岳禅寺山麓,该寺始建于齐。相传是孙权皇帝将母亲所建的“静山堂“改为潮音寺,年代就更远溯至三国。白塔山大觉寺,建于南宋咸淳年间,也有700多年的历史……此外,南北朝时为为梁武帝祈雨的法云禅师,是宜兴人;天台宗第五祖章安灌顶大师,是宜兴人;唐代提出“无情有性说”、复兴天台宗的湛然大师,是宜兴人;明末禅门巨匠、重兴宁波天童寺的密云圆悟禅师和他的弟子,南禅宗的继承人破山海明禅师,都是宜兴人。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宜兴不少禅师住持成为中国佛教发展史上业绩卓著的得道高僧,如梁代大法师法云、唐朝天台宗九世祖湛然、明朝临济宗二十九世祖幻有、清初禅宗第一国师玉林、当今中国佛教大师星云等等,都是成就斐然、声名远播的大德长老。
宜兴的佛教寺院亦名闻遐迩、声震神州,南岳禅寺、崇恩禅寺等一大批名寺古庙为国家正史、志书所载述,龙池山澄光禅寺更为全国禅宗丛林一致尊崇,被国内众多著名寺院视为临济宗之祖庭。佛教文化在宜兴所展现的辉煌历史,值得百万宜兴人民引以为豪!今宜兴市政协编制成《佛教文化在宜兴》一书,将纵向的历史事件、横的影响层面,全面的搜罗与探析,让宜兴人、中国人、甚至全球的人,这不啻是宜兴之福,也是佛教之福。
网上查到宜兴古刹名录,共有42座,名单及所在地如下:
01,慧琳寺------分水街西。
02,福善寺------周铁沙塘港村。
03,城隍庙------周铁街。
04,福胜寺------周铁王茂公村。
05,武烈寺------周铁徐渎。
06,潮音寺------芳桥阳山荡。
07,保安寺------屺亭镇屺山。
08,东城寺------高塍街东。
09,化城寺------和桥街。
10,吉祥寺------和桥王母桥。
11,万福寺------和桥福巷村。
12,黄土寺------漕桥街。
13,福山寺------官林都山。
14,临津寺------官林临津村。
15,司徒寺------官林街北。
16,永安寺------官林韶巷。
17,蒋墅庙------新芳街西蒋墅村。
18,荆溪寺------杨巷街南。
19,国治庵------杨巷。
18,崇善寺------徐舍蒋福圩村。
19,雪蓑寺------徐舍洴浰村。
20,梵觉寺------徐舍街。
21,南岳寺------新街。
22,东岳庵------新街。
23,大芦寺------归径寺前村。
24,灵山殿------归径皇问路。
25,南荫庵------川善线龙头村。
26,芙蓉寺------芙蓉寺茶场。
27,善权寺------善卷镇。
28,福源寺------鲸塘烟山。
29,大觉寺------横山水库。
30,崇恩寺------湖父罄山。
31,寂照寺------省庄竹海。
32,潮音寺------大浦街。
33,显圣寺------丁蜀蜀山。
34,福源寺------洑东白泥大潮山。
35,东岳庙------新庄吾泗渎。
36,圆通寺------张渚叶塘路。
37,城隍庙------张渚街。
38,朝阳寺------太华太平村。
39,九峰寺------太华山。
40,澄光寺------龙池山。
41,周王庙------宜兴城区。
42,镜成寺------太华官庄村东。
43,承福寺------杨巷安乐村。
2017年8月,我在宜兴徐舍镇休假。某两日闲来无事,自己驾车从徐舍镇出发往北探寻各寺,依次探访了:崇善寺、善庆寺、荆溪寺、承福寺、永安寺、司徒寺、临津寺、福山寺、化城寺、东城寺,共10座寺院。在此之前,我去过的宜兴寺院有最大最著名的大觉寺,还有龙池山的澄光寺及离徐舍镇非常近的雪蓑禅寺这三座寺院。拍过很多照片,在我的新浪博客中也有相关博文记载。
我非佛门弟子,探寺寻访只是对佛教知识、寺院历史、亭阁建筑、风光景致感兴趣,顺便也可寻访一下水乡宜兴另一个古文化名片——古桥,比如我早前到访过多次的鲸塘古桥。宜兴现存古桥有50多座(网上查询到的),我此次探寺之行还顺便寻访到了芳庄福田桥、高塍西城桥、高塍赋村桥。其它数十座古桥我想有机会还要一一寻访,得抓紧时间,否则说不定什么时候某个古桥就不见了。宜兴自古人文荟萃,出了很多名人,名人故居及名人墓也是可以一探的,名人故居比如徐悲鸿故居、吴冠中故居、周培源故居、潘HanNian故居等,名人墓最有名的要算蒋介石祭拜过的蒋澄墓和岳飞衣冠冢及岳霖墓了。
我这次探寺之行属临时起意,“功课”做得并不充分,所以很多可以去看看的地方,已经近在咫尺了,却因不知信息就错过了。比如到了善庆禅寺,若再往西走走,刚进溧阳界有个“八字桥湿地”,应该是个风光秀丽的地方;再比如我到了杨巷,找到了荆溪寺,却不知杨巷还有个国治庵,我到了都山,从福山寺出来,蒋澄墓其实已经近在咫尺了;还有路过新芳,不知新芳有个蒋墅庙;同样,我已到闸口附近的吴冠中故居却不知附近有个万福寺,从和桥化城禅寺到滆湖边,也错过了王母桥的吉祥寺。
徐舍街上有个梵觉寺,就在河边大桥下,我常从门前往来,却从未进去过,因为这梵觉寺非常小,若没有小小门头上“梵觉寺”三字,路人是极难发现或认为这是个寺院的,院内院外我也从没见过僧人。距徐舍镇很近的祠山寺我也没去过,是因为开始在地图上没有查到,后来车行老G104国道上,看路边的一个指示牌才知道,再看百度地图有个“祠山殿”,应该就是祠山寺吧。
包括这个祠山寺,包括错过的国治庵、蒋墅庙、万福寺、吉祥寺,还有蒋澄墓、八字桥湿地等,下次我再休假时(或许就在这个国庆假期吧),再跑一趟,若时间充裕的话,宜兴北部的屺亭、漕桥、周铁一带,及宜兴南部,我准备都跑一跑,争取把上述宜兴古刹名录中所有的寺庙都跑到。遍访所有寺庙应不算难,因为大都可以在地图上查询到位置,但遍访所有古桥却有点难度,因为以古桥名字在百度地图上查询几乎都查不到,或者也需要一点运气呢。
宜兴旅游资源非常丰富,除了人人皆知的“陶的古都、洞的世界、茶的绿洲、竹的海洋”外,宜兴自古人文荟萃,历史文化深厚,江南水乡古镇特色鲜明,传统手工业与新型工业、生态农业并驾齐驱。我虽不是宜兴人,但因为是宜兴女婿,对宜兴有一定的了解,我觉得宜兴文化底蕴深厚,山水秀丽,资源多样,民风淳朴,是非常宜居之地。到宜兴旅游,不仅只有善卷洞、竹海、大觉寺、宜园等几个地方,买特产,也不仅仅只有紫砂壶、茶叶等。静下心来,多给自己一点时间,走街串巷,山野乡村,开车也好,骑车也罢,说不定有很多地方令你驻足,令你惊叹,令你愉悦,令你沉思。
我就是这样感觉的。
这是我制作的“宜兴(北部)寺庙一览图”。
2017年8月,我以徐舍镇为中心,依次探访了:
崇善寺、善庆寺、荆溪寺、承福寺、永安寺、司徒寺、临津寺、福山寺、化城寺、东城寺等共10座寺院。
(图中其它寺院及宜兴南部寺院我将日后再行探访)
图中:绿色路线是高速公路,黄色路线是省道和G104国道,黑色路线是一般道路;
红色圆点是宜兴及下属部分乡镇村,蓝色三角是各寺院;
蓝色曲线代表宜兴界。——
接下来,我将分篇逐一介绍这十座寺院的位置及探访经历。
【链接】:
【其它】:
村村有菜
2017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