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989年的江苏高考生[2016.05.15]

(2016-05-16 12:03:39)
标签:

高考

江苏

高考减招

1989

杂谈

分类: 生活杂院

  我是1989年参加高考,是吉林省考生。1989年的高考与往年相比有个最大的变化(虽然这个变化在今天看来很正常),就是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往年的“高考前填志愿”,改为“出分数后重新填志愿”,所以,这一年的考生(我不清楚其他省份是什么情况)考前考后填了两次志愿(第一次志愿作废)。

  这对当年考生来说,是件好事,同时也是件坏事。“好事”是因为知道了分数填志愿就心中有数多了(不知为何这种考前填报志愿的政策实施了好多年,也不知现在是不是全国都改变了?);“坏事”是因为特殊原因致使全国大多数高校都减招或更改了招生计划,相当于录取率降低了。

  我想说的其实不是填报志愿的问题,而是因为这两天江苏(主要是南京)发生了民众自发抗议高考减招的事件,联想到自己并有感而发。

  我1989年高考,出分数后重填志愿,考入本省的“长春地质学院”。长春地质学院当时是吉林省的五所重点大学之一,另四所分别是:吉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不过如今的大学合的合、并的并,很多学校的名字已成了历史追忆。虽然长春地质学院是重点大学,但由于是不讨好的地质类高校,所以入学分数并不高,基本只要过了本省本科线并报了这所学校(也有很多没报但也被“抓”来的),差不多都能入学。

  那时全国高考除了北京、上海、广州等几个地方,全国是统一一个试卷。1989年吉林省本科理科录取分数线是492分(满分是710分,7科)。我们这系这届共招生九十余人,来自全国各地。后来陆陆续续慢慢地得知了一些情况:

  一、我们吉林省考生的分数大多在490多分。
  二、有不少来自西北省份的同学,比如新疆、青海、甘肃,他们的分数普遍要比我们低一些,但问题不在分数,而是他们当中有个别人的老家并不在西北,而是江苏、安徽等。
  三、也有来自江苏、山东、湖北的同学,他们的分数比我们吉林省的高出一大截,尤其当知道一位来自江苏的同学高考分数是555分时,简直令我们目瞪口呆,这个分数在吉林省不是北大清华的料嘛。

  那个时候的我们只是知道了这些情况而已,除了当时羡慕一下西北同学、惋惜一下苏鄂同学之外,很快就融合在一起享受大学生活了,没有分数差别,没有地域概念,更没有去深入讨论什么“教育体制”、“教育公平”问题。只是潜意识里认为,我们的祖国无论做什么、无论让我们做什么,都自有她的道理,都是为了我们,都是为了人民。

  二十七年的光阴,由于我的孩子尚小,始终没怎么关注高考,没怎么关注教育体制和教育公平等问题。只是因为孩子要幼升小所面临“学区”、“学区房”、“择校”等,才多多少少思考一些问题,感慨如今的孩子不容易的同时,感慨国家的现状与未来。

  近日江苏及南京的抗议高考减招事件,发展为一个“事件”,说明了压抑与爆发的关系,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令我疑惑的是,快三十年了,还没有进步,还没有改变呢?

  此时我想起我曾看过的一部电影,伊朗的《黑板》。

  最后再说说我那考了555分的江苏同学,1993年他大学毕业后分配在江苏扬州工作,2000年出差在陕北,野外施工时因车祸不幸去世。他生于1998年的儿子今年高考。


村村有菜
2016-05-1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