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平衡式家庭教育法》讲座——王占郡

(2008-10-27 16:02:37)
标签:

信息快车

杂谈

分类: 公告栏

某家长提问: 

   “现在大家都在讲女孩子要富养,男孩子要穷养,所以很多人都把孩子放到农村去,让他们经历苦的教育;但我听说还有这么一种方式,招行有一个金葵花为钻石级的客户搞了一种夏令营,不是把孩子放到农村去,他们组织了几个钻石级客户的孩子去了一趟欧洲,专门去参观和体会贵族式的生活、皇室般的生活,让他们知道什么叫教养,什么叫修养,什么叫贵族生活,让他们知道这才是美好生活,激发他们更强烈的靠近这种生活的精神。

    我想问一下王教授,到底我们该让孩子学习一些农村孩子很苦,很不容易,还是让我们的孩子去到更好的、更有文化的、更有修养含量的地方去,让他们知道有比那儿更好的,我们还没有达到的生活,为我们更好的生活去努力,还是说我们只停留在现在,我们挺好的了,我们挺知足的了,我们应该很感恩的了,很多孩子还不如我们,他们连水龙头都没有见过,连一分钱都要不到。

    到底应该怎样教育孩子?我总觉得应该让孩子往更高的方面去,让他更有动力,如果总让他去农村经受锻炼,我总觉得锻炼他的筋骨并不是最重要的,锻炼他的意志才是最重要的,难道让他背个菜篓,让他去种个地,喂个猪,他觉的他有意志了,他就能够继续感觉到韧劲了吗?”

 

    此段话来源于一位家长在听完王占郡教授的《平衡式家庭教育法》讲座后,提出来的家庭教育困惑。

 

王教授解答:  

    人的生活动力有两个来源,一个来源是追求幸福,另一个来源是逃离苦难,人只有这两个动力能够使我们努力地去改变生活。对于现在条件比较好的孩子应该用哪一个方面呢?我认为这两种方法要结合起来,我觉得还是幸福的在先,苦难的在后。你刚才的观点不错,确实我们不能让孩子去体验生活当中太多阴暗的东西,我们要把孩子的心扉打开,让更多的光明进去,让孩子看到生活的希望,但是我们要告诉他生活的方向和生活的责任。所以当我们把孩子送到国外,这可以有一种前沿的力量,让他去追求幸福,这也是一种动力;但另外一方面,让他逃离苦难也是一种动力,很多家长在家里营造出一种我们即将没钱了的感觉,效果就不错。

有一个以色列的母亲叫沙拉,是单亲母亲,她把孩子带到以色列去,跟孩子说我们即将没钱了,三个孩子帮她卖春卷,最后卖出花样来了,后来三个孩子每个人都自己算帐,家里面算成本,卖出多余的钱都归自己,当三个孩子用自己的钱争着为家里付帐单时,妈妈说我眼泪都下来了,孩子离走向社会、离真正的成人不远了。妈妈的老二叫杰瑞,杰瑞在打工时,一天可以挣一些钱。突然有一天他在打工时看到窗外有一辆非常漂亮的跑车,一个男孩儿带着一个非常漂亮的女孩儿,坐着跑车从那里下来,进了咖啡厅,当时他第一个反应就是这真是我一生要追求的目标,但我算了一下,我要在面包房里打一辈子工也到不了那个程度,结果他就自己开始攒学费,攒了学费之后上大学。这个例子表明逃离苦难和用幸福去吸引我们的孩子是同样必要的。

最后说到女孩儿和男孩儿的问题,这个问题我觉得没有那么明显的差距,都可以用这样一种方式,总体来讲,男孩子也不能让他过的苦哈哈的,应该是让孩子在充分体会生活美好的同时承担生活的责任,要在快乐当中去折磨孩子。

 

朋友们,如果您对王教授的《平衡式家庭教育法》讲座感兴趣,可直接回复本博文参加报名!平衡式教育研究中心会通知您本周讲座的时间和地点并获得免费入场券!

 

 

 

 

                                                    平衡式教育研究中心         

                                                联系电话:0755--2645268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