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和上司到底哪里不一样zt

(2008-12-04 20:39:46)
标签:

人生

杂谈

曾经有好心的受访者, 掏心掏肺地告诉我: 上司和下属合乎规则的关系应该像小舅舅和侄子, 夹杂在亲与不那么亲之间, 长辈又不那么长辈之间;我也曾经遇到那些信誓旦旦可以和上司出去泡吧、甚至出生入死的年轻人。我不知道谁的话更加可信, 我只知道, 如果人情可以变化, 那么“阶级”不会,从阶级论看跟上司的关系, 不失为一个面对现实的好办法。

 

  《职场》杂志在今年3 月底, 开了一场庆祝一周年生日的庆典。为了这场庆典, 我忙得肝脑涂地, 其他同事也一样, 还有顶头上司, 嘴上的燎泡起得触目惊心。作为活动“名义”策划人,在活动的当天凌晨, 我准备放弃睡眠回到办公室准备最后的材料, 正好顺道搭上司的车。我们从对活动的不安谈到我失眠, 从我失眠谈到上司失眠,然 后谈到上司的失眠和我的失眠差别何在。

 

  在车子即将抵达办公楼的时候, 整个话题突然发展得玄妙起来。上司说:“实际上每一个员工要做的就是尽力展现自己, 让自己成为组织中最长的那个板,显示自己的不可替代性, 但是作为上司, 要做的却是维持一种平衡, 这种不同是不能调和的。”

 

  听起来很让人挫败是吗?实际恰恰相反,正是这种不同让你和上司好像太极中的“阴”和“阳”,成为紧紧衔住的切口。

 

  阶级区别之一—责任

  “没 有想 到的 事情 你也 应该 想到。”谁叫你是上司呢? 对吧。

  组织里的事情, 实际到了上司那个节骨眼上, 所有的事情都没有办法准确地找到责任人了, 因为这件事已经涉及了太多层级。上游地带是一坨混沌所在,这也就意味着 ,上司只有为自己的控制不周密而买单。

  一个员工如果工作业绩不理想, 他很容易找到类似士气低下、公司转型艰难之类的原因。他们不会觉得是自身的问题, 因为他是基数。但是老板难逃责难, 组织的问题就是他的问题……

 

  阶级区别之二—解决问题

  下属和上司的另一个不同就是,一个处理“收敛型”问题, 一个处理“发散型”问题。前者类似于3+4=?,后者类似于???=7,甚 至有 可能 是???=?。所 以谁 要计算得多一些, 不难发现。

  而且在处理问题的时候, 下属偏向于找到正确的问题, 因为正确的问题是唯一的、可衡量的、可以用来表功的。而上司偏向于找到有效的问题,因为有效的才是能救命的。

 

  阶级区别之三—尴尬地位

  大多数人在儿童时期,都被灌输了“父母有答案”的认识;学生时代,都被灌输了“老师有答案”的认识;进入工作中,也必定会认为“上司有答案”。他们都天然地认为,“上面的”有办法,而最后,一旦发现“上面的”并没有一切答案时, 又会倾向于以不屑的态度、不服从的面孔对待这些人。

  阶级融合点—保持相同视线

  知道了以上这些不一样, 也就知道了上司的逻辑。

 

  只关注老板的作为, 只能证明你是一个丧失重点的旁观者。你应该顺着他的目光 ,看到组织内部的信息, 看到竞争对手的信息,你需要直白并善意地表现自己的忧虑和担心。如果你把自己的每一步举措, 都逆着老板的视线指向他, 那就完全错误了。这和我们前面所谓的“潜望”没有关系, 潜望是预测性的, 而逆着老板的视线观察他 ,是投错石头问错路。

 

  所有觉得事不关己的人都可以停下, 你不能, 因为停下, 就意味着你从他的身边越离越远。

  不过最后我要忠告一句, 顺着老板的视线, 可别幻想自己就是老板。If you are not boss, don’t be bossy。

  “上浮”并非越俎代庖, 当然更不能颐指气使。尤其在项目制团队这种“特殊”组织中, 面对不同概念但同时存在的几个上司, 有限度讲技巧的“僭越”,反而会融洽上下关系,提高整个团队的战斗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