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自动报警设计规范强条(GB50016-2014)
(2016-12-13 16:45:47)
标签:
564994462李勇(gb50016-2014)火灾自动报警设计规范 |
分类: 消防规范与施工方案 |
——也就是说,每条总线回路最多可连接180个设备(是指连接的设备,不是指编码地址数量)。
注:原规范5.1.2条:“火灾报警控制器容量和每一总线回路所连接的火灾探测器和控制模块或信号模块的地址编码总数,宜留有一定余量。”
——也就是说,从弱电井端子箱需要分回路引出报警线路,每条线路上最多串接32个点。穿越防火分区时的线路宜从弱电井单独引出回路。短路隔离器宜集中设置在弱电井接线端子箱内,穿越防火分区处,可暗敷设短路隔离器的过路盒。
——也就是说,避难层之间的火灾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和模块等设备应单独配置火灾报警控制器(笔者理解为同一台报警控制器的输出回路,不应跨越避难层)。
——软启动是否可以,未提及。较好的处理方法是:35KW以下可直接启动,大于35KW宜采用降压启动(星型——三角型,应放2根管子到水泵,如为1根管子,管径应放大,要考虑2根电缆或7根电线从控制柜到泵)。
——也就是说,新规范明确:需要配置图形显示器。
注:原规范5.2.3条:“系统中应设置一台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和两台及以上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或设置一台火灾报警控制器和两台及以上区域显示器。系统中应设置消防联动控制设备。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或火灾报警控制器,应能显示火灾报警部位信号和控制信号,亦可进行联动控制。”
——也就是说,水管井、空调井等处可不考虑设置探测器(有条件还是设置好些)
注:原规范4.2.3.条:“走道、坡道、管道井、电缆隧道、建筑物闷顶、夹层”应单独划分为探测区域。
——也就是说:监控室等可以和消防控制室合用,只要内部做出分隔就可以了。
——也就是说,消火栓按钮不需要直接启动消火栓泵,只是将信号传至消防控制室(原先的方法容易误动作启动消火栓泵)。
注:原规范6.3.2条:“消防控制设备对室内消火栓系统应有下列控制、显示功能:控制消防水泵的启、停;”
——也就是说,是由消防中心联动控制,不是由设备附近的探测器联动控制的,探测器输出的信号只是作为联动的触发信号传送给消防控制室。
——也就是说,防烟、排烟风机应为单独控制线路(多线制必须要有)。
注:原规范6,.3.1.2条:“消防水泵、防烟和排烟风机的启、停、除自动控制外,还应 能手动直接控制。”
——也就是说,疏散通道上防火卷帘门两侧,除设置感烟探测器外,每边必须设置2只感温火灾探测器。
注:原规范6.3.8.1条:“疏散通道上的防火卷帘两侧,应设置火灾探测器组及其警报装置,且两侧应设置手动控制按钮;”
——也就是说,电梯机房内电梯控制箱处应该设一个模块以及一个消防电话分机。电梯五方对讲主机宜设置在消防控制室(也可解决轿厢内与消防控制室的通话)。
注:原规范6.3.1.9条:“消防控制室在确认火灾后,应能控制电梯全部停于首层,并接收其反馈信号。”
注:原规范5.5.条:“未设置火灾应急广播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设置火灾警报装置。每个防火分区至少应设一个火灾警报装置,其位置宜设在各楼层走道靠近楼梯出口处。”
16、第4.8.8条:“消防应急广播系统的联动控制信号应由消防联动控制器发出,当确认火灾后,应同时向全楼广播”。
注:原规范6.3.1.6条:“二层及以上的楼房发生火灾,应先接通着火层及其相邻的上下层;首层发生火灾,应先接通本层、二层及地下各层;地下室发生火灾,应先接通地下各层及首层;”
——应急灯具自带蓄电池时,在应急照明配电箱内完成强制切换,可满足要求。
——也就是说,地下车库宜选用感烟探测器,而不是感温探测器。
注:原规范7.2.5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场所,宜选择感温探测器:相对湿度经常大于95%;无烟火灾;”
——也就是说,10000人以上公共场所,K宜取0.7~0.8;2000~10000人公共场所,K宜取0.8~0.9;500~2000人公共场所,K宜取0.9~1;其他场所,K取1。
注:原规范5.2.2.4条:“当用一台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或一台火灾报警控制器警戒多个楼层时,应在每个楼层的楼梯口或消防电梯前室等明显部位,设置识别着火楼层的灯光显示装置。”
注:原规范5.5.2条:“每个防火分区至少应设一个火灾警报装置”;5.5.3条:“在环境噪声大于60dB的场所设置火灾警报装置时,其声警报器的声压级应高于背景噪声15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