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教学案例及反思
(2009-09-03 22:10:51)
标签:
杂谈 |
分类: 我们的案例 |
孙艳华
【教材分析及处理】
观察蚂蚁有两条途径,一是在自然状态下进行的观察,另一种是在课堂上观察。在自然状态下的观察更接近科学观察,更值得提倡。但由于本课的特殊性,只能选择在课堂上观察蚂蚁。课堂上观察蚂蚁,为了不让蚂蚁到处乱爬,设计把蚂蚁放昆虫盒里观察。为了让全体学生都能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在教学时还选用了一些蚂蚁生活的场景视频资料让学生观看, 弥补不能到室外观察的缺憾。安排环节让学生感受蚂蚁的神奇、有趣和可爱,则是为了培养学生室外观察蚂蚁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进行在自然状态下的蚂蚁的观察。
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是本课的重点。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老师除了在观看视频过程中,有意识引导学生汇报蚂蚁的觅食、搬运、排队等活动,还选择组织学生看教科书第35页下面的图,让学生弄清两只蚂蚁在干什么?它们在怎样交流信息?在学生的观察过程中,老师相机提出一些问题,如蚂蚁是怎样找到行进路线的?这样帮助学生解疑,加深学生对蚂蚁生活习性的了解。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蚂蚁有自己的生活习性,适应陆地上的生活。
2、蚂蚁的身体分成头、胸、腹三个部分,头上长有触角,胸部长有6只脚。
过程与方法:
1、用图画尽可能准确地画出蚂蚁的身体。
2、想办法解决观察过程中的问题,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观察研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
以细心、小心的态度观察蚂蚁,爱护小动物,珍爱生命。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教师:(出示幻灯1
学生:想弄清楚蚂蚁为什么力大无穷?想弄清楚蚂蚁是怎样觅食的?
教师:(副板书记录学生发言:力大无穷、怎样觅食)蚂蚁力大无穷跟它的身体结构有关。(板书
教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两个问题。
【评析】导入环节紧扣身体结构和生活习性两条主线。
二、组织学生分组观察蚂蚁的身体
教师:因为蚂蚁的身体非常弱小,很容易受到伤害。为了不伤害蚂蚁,观察前请大家注意观察要求。(出示幻灯2
学生:分组观察蚂蚁的身体
教师:读得真好听。下面请组长到老师这来领昆虫盒和放大镜。请大家安静仔细地观察昆虫盒里蚂蚁的身体,按要求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教师:观察完了就按要求画蚂蚁的身体,看哪一组画得最好。
学生:(边观察边画蚂蚁的身体)
教师:画完没有?画完了请组长把昆虫盒和放大镜收起来交给老师。
教师:谁先来向大家介绍一下观察到的蚂蚁的身体是怎样的?这位同学。到前面来说。
学生:(结合投影图片介绍)我观察的蚂蚁的身体分成头、胸、腹三个部分,头上长有触角,胸部长有三对足。
教师:说得真好。掌声鼓励。还有没有想说的?(继续请学生说,强化)
教师:(出示幻灯3
【评析】观察蚂蚁过程中要求学生爱护小动物,珍爱生命。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学生观看视频,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
学生:(观看视频,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
教师:这段视频讲了蚂蚁的哪些生活习性?
学生:(讨论回答)讲了蚂蚁是怎样搬运食物的。
教师:(板书
学生:蚂蚁用夹子搬运食物,是个大力士。
教师:(师相机在黑板上进行板书,先后顺序可变)除了讲蚂蚁怎样搬运食物,还讲了什么?
学生:还讲了蚂蚁喜欢排队行进。
教师:(板书
学生:蚂蚁在行进的过程中会分泌一种信息素。这种信息素会引导后面的蚂蚁走相同的路线。
教师:视频还讲了什么内容?
学生:还讲了蚂蚁是怎样传递信息的。
教师:(板书
学生:蚂蚁用触角来传递信息。
教师:他们的回答对吗?我们再来看视频。(师重放或分段放视频)。(48秒)这里讲的是搬运食物。(1分15秒) 这里讲的是排队行进。(1分48秒)这里讲的是传递信息。
【评析】重放视频是为了让学生看得更仔细,对蚂蚁的生活习性了解得更清楚。
四、进一步观察蚂蚁,弄清蚂蚁究竟是怎样交流信息的
【评析】之所以要对蚂蚁作进一步的研究,是因为蚂蚁怎样交流信息是一个难点,这样做是为了突破难点。
教师:(出示幻灯5
学生:想。
教师:答案是这样的。(出示幻灯6)
教师:关于蚂蚁交流信息,书上也有介绍,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书35页最后一段。一起来读这一段。
学生:蚂蚁在行进的过程中,会分泌一种“信息素” ,这种“信息素”会引导后面的蚂蚁走相同的路线。如果我们用手划过蚂蚁的行进队伍,干扰了蚂蚁的“信息素” ,蚂蚁就会失去方向感,到处乱爬。所以,我们不要随便干扰它们。
教师:蚂蚁就是这样传递信息的。这节课一直都是老师在向大家介绍蚂蚁。现在我想问一问:有没有同学有关于蚂蚁的介绍想告诉大家?这位同学,你来。
学生:蚂蚁为什么力大无穷
教师:你真棒。还有没有想介绍的?
学生:为什么不同窝的蚂蚁会打架
五、学生感受蚂蚁的有趣和可爱
【评析】安排环节让学生感受蚂蚁的神奇、有趣和可爱,是为了培养学生室外观察蚂蚁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进行在自然状态下的蚂蚁的观察。
教师:先来看蚂蚁的有趣。(出示幻灯7
教师:蚂蚁放牧蚜虫。蚂蚁怎么会放牧蚜虫?还是一起来看答案。(闪出幻灯)蚂蚁放牧蚜虫
教师:蚂蚁放牧蚜虫,原来是为了蜜露。蚂蚁真是有趣。了解了蚂蚁的有趣,我们再来欣赏蚂蚁的可爱。(出示幻灯8 图片:蚂蚁)
六、课外延伸
教师: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这节课我们学了哪些内容?
学生:(对照板书)弄清了蚂蚁的身体结构,了解了蚂蚁的生活习性。
教师:蚂蚁的身体结构是怎样的?
学生:蚂蚁的身体分成头、胸、腹三个部分,头上长有触角,胸部长有三对足。
教师:蚂蚁有哪些生活习性?
学生:蚂蚁用夹子搬运食物,是个大力士;蚂蚁喜欢排队行进,不会迷失回家的路;蚂蚁用触角来传递信息。
【评析】先小结本课所学内容。
教师:说得真好。因为蚂蚁有趣可爱,充满神奇,所以老师希望大家和蚂蚁交朋友。希望大家课下多去看看这个朋友,多去观察观察蚂蚁。
教师:老师这里有一个作业。这个作业希望大家课下去完成。(出示幻灯9)
【评析】因为在自然状态下的观察更接近科学观察,所以要求学生课下进一步观察蚂蚁。
【教学反思】
教学中所有问题老师都不给出答案。通过提问,观察,探究等形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寻求答案。并在观察,思考,探究的过程中形成一种实事求是的科学的学习态度,摸索出一套优质高效的学习方法并加以运用。
教学时通过让学生听,让学生看,让学生说,让学生画,让学生想,培养学生的动眼,动耳,动口,动手,动脑能力,全面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真正实现课堂为学生服务。
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去进行学习。
教学中教师适时进行小结,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巩固记忆,加深理解。
2009年6月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