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示范校申报材料
(2009-09-03 21:59:45)
标签:
综合实践活动科技活动杂谈 |
分类: 科学教育动态 |
一、
学校按照省中小学课程计划,我校坚持开齐、开足科学、科技活动课程,做到教材、时间、人员三落实。学校设有一名专门负责科技教育的副校长和一名教学主任,一批科学、科技活动具体责任老师;学校有完善的管理和奖励制度,极大的激发了科学教师及科技辅导教师的积极性。每年区、校科技节学校都成立以校长为组长,以副校长、教学主任、德育主任等为副组长以及相关教师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而且每次活动都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和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案,以确保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
作为省综合办学实力50强学校,我们在科技教育方面的宗旨是:使学生感受科学、亲近科学、相信科学、崇尚科学;让学生了解更加广泛的科学知识,理解科学技术对人类和与社会发展巨大的推动作用,并初步形成对科学、技术、社会的正确理解;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更广泛的参与科学的机会,使学生亲历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获得多方面的体验,得到科学家高尚思想和情感的熏陶,从而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以及与人合作、不断进取的精神。
二、合理使用资金,加大投入,提高科技教育实力,夯实科教基础。
1、加大信息技术硬件建设力度,构筑师生互动平台。
为了把学校建成信息交流、资源共享的平台,我校加大了信息技术建设的力度: 2004年,学校依托建新综合教学楼和改造旧教学楼工程,对校园网络进行了升级,系统采用目前先进的千兆以太网交换技术,楼宇之间采用光纤线路进行千兆骨干网连接,学校内部校园网络体系已初具规模,学校建有校园网络系统、双向闭路电视系统、小红帆电视台;教师办公室配备了计算机, 各教室逐步配备电脑, 预计二年内实现教师一人一机。学校重视师生信息素质的培养,经全员培训,全体师生的信息素养得到较大提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革教育教学、用信息科技手段整合其他学科的教学已成为我校教师的自觉行为,一支完备的教育信息化的骨干队伍、一支具有较高的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的教师队伍、一支能在学习中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的学生队伍正在形成,学校正稳步向着实现数字化教育服务的方向发展。校园网站已成为在网络环境下教育教学与信息科技整合的师生互动平台,干部----教师----学生进行信息交流资源共享的平台。
2、以科技活动小组为龙头、实施三级科技教育方式。
第一级:全体学生通过参与校内科普宣传、科技节、探究式学习等常规科技活动,提高基本的科学素养;
第二级:通过科技活动小组,组织全校学生听科普报告、参与科学探究、社会调查、引导他们走近科学,为科技发展培养接班人;
第三级:从前两级学生中选拔出优秀的科技幼苗参加国际、国家、省、市各级科技比赛,为他们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
三、铸科教品牌、全面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1、以信息技术为主轴,全面带动科技教育发展
2003年我校参加了“湖北省中小学机器人竞赛”获灭火比赛一等奖、三等奖,轨迹比赛一等奖;参加“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获常规比赛项目2枚铜牌;参加在澳门举行的“大中华区青少年机器人世界杯预选赛”获足球殿军取得了世界杯的参赛权;参加“全国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获机器人足球比赛银牌、灭火比赛铜牌各一枚; 2004年6月28日-7月8日参加了葡萄牙首都里斯本举行的第八届ROBOCUP JUNIOR(青少年机器人足球世界杯)竞赛,荣获了小学组季军,博得了外国友人的交口称赞,为武汉市的教育事业在国际上赢得了很高的声誉,树立了光辉的形象。
陶红艳、赖珺老师辅导的网页制作项目多次获省市一二等奖。余泽斌老师指导计算机知识大赛多次在省市获一二等奖。于杰、方婧老师指导的数码摄影项目多次获省市一二等奖。全面调查,我校98%的学生都会操作计算机,在余波、赖珺老师的指导下还有大量的学生会制作网站。信息技术教育以成为我校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我校通过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综合实践课、探究式学习、学科教学等开展科技教育,固定活动时间和大型活动相结合,努力为学生搭建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平台,从而增强学生科技意识和科学素养,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科学精神。
目前我校拥有“机器人”“计算机”“科幻画”“环保”“综合实践”“头脑奥林匹克”“航模”“空模”“车模”“建筑模型”“数码摄影”等各类兴趣小组。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3、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全面开展科技教育
综合实践活动是我校又一个亮点。学校领导在这一块也投入了大量的财力人力。学校拥有一大批积极上进、勇于创新的综合实践老师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李艳老师指导的活动“让流动的彩虹更加绚丽——长江水污染的调查”在全国综合实践活动展示评比中获优秀活动奖;田洁老师指导的活动“阳光行动——学会购物”获全国二等奖;程琼老师指导的活动“我给武汉交通把把脉”获省创新大赛一等奖;晏莉、刘捷飞老师指导的活动“手拉手共享阳光”获省创新大赛二等奖;许斗、刘捷飞老师指导的活动“环保地球村”获市综合实践活动一等奖。耿良君老师指导的活动“亲近母校——育才二小”获市综合实践活动一等奖;邬丽恒老师指导的活动“黄孝河路的变迁”获市综合实践活动一等奖;李妍老师指导的活动“注意交通安全”获市综合实践活动二等奖。李艳老师指导的“沙漠逃生”获市综合实践活动一等奖。
在综合实践活动主轴的承载下,我校的“科幻画”“环保”“头脑奥林匹克”“航模”“空模”“车模”“建筑模型”等活动各自都取得悦人的成绩。车模连续三年获省团体、个人一等奖;空模连续两年获市区一二等奖;头脑奥林匹克连续三年获市二三等奖;建筑模型连续四年获市区一二等奖;科幻画连续五年获全国“双龙杯”一二等奖。我校还参加了市中小学生创新素质挑战赛获得优秀组织奖;连续参加市中小学生探究大赛获奖学生在市区名列榜首。
四、
近几年,我们打开校门,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积极组织学生参与了科技文化、城市交通、环保、商业、农业等领域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到黄陂谦森岛庄园,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赵发所一起栽下果苗、对绿色许下诺言;听全国政协委员吴天祥讲述新时代楷模的故事;参加全国计算机知识竞赛;参与东湖的水质调查;进行中西快餐的对比;提出改进武汉交通之我见;巧治“牛皮癣”建议等等。在实践活动中涌现出“小交通局长”——张海宁、“报业大王”——王越、“网络高手”——石沛扬等一大批小人才,学生参与面达到了学校总人数的90%以上,形成有价值的调查报告200多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