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类文化的瑰宝——敦煌莫高窟(1)

(2017-09-10 16:38:45)
标签:

莫高窟

敦煌

佛教文化

世界文化遗产

旅游

分类: 感悟人生
http://s7/mw690/001DODOmzy7e84MBeYe26&690


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开凿于敦煌城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的崖壁上,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莫高窟前临宕泉,东向祁连山支脉三危山。南北全长1680米,现存历代营建的洞窟共735个,分布于高1530多米高的断崖上,上下分布14层不等。分为南、北两区,其中南区是礼佛活动的场所,各个朝代壁画和彩塑的洞窟492个,泥质彩塑2415多身,壁画4.5万多平方米,唐宋时代木构窟檐五座,还有民国初重修的作为莫高窟标志的九层楼。莲花柱石和舍利塔20余座,铺地花砖2万多块。北区的243个洞窟(另有5个洞窟已编入北区492个号中),是僧侣修行、居住、瘗埋的场所,内有修行和生活设施土炕、灶坑、烟道、壁龛、灯台等,但多无彩塑和壁画。

1961年,莫高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与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

隶属于莫高窟研究院的解说员一般不能称为“导游”,他(她)们的解说非常专业,有很好的专业研究基础。在参观莫高窟的过程中,解说员们说得最多的,就是某个窟,某幅洞窟绘画所处的年代,以及与这个年代相关的社会和宗教知识。所以,参观莫高窟,也是一次绝好的学习机会,受益匪浅。

这里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只有在网上官网预约莫高窟参观门票的游客,才有机会观看关于莫高窟的两部数字电影,看到专门选择轮换开放的参观区域洞窟,享受到如此专业的解说服务,然后又能继续与那些持“应急票”的游客一起参观其余开放的洞窟。

在莫高窟,虽然游客可以携带手机、相机进入洞窟,但却是绝对禁止拍照的,每个洞窟中都有专业的保安在守卫和制止那些偷拍行为。所以,我能在下面展示的,都是洞窟外围的照片。至于里面有多么神奇,应该是各位博友亲历亲为去探究了。不过,随着这个博客的连载继续,兴许会有意外,有惊喜哦!——留个悬念。


    莫高窟的几百个洞窟实际上是开凿在河谷边的悬崖峭壁上的,长久以来,为了保护这些洞窟,人们在不断努力中。眼前的树林实际上栽种在河床边,透过树林,你看到是人们加装在洞窟外面的保护建筑和参观通道。

http://s3/mw690/001DODOmzy7e84VtPKG42&690
http://s14/mw690/001DODOmzy7e84VG0vb4d&690
    在中国的很多旅游景点,你都会看到这样佛教道教并存的和谐场景。

http://s13/mw690/001DODOmzy7e84VV668dc&690
http://s13/mw690/001DODOmzy7e84WgyPGac&690
http://s3/mw690/001DODOmzy7e84WDmAq12&690
http://s5/mw690/001DODOmzy7e84WZ228c4&690
这个洞窟今天没有开放。
    第324、323、325洞窟。通常,323是主洞窟,在进洞的正面,比较大,而洞中的两侧,各开凿了两外两个小洞窟。

http://s7/mw690/001DODOmzy7e84ZPmVU16&690
http://s13/mw690/001DODOmzy7e8507nIM5c&690
http://s3/mw690/001DODOmzy7e850snaa52&690
http://s8/mw690/001DODOmzy7e850GGrB67&690
    注意照片中,洞门建筑原本是没有的,洞门上方的绘画就直接暴露在自然环境中,历经百年,甚至千年,仍然风采依旧!

http://s10/mw690/001DODOmzy7e850YR3H39&690
http://s13/mw690/001DODOmzy7e86bQU3O1c&690
http://s10/mw690/001DODOmzy7e86cciZrc9&690
http://s9/mw690/001DODOmzy7e86cxOd2e8&690
除了欣赏讲解员的精彩解说,游客还可以用手机扫描二维码,获取关于当前洞窟的详细解释。

http://s15/mw690/001DODOmzy7e86cM4sS8e&690
    每个洞窟的开凿和建设,通常是由当时的供养人(金主,也许是某个家庭或者家族)提供资金雇人进行的。但是,随着年代的发展,洞窟也可能易手,得到继续的维护甚至发展。而这张陈列在洞窟内部的照片,说明由后来(现代)的友人,有些还是国际友人,提供资金赞助,帮助开展敦煌的保护事业——令人感动!
    为保护洞窟中的绘画和文物,洞窟是有选择地分别开放的,如果仪器设备有警示,则相关洞窟会暂停开放。

http://s10/mw690/001DODOmzy7e86drx6F59&690
    当年(当然是古代),那些很有钱的洞窟供养人也会出资,给心爱的洞窟建设门脸,精心装饰和保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