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科学的发展,以计算机、多媒体、通讯、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在改变着人们的工作、生产、学习和生活方式从而对造就跨世纪的新型人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计算机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不仅是因为它是整个信息教育的第一步,更为关健的是它的成败直截全面实施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兴衰乃至与整个中华民族整体素质息息相关。所以教学中勿必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以信息处理为主线,注重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四年级学生通过四年的信息技术学习已经掌握了很多专业知识,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明显提高,具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具备了相当的信息技术素养,也为开展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奠定了基础。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大都非常喜欢计算机,他们的强烈探索热情会使没有组织的课堂完全乱套。
我们学校的有一部分学生来自经济条件较差的农村,一部分来自乡镇,还有一些来自城市。来自农村的学生,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有很多学生都没摸过电脑,因此连计算机的基本操作都不懂,但是他们对计算机这种先进的信息技术工具一般都表现出很大的兴趣。一些来自乡镇的学生,虽然接触过计算机,但由于设备不足,因此他们很多只是懂得一些简单操作,而且不是很熟练。而很多来自城市的学生,从小家里就配有电脑,他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相对要高些。在信息技术掌握能力上,有的学生一点即通,而且能举一反三,应充分发挥他们的领头羊的作用;但部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较弱,需反复练习。本学期应加强学生基本操作能力的培养,尽量让学生多上机操作;给予优等生发挥的空间,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尽量改变两极分化的状况。
在教学中采取情境设置的方法,激起学生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结合一个个的任务由浅入深进行学习。另外,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自主合作的学习过程中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并使用考核表,对每节课、表现好和作业优秀的同学给予鼓励,对不认真的学生加以教育。学会的同学可以当小老师帮助不会的同学。小范围举行电脑作品比赛,把优秀的作品上传至学校网展示。教学过程中不断渗透着对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和德育内容。主要采用模仿法、榜样法、自主管理法进行教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