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概况及师资力量

(2009-06-22 22:28:06)
标签:

华师

教育科学

考研

教育

分类: 教育学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概况及师资力量 

学院概况

   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华南师范大学“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院系,是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和教师教育中心。学院历史悠久,前身是1933年建校的广东省立勷勤大学师范学院于1935年增设的教育系。1951年,南师范大学教育系成立,经过院系调整后,它集中了原中山大学师范学院及华南联合大学教育系等多所院校的师资,力量雄厚,鼎盛一时,著名的教育家罗浚、汪德亮,心理学家阮镜清,教育学家叶佩华、朱勃等众多名家、名师先后在此执教。1996年,根据国家“211工程”建设的需要,华南师范大学成立了“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学院涵盖教育系、心理学系、电化教育系、教育科学研究所、课程教材研究所和高等教育研究室等单位。

 

2000年1月,新的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正式成立。新教育科学学院由原教育系、心理学系、教育科学研究所、课程教材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室5个单位重新组合而成。

现任院党委书记吴发科、副书记刘科荣,院长扈中平,副院长卢晓中、张卫、姚文忠,院长助理任旭明。

   学院现有教育学系、心理学系等5个教学学系和教育科学研究所等7个研究机构,形成了本科(含本科函授)——硕士(含教育硕士)——博士——博士后等多个层次的办学体系。

目前,学院全体教职工正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的建设中,为早日实现把我院建设成为在国内居先进行列,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教学科研型学院而努力奋斗。

 

师资力量

 

 

    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学院师资队伍力量强大,形成了老中青相结合的学术梯队,是一支充满活力、具有持续不断进行高水平教学与科研能力的学术队伍。教师中既有全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心理学家,也有年轻的知名学者。现有教师100人,其中教授46人(含博士生导师23人),副教授41人,讲师10多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有65人;教师来自国内外20余所名牌大学,学缘结构优化。

 

 

科研实力 

学院具有雄厚的科研实力和浓厚的学术氛围,承担了国家自然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重大科研课题100多项;多次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学院对外学术交流活跃,在科学研究与研究生的联合培养方面,长期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日本、德国、香港等国家与地区的高校进行学术交流和合作办学。雄厚的科研实力和浓厚的学术氛围为高层次、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坚实的平台。

办学条件 

 

学院拥有功能较齐全的教育学实验室和心理学实验室,有一批先进的仪器设备;拥有中文、外文两个资料室,藏书共1万多册,其中资料期刊200多种。学院现主办《小学德育》(教育部委托主办)、《现代教育论丛》、《中小学教材教法》3种杂志。

实验室简介

教育科学学院实验室由教育学实验室和心理学实验室两个学科实验室组成,面积共1306平方米。学院实验室现有固定资产总值1200多万元。

教育学实验室是国内率先创办的课程与教学实验室,建立了中等规模的现代课程与教学资源库,包括远程资源库和本地资源库两部分;开发“课程与教学”资源平台,既供学生进行课程与教学资源开发实验用,也供教师和研究生进行新课程开发用;并建立“数字化微格教学反馈评价系统”,用于教学实验以提高学生教学技能。

心理学实验室由认知神经科学实验室、脑功能成像磁共振实验室、语音分析实验室、视觉信息认知加工实验室、多功能认知实验室、行为观察与人员考核实验室、音乐疗法实验室、生物反馈与心理训练实验室、心理度量与心理测量实验室和基础教学实验室共10类不同研究方向与实验技术风格的28间实验室组成。拥有BP128导ERP事件相关电位脑电仪、32导动态脑电仪、核磁视听刺激呈现系统、数字录音与语音分析系统、EyeLink1000眼动仪、EyeLinkII眼动仪、E-Prime认知测试系统、行为观察与分析系统、音乐疗法系统、无线蓝牙生物反馈仪等10套大型科研仪器设备,既能支持心理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又能进行心理学的前沿问题和热点问题的研究。

   

资料室简介

学院资料室由教育学资料室和心理学资料室组成,面积300多平方米,设有座位40多个。资料室有教育学、心理学等的藏书1万多册,其中中文资料期刊132种,外文资料期刊85种。资料室所有书籍、杂志和资料都是国内外最新的信息资料,为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提供服务。

2003年,学院资料室建立了电子阅览室,并配置了“图书资料计算机管理与查询系统”和投资40多万元购置了心理学电子期刊。这些电子资料为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服务,为广大师生提供查询的方便。

学院资料室的电子阅览系统与学校图书馆的电子阅览网络相连接,通过电子阅览室可查阅学校图书馆和各地高校图书馆的各种资料。

 

学科建设 

 

 

学院有强大的学科群和坚实的学科基础,现有教育学、心理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覆盖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比较教育学、教育史、高等教育学、学前教育学、成人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特殊教育学、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等12个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权点;同时,学院还自主增设教育领导科学、基础教育学、计量心理学、人格与心理健康、语言心理学等5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权点。此外,学院还有教育学、心理学两个博士后流动站;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广东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1个(心理学)、广东省重点学科1个(教育学原理);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心理应用研究中心)、广东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现代教育研究与开发中心);广东省名牌专业2个(心理学专业、教育学专业)等。

 

 教 育 学 科

教育学科建立于建国初期。经过几十年的建设,教育学科不断发展壮大,已成为国内有影响、华南地区知名的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的学科;形成了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比较教育、教育管理和高等教育研究等优势的研究方向。近5年来,承担了国家级、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100多项,在国内外权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800多篇,出版专著46部、译著15部、教材26部,研究成果获各级科研成果奖183项,其中获部省级以上奖励共58项。

目前,教育学科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拥有10个博士点和10个硕士点;形成了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多层次办学体系;教育学所有二级学科均招收研究生;本科招生专业有教育学(小学教育方向)专业和学前教育学专业。全日制在校学生700多人(其中全日制研究生300多人)。

学科队伍力量

    教育学科师资队伍力量雄厚,现有教师60多人。其中教授25人(含博士导师12人),副教授26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9名。学科队伍中有来自国内一流大学的博士,也有来自美国、澳大利亚、德国、日本等国外著名大学的留学博士,学缘结构优化,是一个充满活力、教学与科研能力持续发展的高水平学术团队。
学科建设发展(2000年以来)

●2003年现代教育研究与开发中心获得“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2003年教育学科获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2003年教育学科获批“博士后流动站”

●2004年外国教育史课程获得“广东省高校精品课程”

●2005年教育学专业获得“广东省高等学校名牌专业”

●2005年课程与教学论课程获得“广东省高校精品课程”

●2007年教育原理再次获批“广东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

 

心 理 学 科 

 

心理学科建立于20世纪80年代中叶。20多年来,心理学科的新老一代专家共同努力、严谨治学、艰苦创业,在教育心理、发展心理和应用心理等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使学科逐步发展壮大。心理学科具有雄厚的科研实力,形成了学习与认知心理研究,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研究,心理统计测量与人才测评研究等优势的研究方向;近年来,承担了一系列国家级、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研究成果多次获得包括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奖、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等的重要奖项。

目前,心理学科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拥有博士点6个和硕士点6个;形成了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多层次办学体系;心理学所有二级学科均招收研究生;本科招生专业有心理学专业和应用心理学专业。全日制在校学生700多人(其中全日制研究生300多人)。

学科队伍力量

学科队伍具有高职称、高学历、低年龄的“两高一低”结构特点,学科现有专职教学科研人员42人,其中正高职称21人、博士导师12人、有博士学位27人。学科成员来自国内外十余所大学,学缘结构优化;是一支充满活力、团结协作,具有持续不断进行高水平教学与科研工作能力的学术队伍。

学科建设发展(2000年以来)

●2000年心理学科获得“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2000年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2001年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获批“国家级重点学科”

●2002年教育心理学获得“广东省高校精品课程”

●2003年心理学科获批“博士后流动站”

●2003年教育部人文基地发展成为“国家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2005年心理学获得“广东省高等学校名牌专业”

●2007年心理学科再次获批“广东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

  

                

教科院教授名册(2007)  

   

 

 

 

教 育 学 科

心 理 学 科

姓 

职  称、

所在学科

姓 

职 

所在学科

扈中平

教授(博导)

教育学原理

莫 

教授(博导)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董 

教授(博导)

教育学原理

郑 

教授(博导)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姜凤华

教授(硕导)

教育学原理

张 

教授(博导)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郑 

教授(硕导)

教育学原理

王穗苹

教授(博导)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吴全华

教授(硕导)

教育学原理

何先友

教授(硕导)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郭思乐

研究员(博导)

基础教育学

金 

教授(硕导)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黄甫全

教授(博导)

课程与教学论

刘 

教授(博导)

基础心理学

高凌飚

教授(博导)

课程与教学论

金志成

教授(博导)

基础心理学

强海燕

教授(博导)

课程与教学论

张积家

教授(博导)

基础心理学

冯生尧

教授(硕导)

课程与教学论

李小健

教授(硕导)

基础心理学

李志厚

教授(硕导)

课程与教学论

陈 

教授(硕导)

基础心理学

刘朝晖

教授(硕导)

课程与教学论

申荷永

教授(博导)

应用心理学

卢晓中

教授(博导)

高等教育学

郑希付

教授(博导)

应用心理学

周丽华

教授(硕导)

高等教育学

王 

教授(硕导)

应用心理学

袁 

研究员(博导)

教育史

李 

教授(硕导)

应用心理学

黄明喜

教授(硕导)

教育史

张敏强

教授(博导)

计量心理学

胡劲松

教授(博导)

教育领导科学

温忠麟

教授(博导)

计量心理学

谢少华

教授(博导)

教育领导科学

马欣川

教授(硕导)

计量心理学

葛新斌

教授(硕导)

教育领导科学

王才康

教授(硕导)

计量心理学

柯 

研究员(硕导)

比较教育学

吴发科

研究员

人格与心理健康

袁爱玲

教授(博导)

学前教育学

 

 

 

高 

教授(硕导)

学前教育学

 

 

 

杨 

教授(硕导)

学前教育学

 

 

 

郑 

教授(硕导)

成人教育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