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乱蓬蓬的思绪

(2010-07-26 20:48:11)
标签:

思绪

草草木木

洞察秋毫

草稿箱

黄帝内经

分类: 茉莉花开

 http://s4/middle/59a9775at8c4ae603ff23&690(图片:来自网络)

(文/窗外的麦子)

 

   

    很久没有熬夜写文字了。可是坐下来才发现文字不是你想要写它,它就会乖乖地配合你到来。草稿箱里有好几篇稿子,但基本都只是一个开头,或者某日突发奇想到的一个观点和对某件事情的一个看法,零零碎碎的记录在里面,有的甚至只写下一个标题。

    时间久了,文字之间出现许多的空白,当时的一些想法或者思路通通都成为一面墙,看不穿,更走不进去了。无耐,只能再等待,等到某一日感同身受之时再续。

 

   

    隔壁房间传来QQ的呼叫声,那么细小的声音,一堵不隔音的墙壁泄露了主人的行踪。写文字大概也是如此,总是不经意间就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公示于众,把自己晾干晒扁给那些路过的人看。同喜欢的人争吵,和陌生的人交心。这话大概也是说给写字人听的。

    我不是个张扬的女子,许多时候喜欢自说自话,不想被关注,只求被理解,或者默默地相望,再无声的走开。一个人的时候,喜欢整理东西,比如凌乱的照片,散乱的饰物,蓬乱的头发,包括无精打采的眼神,纷乱飘渺的思绪,还有满脑子张牙舞爪,东躲西藏的文字,全是我希望修整的部分。

    客观上,有些事物是可以打理好的,有些原本就是乱中有序,稍加拾掇便可,而有些则是越打理越发一团糟,大有欲盖弥彰之嫌。

    无妨,想做就做,乐得其所。

 

   

    时光机总是不停的转,像一个隐形的摩天轮,增长时间的同时不断提升着你的高度,视野就会随之扩大,风景越看越多。有惊喜,有期盼,有失落。远处朦胧迷离的山峦,近处洞察秋毫的草草木木,起起伏伏间,把你的眼睛扰花了,把你的心也挠乱了。于是,这一处你不感兴趣了,那一处你心向往之了。这株花草你腻歪了,那一株又成了你的喜爱了。

    没什么不好,可又有什么好?说不上。

    佛说,一切随缘。其实佛不说,一切也将随缘。

 

   

    和一段时间的相遇,是命里注定的,但在这段时间喜欢上一样东西或者讨厌上某种事物抑或结识一个什么样的人,那就是缘分了。

    对于物来说,是什么都不当紧,一切你说了算。而对于一个人呢?对的时间出现一个对的人,是得还是失?其实时间永远是对的,它没有丝毫过错,更不存在过失。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得失结伴而来,哪一部分分量重要看你着重点在哪里。但是,这个相识相知的过程就由不得你一个人做主了。尽管有句非常拉风的话讲,喜欢你同你和他人无关。仔细想想除了和他人无关千真万确之外,怎么能和你也无关?未免太霸道,太美国了。

    缘,玄。

 

   

    “呼呼塞拉”随着世界杯远去哑巴了。想想真挺闹人的,赢了也嗡嗡,输了也嗡嗡,听不出是喜是忧。

    无所谓了,谁让这事儿和我们无关呢?谁输谁赢都一样,该上班的上班,该上学的上学,公交车七分钟一趟,超市晚上九点半打烊。生活就是重复的旋律,没有等待的时间只有继续的日子。早上赖着不起太阳也照旧升起,晚上拖着不睡也留不住午夜的钟声。

    前段时间看黄帝内经,看养生节目,都提倡晚上10点就应该上床睡觉养护五脏,坚持早睡了几天感觉还真受用。可不知道从哪天起又回到了原来的状态,一个人的习性真是不太好改变,管理好自己谈何容易?

    谁想嗡嗡,怎么嗡嗡由他去吧。

 

   

    总想写一手好文章,想象着在无限的空间里一个人天马行空,笔底烟花是怎样的一种洒脱和酣畅。可是很多时候坐下来,如同今夜坐在这里整理脑子里疯长的杂草,总是让我沮丧。

    一个懒于耕耘的人,地里的草总是比庄稼长得欢实。待我弯下腰把这些疯草收拾利落,擦把汗回头一望,才发现我的田园里居然只剩下光秃秃的土壤。于是少气无力的坐在地头儿,又是感慨又是惆怅。

    记得第一次有位老师告诉我说,要多读大家之作,我理解为广为读之。后来又有老师告诉我,要有选择的读,读名著,读古典。我读了,哄着自己狠狠地读了几篇。实在难嚼啊!不是人家水平低,是自己不能领悟的指数太高。

    有言道:仙人指路,不如自己开悟。dear myself,什么时候才能知一重非,进一重境;亦有生金,一铸而定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时光的沙漏
后一篇:但愿人长久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