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普阿斯之光
卡普阿斯河
在加里曼丹,有两条卡普阿斯河。一条在西加里曼丹,一条在中加里曼丹。通常人们所说的印尼第一长河是指的西加里曼丹的卡普阿斯河。卡普阿斯河
Kapuas River
,印度尼西亚语作Sungai
Kapuas,荷兰语作Kapoeas
Rivier。它是婆罗洲西部主要水道。发源于岛中部上卡普阿斯山脉,沿赤道流经整个西加里曼丹省,全长1,143公里(710哩),流向西南方,在坤甸西南西一大片沼泽三角洲处注入南中国海。早听说卡普阿斯河盛产龙鱼。而我对龙鱼的了解却是在研发假日牌食用油时从竞品的包装上认识龙鱼的。龙鱼尤其被亚洲人喜爱,因为亚洲的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家,有着传统的龙文化,特别是我们中国人,自称“龙的传人”,龙文化更是随处可见,建筑物上常有龙的形象,喜庆婚宴要写“龙凤呈祥”……20世纪龙鱼才在水族界出现,但却迅速在华人市场上掀起一阵风潮。其实龙鱼在50多年前还是原产地居民的食物源,因传说亚洲龙鱼是古代祥龙的化身而取之饲养。龙鱼外形酷似龙的形象,因此,人们有意将龙鱼与“龙”的概念混淆,将龙鱼视为龙的化身,作为“风水鱼”,成为镇宅、避邪的宝物,因此而深受亚洲国家人民的喜爱。由于亚洲人对于红色的偏好,因此卡普阿斯的红龙自然成为抢手货,以至于红龙被过度捕捞,濒临灭绝。

卡普阿斯河大桥
我所取道的这条卡普阿斯河是中加里曼丹的卡普阿斯河。从地图上看,它应该发源于西加里曼丹和中加里曼丹的自然分界线马勒山。这条卡普阿斯河由北向南,在班贾尔马辛附近流入爪哇海。至于为什么两条河同一个名字我没有去考证,我想自会有它们的道理。西部的发源于卡普阿斯山,可以叫卡普阿斯河;中部的流经卡普阿斯县,也可以叫卡普阿斯河。总之,我喜欢这个名字,不管河里有没有红龙鱼,中国聚龙这条炎黄之龙毕竟主宰了这条河。

云水相连
快艇逆流而上,疾弛在卡普阿斯河面上。尾舵搅起的波浪象是在肥沃的土地上犁出的沟壑,撒下新种,来年便会有收获的希望。放眼望去,卡普阿斯河岸边的水上人家真的象生活在超脱的世界里。苍翠的秘林和高大的椰树下便是临水的村落。房屋健在水里,说是房屋可我倒觉得象是棚铺,看上去不是很新,但也没有风雨飘摇的感觉。千百年来逐水而居的人们其实就是水的精灵了。一条河涵盖了生活和生命的全部。每家每户房前都有木梯直通河里。洗菜煮饭、洗澡洗衣,真的是饥餐渴饮。在河水中用木头围上一个不大的围挡,那就是他们的天然浴室。男人们洗去疲惫,女人们雕琢美丽,孩子则更象水中的鱼儿一样是热带雨林里鲜活的希望。生生不息。有时,驾上一叶独木舟载上所有的希望徜徉在卡普阿斯河宽广的河面上,夕阳中粼粼的波光映出的是一福古朴、原始而又如此安详的生活画面。
卡普阿斯河畔的村落
独木舟
卡普阿斯河是他们的母亲河。
潮湿的风铺面而来,溅起的河水打湿了衣服。一路走来,河两边密布的热带雨林让我感受着南美亚马逊流域的神秘和沉醉。虽然只是从报道和文章中了解的亚马逊,自己并没有去亲生经历,但是此时的卡普阿斯河和她那千百年来相伴相生的热带雨林带给我的震撼和涤荡并不逊色于亚马逊。同处赤道以南,一样的气候、一样的风貌、一样的沧桑。河与林相依,林与河同生。是动物的乐园,是植物的天堂。人们赖以生存的大地呀,多么需要这样的和谐与共存源源流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