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博文《5支杆VS广佬冒宝兴A》出炉后,博友们纷纷留言。有鼓励的、有说我趁人之危的、有表示赞赏的、也有认为我不地道有小人得志之嫌的。回头想想自己或许那天有些兴奋过度了,其实我想记录这次和老广的小比试并不是因为赢了老广,上篇博文中对于“赢”进行渲染也只是一种调侃的表达。与老广认识两年了,每次回北京只要有机会一定会约上打一场,其实我们之间很少进行赌球,即使偶尔为之也只是为了增加大家的集中度,玩的都比较小。比如上次的PK我们也就玩个小费局,胜负输赢其实在于其次,主要还是为了自己更投入。
之所以想记录下这场球是因为自己的发挥超出了自己的想像,对于一次超水平的发挥每个人高兴都是自然的。同时这场球的经历让我对前段时间一直在琢磨的如何增强场上的精神集中度以及在策略上的取舍有了更深的理解。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就是在练习场上明明打得好好的,怎么一上场就全乱了,上次从票友大哥那里学会一个新名词来说明这种现象:“晕草”。我也常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有时候在上场前练习场上打得杆杆精准,以为自己要打疯了,然后一下场就瞎了。我想这种现象更多的原因不是技术方面,而是心理上。那到底心理上哪方面出状况了呢?有时候明明感觉自己心态也不错,但一打球就出错。
我的体会是因为我们在练习场往往会关注动作,而上场却往往会关注结果。而这不同的关注点可能是造成我们不稳定的一大因素。如何更好的把练习场的水平带到球场上是一个需要好好解决的环节。很多人会认为练习场平,球道上起伏大,所以很难发挥练习场的水准。这是一方面原因,但可能不是最主要的。主要的是我们心里太注重了结果却忘记了挥杆本身。其实结果在你上杆后就已经无法去掌控,而你唯一能掌控的只是挥杆的过程。所有的障碍和环境因素在我们挥杆前都必须分析清楚,决定你的打法后你剩下的任务就是如何完整的完成动作。在击球前你必须学会清空脑海里关于球道的任何信息,无论你的前方是什么,只要站在球前准备挥杆时,在你的脑海里球道就应该像一片无比宽阔的草原。按你平时的习惯扣动扳机,做出和你平时一致的挥杆动作,尽量完整的做好整个动作,结果由上天决定。当然这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还是有难度,我想我在这几场球中在该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宝兴A场如果打过的人应该都知道,有不少洞是ob和水障碍排布两侧,球道也相对比较窄,站在发球台上压力还是会不小。而我在当天所有开球中除了一次进入右侧长草费了不少时间才找到球外,其他没有一次严重失误。虽然说用三号木开球是一方面原因,但更主要的是我学会了在开球前就忘记了所有的障碍,去完成动作,至于是否会失误那就让由你平时的训练来决定。
再来说说球道上的取舍,那场球我最为满意的是在7、8、9号洞的策略。7号洞222码的三杆洞,旗杆靠前,小顶风,我当时有两种选择,一是用三号木把握短打高弹道,二是用5铁把球打到果岭前。当时我考虑球道右侧是ob,如果用三号木打高弹道小右曲风险比较大,而如果打左就是茂密的树林救球也相当困难,因此我舍弃了攻击果岭用5号铁打到果岭沙坑前,留下一个到旗杆30码的距离利用一切一推保住保准杆。8号洞436码4杆洞,两侧都是长草和树林,我在发球台上计划用两次三号木上果岭,开球首先要保证不出事,因此我握短3号木,我想打210-220之间的距离,这样就留下来一个刚好三号木攻击果岭的距离,开球稍偏右进入次长草,同时距离也比我想象的要远,留下210码到果岭中心,旗位在后。考虑再三我还是放弃了用三号木攻击果岭的计划,一是因为在长草,球位不算好;二是果岭后方也有水障碍打上去停不下球很危险,三是果岭右侧是水障碍万一长草拉杆出现右曲就麻烦了。因此我决定用5号铁打低飞,对于这种打法我近期的信心很足,基本能保证一个比较直的方向,其次我希望能有足够的滚动上果岭前部,靠推杆保帕。我很好的完成了自己的意图,但滚动没有太多,留下一个到旗杆40码的切杆,那记切杆我很幸运的切近擒获小鸟。
9号洞382码的四杆洞,左侧ob,三号木开球到球道右侧。留下150码到果岭中心,旗杆在后。如果直攻旗杆就需要越过旗杆前方的沙坑,并且近期宝兴球道的草都比较长,很难打出强烈的倒旋,因此距离打大一些就容易出果岭,不过果岭后方基本是安全的。我有两种选择一是直攻果岭打150的落点刚好越过沙坑上果岭然后滚动靠近旗杆,风险是必须非常扎实的击球,打深就意味进沙坑,打薄就会滚出果岭。二是我可以瞄向果岭中心进攻利用推杆保帕。最后我认为直攻即使出问题也不致命,因此决定采取直攻。那一记挥杆打得非常精彩,落点和滚动都和我想象一样,小球最后停在了洞口一码不到的地方,可惜最后短推思想杂念太多,对结果太期待造成失误,滑洞而出。这几个洞就是在取舍之间平衡的比较好,因此也是记忆最深的。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按照自己当天的状态进行策略选择,有时候要学会忍耐,有时候要敢于冒险。至于如何平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但关键在于你每一次挥杆之前都认真分析过吗?我发现很多人击球都是凭本能,靠应验,包括我自己在很多时候也是这样。之所以自己对这场球有一个很高的评价,很大一方面是我在这场球基本做到了分析每一杆可以采取几种打法,再选择自己认为最合适的策略。要在正常球保持一种关注度,打得不顺时保持冷静,打得顺飞顺水时也绝不冲动,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再说说自己的失误,除了最后一个短推失误外,那场球最大的失误在2号洞422的4杆洞。开球不错放到右侧球道,留下一个185码到果岭的距离。旗杆在中,从球位到果岭的球道右侧全是水障碍。因此我决定用5铁打果岭中心,但执行得不是很好,出现了右曲,好在距离够没有下水而是落进果岭右侧的沙坑。我刚在前一个洞沙坑就到旗杆边保帕,因此对沙坑有很大信心,当时我走进沙坑就想着一定要保住这个帕。我决心开放杆面打一个上果岭就能停下的球,但对结果太期盼,造成下杆释放不够,打沙有些薄直接小球穿出果岭进入长草。球位到旗杆也就20码的距离,但面对一个下坡,我非常想把球停在洞口保住博忌金身不破,而再次犯下关注结果却忘记控制过程的错,打短到果岭A级,一推到洞口左侧2码不到地方,短推又失误吞下+3.这种失误和技术本身没有太大关系,如果在练习中这样距离的沙坑球,我有百分之九十九的信心打上果岭,也有百分之三十的可能救帕。而那个长草切球,平时上果岭基本上是不会有问题的,然而当你关注结果后,过程往往完成得不好。
最后说说心态环节。这场球开局不错以博忌、帕再接博忌、帕开始。但接着连打了5个博忌,说自己心里一点急躁都没有那是吹牛。当时我很投入,根本不知道老广打多少,但我知道我应该领先,因为大部分是我先开球。我认为自己当时在有那么一点急躁的状态下并没有采取冒险的做法是应该给自己肯定的,特别是在领先优势并不大,同时自己打得总是不理想的时候,保持好自己的心态,不要影响自己对策略做出合理的判断是非常重要的。在后9第二洞(球场的2号洞)打出加三后,我立即调整好心态忘记过去的那几杆,在随后3个洞打出两帕一鸟这对于我来说是不容易的,在灾难后重新树立信心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很多人往往会接连打出臭球,关键在于心态的调整。
在心态上上次在西安国际和黄药师PK时,药师给我很好的上了一课,我在前9打得霸气十足,几次利用长推保帕,9洞后我加2转场,药师加了5杆。但药师自始自终都不被我所影响,打得非常有耐心,最后在后9我大崩溃,在后9我尽然打出+15杆的“超常水平”,而药师后9加4最终反赢了我8杆。我后9打不好有一大原因是因为体力上确实出问题了,那一周除了乘班机去西安那天没有打球,没有一天不是在下场,而和药师打国际那场是一周第六场球,前面两场比赛每次打6个小时,而晚上也没有休息好,而在国际又是走路打,最后两腿真是灌铅量一样。但这只是一个理由,关键在于心态上出问题了,明知道自己体力不行的时候更应该打得保守些,而当时却不冷静的每次都用木杆去开球,搞成几次3打出门。打得不好,意志力又没有顶上,于是就越打越累,越累越打不好,以至于恶性循环就开始放弃,这种状况下打出+15一点都不过分。再说药师当时他应该比我累多了,除了可能药师在体力上比我强以外,人家那种平和心态才是关键。不管球打成什么情况,照样谈笑风生,这才是高手风采。这场球让我感触颇深啊,有时候真的不是技术上的问题,是心态。
宝兴和老广pk这场球对我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纪念的不是赢球,而是自己对高尔夫场上的控制有了更深的体会。控制好过程结果就不会差,把握好心态失误就不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