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高考奇才周剑

标签:
高考奇才周剑教育 |
分类: 学校矫育 |
聊聊高考奇才周剑
沈永生
沈永生:据《广州日报》记者何涛、廖杰华报道,湖北一大学生,23岁的周剑,是一个四度高考的传奇人物。2001年他考上武汉大学,但痴迷网络多次旷课被退学。复读1个多月,又考回武大,但“屡教不改”再被退学。回家几个月,他又考上华中科技大学;随后“老病复发”,读到大三,学分不够又被退学。06年9月又考回华中科技大学。这种独特的经历,在中国的大学生里恐怕找不出第二人。
今天,我们就聊聊了周剑。
※
王红日:很佩服,经历了那么多,还能考上大学。
陈
吴
杨石红:课改了,高中教材也改版了,他能再考上吗?要是再传出他被开除的消息,他真是欠扁。
王赵霞:My god,他太聪明了,竟连续四次考上重点。要是我也能,该多好。不过,我可不希望被开除,一再开除,还全都是因为沉迷网络。我们消费的是父母的血汗钱,迷恋网络,对不起父母,也对不起自己的身体,是往土里沉。
王宏才:几次开除,但他从不放弃上大学,真的挺佩服他。要是他能分一次机会给我就好了。
沈永生:无疑,周剑很聪明,会高考,争了气,也常放弃。
※
杨良瑛:十几年寒窗苦读,上了大学却放弃,惋惜。他聪明,每一次都挽救了自己;但真正聪明的人,不会犯同样的错误。
朱宿娟:考大学,他能行。而三被开除,又恰恰证明了他缺乏自控力。要不,说不定他现在已经找到了好工作,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劳双手,开创了一片自己的天地。
方金荣:他已是23岁的人了,还跟小一大截的学弟学妹们同学,荒了自己,苦了父母。他被开除一次,父母就愁一次。虽然也看到儿子再上大学,谁知以后又会怎样。
张亚平:大人了,还一点也不自重,一两次也就算了,三次四次就让人很看不起。
贺翊华:一个不务正业的学生最后能学到多少知识,考上重点又能得到什么深造。如果他是一块材料,大学也不可能开除他,起码不会一再开除他。
沈永生:一错再错,是误了青春。
※
刘秀红:上了大学却不好好珍惜,农村学生、家庭困难学生想都不敢想。他这种人自小生活在优越的环境里,认为可以再来。殊不知岁月流逝,坏习惯养成,最后还是失败。我们不要总给自己留后路,否则做任何事都欠缺动力。
严新苗:父母不容易,多次把他送进大学。儿子每次进学,父母都欢天喜地;但一再被开除,他们有多痛苦呀。虽然再把儿子送进学校,让他再考,又有经济负担呀,还怕儿子不能考上,旁人还指指点点。
陈唯韦:周剑是自私的,本该学业有成,前途光明;可是自毁前程。他无视亲人和师长的感受,伤害了他们的感情。
喻军兵:对周剑,我不能改变什么,只希望他为了自己,想到辛苦的爹妈,能努力改变自己,好好地走下去。
沈永生:人是社会动物,我们做人做事,不替自己想也要为别人想想。
※
张小泽:他连续四次参加高考,说明他还是渴望上大学的。可我不理解,为什么一次又一次荒废学业?虚拟的网络世界真有那么大的吸引力?
唐
胡传武:网络如果管理不当,就会误人前途。
方云霞:那些老板也真黑心,眼里只有利,没有法。挂着“未成年人禁入”的牌子,专挑未成年人做生意。政府为什么跟网吧老板较不过劲儿!
张珍娟:高三了,课本和资料越累越厚,我们喘不过气来。班主任常开导我们,怕我们心理变态。很多时候,有些人只有在虚幻的网络世界里寻找快乐,放松心情。看到那些上网回来的人那个舒畅劲,我觉得自己也其乐融融。
沈永生:科技进步是一把双刃剑,大家好自为之。
※
汪
王
叶海敏:家庭应该负很大的责任,不能什么事都推给学校去管。
王爱君:人在舞台,就应全心全力地表演,不要耍小聪明。忘掉曾经的成功与失败,你才会走向新的成功。
严伍军:我们在学校里不仅要学习知识,更要学会做事与做人,做一个适应社会发展,服务社会的人。
汪锦龙:希望政府、学校、家庭等方面配合起来,合力培养青少年。
沈永生:周剑四次都考600多分,叫人佩服;但许多地方做得很不好。我还想补充一句,为什么非要等到要开除的时候,学校才出面?其他时候呢?其他人呢?方方面面都要找一找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