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美食图片文化健康 |
分类: 安庆塔影 |

三十年的老店在如今鳞次栉比的饭馆中占有一席之地,退居二线的老掌门黄老太透露得天楼制胜的三大秘笈:食材新鲜,这是秘笈之首,也是制胜之根本;其次是善待员工,如今的得天楼主勺钱春娥,刚来的时候还是一位十几岁懵懂的农村姑娘,几十年来,黄彦路待她视如己出,春娥也一直跟在得天楼学习厨艺,在这里收获爱情,结婚生子,如今和爱人一起尽心打理得天楼。得天楼,俨然是春娥另外一个家;客户至上,让每一位食客有回家用餐的感觉,在菜肴上和就餐环境上尽量满足客人的要求,是稳定并发展客源的重要手段。得天楼的菜品不花巧,也鲜有新品推出,很熟悉的家常菜要想在口感上几十年如一日地对上食客的口味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不变的是菜品,悄悄改变的是本邦菜在减盐少油上下功夫,颠锅饭勺的功夫之际是专注每一道菜品的受热程度、入味、着色、勾芡,做注重健康,深受大众青睐的健康菜,生态菜。
得天楼的粉蒸肉是点餐率最高的,来者必点,每桌必上。曾经在天台里居委会工作过的二姨,如今也年近八十,提起当年辖区内的得天楼,脱口而出的菜名就是粉蒸肉。粉蒸肉按照顾客的偏好可以选择仔排粉蒸和五花肉粉蒸。制作的过程其实并不复杂,秉承匠心制作,仔排的大小,五花肉的厚薄,调料的配比,腌制的时长,从细节出发,三十年的坚持,每一盘粉蒸肉都能让老顾客回味无穷,新顾客赞不绝口。物质匮乏的年代,油渣烧白菜是我们最爱吃的一道菜,生活水平好了就没有再吃过了。意外,在得天楼还保留这道怀旧的妈妈菜,选用上等的板油煸得焦黄透明,白菜绿油发亮,一口下去,儿时的味道跃上舌尖,满心欢喜,时过境迁,半百年纪还能吃到儿时的菜,简单的菜肴引起已步入不惑年龄朋友们的共鸣,让我们一下子回到过去。
特意在美团上点了一份得天楼的卤鲜鱼,30分钟准时到家,还带着刚出锅的温度,牛少夹起一块,鱼肉裹着汤汁,拉丝嫩滑,咸鲜正好,辣味适中,和之前店内堂食口感并无二致。如果您喜欢吃卤鲜鱼,又对口感要求很高,不妨试试点单得天楼,一定不会让您失望。
生命有时,美食无限。黄老太有一个愿望:希望得天楼再开三十年。用最本真的心去坚持一件事,得天楼到今天,不仅是一家人的谋生和生存,更多的是家乡美食的传承,在人世间做一种独特的味道寻求与喜欢的人相遇……
图文\塔影横江 陶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