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图片情感扶贫太湖 |
分类: 安庆塔影 |

2018年4月以前,逼近四十不惑的陆常坤以为这一辈子都会这样这样的一个事业单位过着清闲的日子一直到退休。就在那个暖阳的上午,一张“驻村扶贫”工作通知打破了他如此一成不变的日子。

2021年的新年,还在放假当中,陆常坤和往常一样,开车赶往吴俊村,细细算来,今天正好是他驻村的第1000天。两年多来,通往吴俊村的山路是常坤走得最多也是最为熟悉的一条路,盘山公路多险弯,坐在车里身子摇摆得厉害。从太湖到吴俊村百公里,刚开始陆常坤开得非常慢,最初上山需要两个半小时,路上耗费很长时间。两年多来的来来回回,如今这条路已经开得很顺溜,哪里有转弯,弯度多大,都是一清二楚,方向盘在他的手中回回转转,游刃有余。现在最快的速度107分钟到达。驻村之前,车辆上的公里数是2万多公里,现在公里数早已经翻番又翻番,现在已经逼近8万公里。吴俊村,成了陆常坤这两年常驻的家。


来吴俊村之前,虽然领导在谈话的时候已经把这个村的现状介绍了一下,但是进村的头一天,他还是有点懵圈。吴俊村位于太湖县北中镇西南边陲,是全镇十个贫困村之一,2017年又被认定为深度贫困村。从小生活如常,不知道离县城不到百公里的深山中还有这样极度贫困的群众。深度贫困,不是亲眼所见,是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贫困的底线。两年多来,数不清的进进出出,现在吴俊村方方面面情况的大数据,小问题,陆常坤都是印在脑海里,如数家珍。在开车进村的路上,手机一直响个不停,他一边熟练地打盘子一边快速解决问题。我们提醒他靠边接听,他说,哪能呢,那就别开车了。两年多来,常坤一直在扶贫的道路上加速度奔跑,常坤坚信:当奔跑的速度超过贫困的长度,脱贫工作就一定会迎来曙光。



两年多来,陆常坤跑遍了吴俊村每一户贫困人家,车轮碾过吴俊村的每一寸土地。当年为了在城市中拉风,去城外出游买的一部车,现在是扶贫路上忠实的伙伴,轮胎越磨印痕越浅,扶贫工作扎根越来越深。原本没有的路,常坤在村两委和驻村第一书记金全宁的全力支持下,分头去找资源,终于通过多方面衔接,启动畅通工程,全面实现了吴俊村组组通,部分道路延伸到农户家门口。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过年回家的车开不进去的现象一去不复返,用一颗热忱的心和持续不断地努力填平扶贫路上的坑坑洼洼。


富裕的生活大都相似,而贫困的原因各有不同,村里人的贫困有很多原因,因病,因残,缺乏劳动力,自身发展动力不足和先天畸形。在常坤办公室里,有一个贫困户登记储存展示柜。一户一卡,翔实登记造册,2018年4月,常坤驻扎吴俊村的时候,村里还有建档贫困户93户,涉及230人,登记造册资料塞满了整柜。两年来,实施精准扶贫,针对每一户的具体情况量身打造脱贫计划和实施进度,引进科学指导,乐施人文关怀,不定期跟踪回访,驻村1000天里,虽然吃方便面,就着萝卜咸菜扒两口饭的日子越来越多,但是脱贫的成效越来越大。


常坤找到在他省做电子产品的老同学,千方百计游说他在村里成立了电子厂;和金书记引进万秀园,在村里建立高产油茶基地;入股办理合作社,发展光伏发电,村级集体经济从无到有,今年更是有望突破30万元。贫困户陆续解困,腰包鼓了,餐桌上丰富了。村里公共基础设施,文化广场、卫生室、活动中心,都建立起来,柜子里的贫困对象登记造册卡越来越少。清零,贫困出列,是常坤他们最大的目标。


家住吴俊村江阳组的朱运胜,是陆常坤扶贫包干对象。这一家原本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小家庭,因为家人接二连三的事故,花光了所有的积蓄,列为建档贫困户。七挪八借来的几万元买了9头母牛,因为夫妻俩缺乏养殖经验,小牛成活率太低,功亏一篑,血本无归,彻底丧失了脱贫的信心。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失败的问题出在哪里就在哪里纠正,第二次的创业,陆常坤找来行家给朱运胜做技术指导,科学养殖,第二年出售18头牛,净赚3万元。初尝致富成果的朱运胜夫妇乘胜拓展养猪、兴田种地、安装光伏发电板,每一个项目的开展,稳定脱贫。现在夫妇俩见人就夸:多亏陆队长帮我们脱了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用好科技术,才能走好扶贫路。



每逢过年过节,最让常坤不放心的就是山上的五保户。两年前,因为大水冲垮了他们的房屋,村里把他们集中转移到山上安置。远远地看见常坤来,五保户们迎上去,非要从兜里抓出一把花生给他,唠嗑中,常坤问询了他们的生活日常,拨了拨火钵中的炭火,查看了他们身上的衣物,隔三差五送上来的粮油衣物让他们在这个寒冬中衣食无忧。临行时,常坤不断地和五保户们挥手作别,半山腰的一汪池水在阳光的照射下,池面上的薄冰正在慢慢融化,也融化五保户心头的寒冰。寒冬渐去春色显,暖阳倾城越万重。




陆常坤还有一个头衔:太湖县仁爱爱心协会的发起人。驻村以后,他充分发挥协会的资源优势,为穿不暖的孩子送寒衣,为失学儿童寻找帮扶结对,为孤寡老人送寒问暖,为濒临绝境的家庭雪中送炭。说话间,路过一家农户的门口,看见农户家的孩子身上的棉衣又小又短,冬天的山里格外冷些,他停下车,从后备箱里拿出一件崭新的给他穿上,不谙世事的小孩一双澄澈的眼睛望着他,给了他一个拥抱,亲了一口快速地跑了。父母迎上来,抓了一把家里炒的瓜子硬塞进常坤的手中,分给我们,刚刚出锅的瓜子还热乎着,温度由指尖传到心里。
贫困户,从有到无,经济发展建设,从无到有,扶贫工作服务时间也即将结束。1000天的驻村扶贫,是漫长的人生道路中的一小段,意义却非同凡响。扶贫工作不是一支短短的蜡烛,而是一支暂时由我们拿着的火炬,脱贫并不意味着扶贫工作的结束,要防止复贫和新增。我们一定要把它燃得十分光明灿烂,然后交给后来人,传承,是我们应该担负的责任。工作风雨多经志弥坚,关山初度路尤长。
后一篇:在三瓜公社,遇见了我们的小幸福